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汕头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展情况调查与行动研究

2024-10-25吴少纯

师道·教研 2024年9期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全民技术素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的目标

对我市通用技术课程开展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市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实施方案,推动我市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和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对开展取得的成效进行调查,形成研究成果,并在全市进行展示和交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掌握我市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将对有效开展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方案在我市普通高中进行实践推广,并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交流展示,形成研究成果。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访谈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等。

三、调查与行动研究结果分析

(一)第一次调查研究结果情况分析

2023年,针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全市各区县的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师及高一高二年级学生。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出我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目前开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缺乏通用技术专业学科教师队伍

通过对全市各高级中学42位通用技术教师调查,发现通用技术教师最高学历所学专业是通用技术教育的非常少,只占2.38%;全职通用技术教师所占比例不到20%,大部分通用技术教师同时任教两个学科。由此可以看出我市的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性仍有待加强,需要引进更多专业型的通用技术人才,以提高通用技术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2.开课时间晚,开课率低,课时不足

广东省教育厅先后出台了粤教考〔2019〕20号和粤教教研函〔2019〕7号文件,要求普通高中学校必须重视和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调查发现,接近60%的学校在2019年才第一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起步时间较晚,仅有少数学校是2006年之前便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另外,只有2.38%的学校开设选修模块,大部分学校只开设必修一必修二,52%的学校开课学年平均课时在0~10节,课时严重不足,这些现象说明大部分学校对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如今通用技术课程需参加合格性考试,因此,应该更加重视课程的开设及建设。

3.缺乏组织规范的、统一的学科考核制度和测试

根据调查结果,近80%的学校没有额外安排过通用技术课的考试或测验。2020年开始,全市开始实施通用技术质量监测,57%的学校才开始在2019至2020年度开课,教师学科教学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4.教师实践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实践活动开展不够

作为通用技术教师,除了具备教学相关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根据调查结果,几乎没有教师能够熟练操作并应用于教学当中,甚至能够达到熟练操作程度的少之又少。高达75%的学生表示会认真对待实践操作,有困难会借助他人力量完成任务,这说明学生希望老师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活动的机会,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多布置动手实践的任务,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第二次调查研究结果情况分析

经过上级的推动和通用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考试的有效实施,课程得到全市各区县高中学校的重视和开展。2024年我们重新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1.教师问卷

针对“所在学校初始开设课程时间”的问题,本次调查有25%的学校新选择了“2020年9月-2021年7月”选项,这是一个向好的趋势,说明往年没有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学校也开始重视通用技术课程,并着手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针对“所在学校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模块”的问题,本次调查中“技术与设计二”和“选择性必修”的比例较第一次调查有所上升,其中“技术与设计二”的比例较上次调查多出了近10个百分点,说明我市学校开始重视除“技术与设计一”模块外其他模块的开设,能够更全面地覆盖通用技术所有课程。而针对“所在学校通用技术课程开课总课时”的问题,总体情况与第一次调查持平,开课总课时基本能够满足学习要求。

针对“所在学校是否有安排通用技术课考试或测验”的问题,本次调查中有安排考试的学校比例较第一次调查提升了14个百分点,说明部分学校开始重视安排单独测验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进行练习,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可以让学生对学业水平测试有更加充分的准备。

2.学生问卷

针对“所在学校在2020-2021学年度通用技术课的开设情况”,高达88%的学校全学年开设,较上次调查提升了13个百分点,说明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始重视通用技术课的开设,但是仍有部分学校平均一周的开课量不足1节,所以在开课量上仍需进一步的加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时量能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

针对“学生是否喜欢通用技术课、是否会认真听讲通用技术课,以及通用技术课的上课内容掌握情况、实践任务完成情况”等相关问题,与第一次调查结果相差无几。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需求,本次调查还新增了三项关于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需求的问题,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通用技术课堂上需求最高的是多讲生活中的技术问题,以提高技术意识,学生正处于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通用技术课应该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才能发挥通用技术课的价值,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措施和建议

针对目前我市通用技术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老师们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和建议。

1.加大投入,加强监督

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师资的培养、软硬件设施设备的建设等都离不开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力度和投入力度。2020年全市开始实施通用技术学科质量监测,这次考试促使原来没有开课的学校在2019年9月份开始开课,可见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监督,课程的开展就会事半功倍。

2.重视学科教研培训活动,建立专业教师队伍

教研培训活动也是现阶段提高通用技术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方式,在调查中,大部分老师迫切要求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大部分老师提出希望能够与专家或优秀教师座谈。

3.为学生搭建平台,开展多样化的技术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是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级别的学生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技术设计活动体验创造和实践的乐趣。

四、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注重学习和研讨,提升专业能力

组成员不断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积极研究学情学法,认真钻研学科核心素养。组陈伟佳老师和姚伟嘉老师承担了汕头市通用技术教学公开课,通过学科教研活动,促进通用技术学科教师的交流和研讨。

(二)参与编写配套教材,提升理论和实践能力

组老师认真研读新教材,积极参与配套教材的编写。笔者与成员杨时宏、姚伟嘉等9位老师,参与编著了《普通高中教科书通用技术项目手册(必修)技术与设计1》《普通高中教科书通用技术项目手册(必修)技术与设计2》。

(三)从无到有,为汕头通用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备考与研究出力

组老师们在主持人(笔者)的带领下,通过收集全国各地的试题,进行筛选、校正,建立通用技术试题库,为学业水平考试和教学质量监测备考服务。

五、总结

本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总结和反思。

我们在学校的研究中,往往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一是教师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研究以致理论依据比较单薄,无法支撑。二是即使有部分理论依据,理论也比较陈旧,比较浅层次,缺乏经验和专业引领。通用技术学科在我市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教学经验和专业教师的欠缺,给教学的开展带来了难题。三是研究过程中总结还不够及时。研究组的老师们大多属于理工科教师,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实践能力,而忽视了成果的及时总结和积累,因此导致许多经验没来得及总结。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