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命题研
2024-10-25宁春芳
现在的一线英语教师命制试题质量参差不齐,主要是因为不少教师忽略课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直接利用现成的套题,或者发挥“搬运工”的精神,将纸质资料、网络素材或题库中的题目直接复制和粘贴,组合成卷。这些命题方法势必会造成知识片面化、难度没保障、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等问题。在教育教学领域,命题不仅仅是简单的题目设定,更是体现教师教学理念、知识结构和评价能力的重要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师的命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命题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深化命题研究,提升命题能力,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在2019年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并且于2022年制定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依靠以上命题的依据,试题的命制应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是课程目标,它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程度的考查,决定着试题的比例及权重。其次是课程内容,它主要围绕着主题、语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考试内容的范围和难度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最后是学业质量标准,它是学生完成阶段性学习后的成就表现。各个级别的学业质量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和详细描述。
二、命题原则
为保证测试目标的实现,高质量的命题要遵循导向性、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宜性等四个原则。导向性原则强调英语课程的育人导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对教学的发挥导向作用。科学性原则体现在命题内容与命题依据、评价方法和试题特点等保持一致,测试具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规范性原则表现在命题流程、命题人员和试题评估的严谨性,一切相关的测试内容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适应性原则表明研制的测试题应该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一致,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
三、命题流程
(一)确定考试类型与考核认知水平。命制考题前,教师必须明确考查的目标和内容。这就为测试提供了内容效度和能力效度,不仅从能力上确定了一份试卷要“考什么”,而且从认知角度保障了命题与新课标的一致性。
(二)确定试题的难度和难度分布。难度预估值是教师在编制试题时必须考量的重要指标。语言知识识记类试题较易,理解类和分析类试题较难,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试题难度最大。大部分试题的难度系数应在0.2—0.8之间,以中等难度为主。
(三)确定试题的题型和题量。考试题型和题量是测试规划时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方面,影响着学生答题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九年级学生直接参照中考题型和题量。七、八年级学生的目标需求,可考虑在中考题型方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词、词块、句型的考查。而中下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决定了题目的数量。
(四)确定试题的测评形式。测评形式要和试题内容相适应。考题要体现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体现学生理解中外文化的能力,并表现出正确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而且体现学生理解、分析、比较、推断、评价、批判、创新等思维过程和方法,体现出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运用学习方法及策略。
(五)确定评分标准和阅卷方法。试题要提供准确的参考答案,同时细化评分标准,为阅卷工作提供前提条件。阅卷方法可以有多种,但教师必须统一阅卷方式,以保证改卷的公平性。
四、数字化命题实践与案例
(一)研课标,定主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是初中英语教师命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更是检验命题质量的重要标准。首先,新课标中已明确了命题的两大依据、四个原则和命题规划等,甚至提供了样题和样题分析。英语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新课标,才能把握命题的正确方向,切实地推进命题素养的提升。其次,命题同时也要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兼顾素养立意和育人为本,注意关联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创设真实情境,解决真问题,完成真任务。科学有效的命题一定会让老师有动力,让学生有信心,让学校有发展。
(二)研考题,找规律。历年的中考真题也是英语教师重点认真研究的对象,为命题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教师要找出真题中的共性规律,理解出题者的用意,同时将规律体现在实际的命题过程中。而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它将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关联起来,使得考题规律清晰明了。由中考真题双向细目表可知,广东中考阅读理解B篇的语篇字数为220-280左右,体裁以说明文为主,主要考查的题型有细节理解题(难度较易)、词义猜测题(难度较难)、主旨大意题(难度较难)、推理推断题(难度较难)等。同时还要留意每年中考题型的变化。
(三)搜素材,选语篇。试题语篇的来源比较丰富。英语教师可以多读教材,可以多看真题,还可以多留意网络资源。无论是哪一种渠道,都有一些注意事项要留意。首先,语篇的渠道要正规,符合法律法规;其次,要选择有正能量的素材,既体现立德树人,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又体现课程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最后,语篇要有可读性、启迪性、覆盖度和时效性。在主题的引领下,本文选择了China Daily中的“Students Use AI to Track Down Missing Loved Ones”作为阅读理解B篇的原始语篇。
(四)定难度,修语篇。我利用一针三库智能教研平台(Language Data.net)中的“阅读分级指难针”进行难度检测。从以下难度等级报告表可以看出,原始语篇难度都达到了五级(大学英语四级),而中考难度则是三级。本文在确定了降低难度的目标后,首先回顾全文,把握语篇逻辑,删除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不超出中考的语篇长度。然后从词汇和句法两方面调整语篇内容,更成课标内的单词,长难句则改简单句。最后再查难度和修正,直到该语篇满足中考的考题要求。
(五)设题干,明选项。科学设置阅读理解题干的设问,语法和表意要准确。不同的题干之间必须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不能有关联或相互提示的作用。考点要分散,选项尽量用简洁明了的短语或句子,长度一致。排版按梯形排列,同时兼顾正确选项的分布。正确选项要具有确定性,主要是原文信息要点的同义转换或高度概括。设置干扰项时,要基于文本,不能无中生有,避免背景知识能直接解题或排除选项。首先利用英语教师的人工智能命题平台(twee.com)设计阅读理解选择题的题干和选项。然后设置题目的难度(易、中、难),最后平台根据要求自动设计题目,并附有正确答案。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