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陕北优质山地苹果的关键生产技术

2024-10-25韩芬

果农之友 2024年10期

摘 要:苹果果实营养价值较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养胃、美容养颜等功效。随着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苹果有机、绿色、高产种植成为必然,通过合理选择园址规范建园、精选苹果新优品种、科学整形修剪、土水肥管理、疏花保果、病虫害安全防治、适时采收等一系列高产技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关键词:山地苹果;优质;生产技术

现在,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苹果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对苹果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陕北山地苹果,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果品产量和品质,应着力发展优质高档山地苹果,这样有利于占领和拓宽市场,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陕北是苹果发展的优生区,子洲县为优质苹果基地县,符合世界苹果优生区的七大指标(温度、日照、土壤、海拔、昼夜温差、降水量、无霜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陕北生产优质山地苹果市场广阔,国际市场和城乡居民对优质安全的苹果需求量大,是陕北山地苹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保双赢的新型果业模式,是现代苹果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笔者将生产优质山地苹果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选好园址搞好栽植规划

1.1 选好果园园址

选择在立地条件较好、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水源方便、背风向阳、采光充沛、通风良好的水平梯田、条带、反坡梯田、山坡地中上位建园[1]。

1.2 规划设计

“五统一”的发展模式(统一规划放线、统一开沟施肥、统一苗木标准、统一规范栽植、统一培土管理)和“七个一”栽培技术(挖一个大坑、施一筐肥料、选一株壮苗、浇一桶水、绑一根竹竿、铺一块地膜、套一个套子)。

1.2.1 苗木选择 选择吴齐楸子、 怀来海棠、新疆野苹果等抗旱、抗寒砧木,果苗高1.2米左右,苗芽饱满、健壮、无损伤,嫁接口无绑带并愈合良好,主根完整无劈裂,主根长度在18厘米左右的当地生健壮果苗。

1.2.2 栽植密度 苹果树栽植的长枝型品种株行距是4米×5米, 亩栽30~35株;短枝型品种株行距3米×5米,亩栽45株左右。陕北苹果栽植最佳时间在秋季11月份,春栽在苗木发芽前4月份,秋栽比春栽成活率高。

1.2.3 栽植管理 苹果树栽植坑为70厘米左右见方的圆坑或方坑。挖坑时需将表土与生土放在坑两边,坑底放入混匀的肥土,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尿素、磷肥,表土拌匀的沃土,表土不够用时可用生土回填至定植深度。栽植前果苗上的叶片和分枝全部去掉,防止水分流失,根系损伤、过长和腐烂部分全部剪除,果苗根部放入水中浸泡一天,吸足水分,用磷肥泥浆液蘸根。栽植时,先在定植点上距离地面30厘米处做一平缓小土丘, 将苗木直立放置小土丘上,浇入一桶水, 然后填入黄绵土, 填土3次用脚踩2次,并将果苗提至所需栽植深度。秋栽需埋土防寒越冬,次年4—5月分两次放苗,果苗全放苗后浇水、覆膜、绑缚竹竿[2]。

2 精选新优品种

选择优良新品种。优良品种是生产优质山地苹果的基础,是提高苹果品质的关键因素。基于陕北的立地生产条件,栽植的苹果品种一般具有高产及抗旱、抗寒、抗病性强的特性,并且树势强健,坐果率高,品质上乘等;苹果外形大而端正,果实有光泽,果实高桩,优果率高;果肉清脆,果肉无渣多汁,风味浓郁,硬度较大,耐贮藏等。推广的早熟品种主要有瑞普丽、秦阳、着色系嘎拉、华硕等。晚熟品种有富士系(图1)、瑞雪、瑞阳、 延长红、烟富系列(10、8、6、3)、维纳斯黄金等。

3 科学整形修剪

3.1 幼树期的整形修剪

在幼树阶段,为了培养粗壮中干,拉开主干和侧枝粗度比,采用整形修剪技术,增强树势。幼树培养首要的是建立中干的绝对生长优势,有效实现合理的枝干比例,使分枝增多,使树体营养合理分流,有利于培养小分枝结果(图2)。分枝的多量化,提高了树体光合效率,促进了根系的扩展,更为有利于乔化果园的动态管理。对结果主枝的培养与更新,控制辅养枝,促进成花短枝大量萌生。对1~3年生生长不好或结构不合理的幼树,必须先按树体结构完成培养,这是旱地果树高产优质的关键。留20~25个主枝,主枝间距由20~25厘米改为8~10厘米。

3.2 结果期的整形修剪

(1)9~14年树龄应向主干形树体结构演变,全树逐步稳定8~10个主枝。疏除大枝要逐年进行,每年不能超过2个。锯除主枝时伤口不易过大,保持中干外皮光滑,尽量减少腐烂病疤。15~20年树龄树体结构由主干形转化为疏层半圆开心形,主枝为5~6个,使树冠横向发展,树高控制在3米左右,主枝角度延伸提高呈80°,主枝间距继续加大。

