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2024-10-27陈文华
陈文华,天津市河西区教师发展中心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2023—2024年)培养对象,天津市中小学“学科领航培养工程”学员。先后被评为天津市“津门杰出教师”、天津市中小学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天津市中小学优秀德育教师等。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培养多名青年教师获得部级精品课。
新时期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深入开展党史进校园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党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也是一座蕴藏着丰厚智慧和精神力量的宝库,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党史进校园的目的
党史进校园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举措,旨在通过深入学习、了解党的历史,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传承红色基因,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一)党史进校园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党史教育在知识层面上,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党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和宝贵经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可以激发学生崇敬的情感,陶冶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党史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党史进校园旨在激发学生们的爱党爱国情感。通过让学生们了解党对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党的伟大。这种强烈的爱党爱国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这种爱党爱国情感也可以激励学生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党史进校园具有教育青少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使命。红色基因蕴含着党的初心和使命,蕴含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蕴含着党的精神和价值追求。通过党史学习,使学生们深入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感受党的浩然正气和伟大精神。这种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不仅让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而且让他们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党史进校园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党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社会使命。这种了解可以使学生明白作为社会一员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激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发展中。同时,党史教育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而且可以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未来的希望。
二、党史教育进校园的重要性
在教育园地里,党史教育进校园,为教育内容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一)党史教育就像时间之窗,让我们回望党的光辉历程,探寻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历史是一部气壮山河的史诗,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阅历。通过党史教育,使学生深入了解党的成长轨迹,深刻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从而对党的领导更加坚定,对党的各项决策更加拥护。
(二)党史教育是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璀璨瑰宝。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持之以恒、发扬光大的宝贵品质。通过党史教育,让学生们深刻领悟这些优良传统和精髓,进而自觉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红色精神的传人。
(三)党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意义深远。党史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更是中国人的创业史。通过讲述党的奋斗历程,使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有为的伟大成就,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这种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将激励学生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做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党史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党史教育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修养。通过党史学习,使学生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同时,党史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些素质的培养,将帮助学生走向更加辉煌的人生之路。
党史教育进校园,现实意义深远。将党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使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历史,感悟党的伟大精神,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党史教育进校园的途径
党史教育进校园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它帮助学生对党的历史文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需要多种途径推进党史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
(一)课堂教学是党史教育进校园的基础途径。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教师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把党史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采用案例剖析、课堂讨论等互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爱国心。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身临其境的党史学习环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校园文化是党史教育进校园的重要载体。学校可建设党的红色文化长廊、党史陈列室等场所,营造浓厚的党史教育氛围。同时,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校刊等媒体平台,对党的历史文化进行宣传,使党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另外,结合时事热点,把党史教育与当前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的步伐。
(三)实践活动是党史教育进校园的生动形式。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等,使学生对党的历史文化有切身的感受。学生们通过实地参观,更直观地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把党史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为丰富党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可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如把党史教育与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相结合,通过音乐会、戏剧、体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对党史有所感悟。开发与党史相关的数字化教材,如电子读物、网上课程、动漫视频等,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学到党史知识。这些数字化教材可采用交互式设计,增加学习的吸引力。
(五)鼓励学生组织党史活动,也是推进党史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党史知识竞赛、党史主题摄影展等,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党的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党史进校园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为培养时代新人夯实了基础。教师们要通过多种策略的实施,使党史教育在校园扎根,并开花结果。
(侯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