(2)培养单轴长放松散型结果枝组,构建结果、预备、发育三套枝结构,形成循环结果能力。由“短截、回缩修剪为主”改为“长放、疏除修剪为主”,培养优化结果枝组。结果枝组着生在主枝和侧枝两侧斜生,为单轴延伸,并注意大、中、小型结果枝组合理搭配与空间分布,以不交错、不重叠为原则。

3.3 衰老期的整形修剪

3.3.1 补充营养,增强树势 树已进入老龄,为保证品质与产量,此期应以促进树体生长为前提,树下萌发的枝条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不要轻易剪掉,应充分利用这些枝条进行树体搭桥,也可选冬剪下来的营养枝条,嫁接搭桥。或在树下栽植几株实生苗木,分别嫁接在结果主枝上,以便供应营养,增强树势,延长结果年限。

3.3.2 培养大冠型树体骨架 为维持树势,树体结构由半圆疏层形调整为三主枝开心形,使树体转为横向平面受光,提高浴光程度。由于直射光较强,开心形易出现结果主枝背上烧伤现象,注意在主枝背上隔段适当培养小型枝组遮阴保护。结果主枝横向延伸,极易出现前部生长势逐渐转弱的现象,必须保证主枝直线延长,不能轻易回缩。主枝延长头保持健旺,若生长量不足30 厘米,就要对主枝头在饱满芽处适当短截。此期调整结果主枝角度最为关键,利用钢管或刺槐硬木支撑,使主枝基角与腰角为70°~80°,梢角为60°~70°。

3.3.3 枝组更新复壮 树体小枝结果后衰弱,及时回缩抬高角度、利用上芽上枝复壮;对主枝背下枝组疏除,减少营养消耗。在结果主枝上注意疏密,培养大型枝组,并抬高枝组位置,由下斜转为主枝两侧平生。保持每个枝组前段生长优势。利用背上萌发的徒长枝,遵循疏弱留强的原则,疏除徒长、直立、细弱枝,徒长、直立、旺枝适当保留,既能牵制主枝背上再次萌发徒长枝,又可利用这些旺枝的高营养进行生殖转化,当年萌发短枝成花。第二年将这些旺枝调为下斜状,培养成单轴延伸长放松散型结果枝组,结出的果个大品质好。 此期开心落头与疏除大枝后的伤口,一定要及时用愈合剂封闭保护。

4 科学的花果管理技术

苹果树的花芽分化期会因品种、树龄、树势等而有所差异。在花芽分化前期形成的花芽质量好,所以控制花芽后期不发芽。促进花芽分化应采取拉枝和增施磷钾肥等措施。初花期结合疏花,收集花粉,自然晾干,进行人工授粉,果园放蜂也是很重要的授粉方法。积极提倡“限产增质”,坚持疏早、疏小、先序后花再定果的原则。在冬季按正常花叶比修剪的基础上,及时疏蕾、疏花、疏果。

5 土水肥管理技术

良好的土壤条件是生产优质山地苹果的基础,干旱缺水和有机质匮乏是制约陕北山地苹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因此利用地布地膜、集雨蓄水的方式,以及果园生草(图3)、秸秆覆盖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为理想的土壤管理方法。大多数果园覆盖树盘。地布集雨覆盖、植物秸秆覆盖和行间种植油菜、大豆轮作,油菜长到4月份翻入土壤中然后种植豆类,大豆8月份翻入土壤中,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陕北山地苹果集中降雨在6—8月,降雨保墒可到第二年的4—6月份,为了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在苹果最需水分的花芽分化期使用,全面应用树下覆盖和种草技术,减少地面蒸发,应用植物残体秸秆覆盖和种植豆类、油菜,在春夏季干旱少雨的情况下可提高果树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和树体的有机质含量。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增施有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平衡施肥,补施微肥,是土壤改良的重要措施。

6 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物理、生物防治为重点,以化学防治为补充的原则。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综合防控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逐步推广绿色、环保病虫防治技术,利用高效低毒和微毒农药,做到对症用药、适时用药、适量用药、轮换用药、混合用药、安全用药。主要病害有腐烂病、落叶病、轮纹病、霉心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图4)、叶螨、卷叶蛾、桃小食心虫等。在病虫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注意轮换用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虫害尽量利用杀虫灯、粘虫板、防虫网等物理防治方法。

7 分批适期采收,提高果实品质

根据市场需求和果实着色情况,以及苹果的成熟状况及用途,进行适期分批采收(图5)。一般采收适期为去袋后15~20天,先采着色好的,后采着色差的。过早采收着色淡、品质差,过晚采收则着色过深、缺少光泽。一株树最好能间隔5~7天采收1次,分2~3次采收完,先采收树冠外围成熟和着色较好的苹果,然后采收树冠内膛果实,这样采收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提高优果率,更能满足市场对高档苹果的需求。采收时间应符合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规定。

8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优质山地苹果的管理生产必须科学化、精细化,全面加强果园的科学管理,使优质苹果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以加速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贺艳娥,石汶汶. 榆林山地苹果高标准建园技术[J]. 果农之友,2022(11): 30-31.

[2] 刘润平. 榆林地区山地苹果标准化栽植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8): 128-130.

作者简介:韩芬(1973年—),女,汉族,大专学历,农艺师,从事园艺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