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项目式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4-10-24李锦亚
核心素养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理念,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将核心素养融入英语教学实践,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参与度,培养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项目式阅读教学实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一、核心素养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包括但不限于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更全面、综合地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技能,还包括对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理解能力。在核心素养框架下,学生沟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使他们能更清晰、准确地传达观点,增强交流效果。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教与学方式,教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项目化,指导学生基于真实情境而提出问题,并利用相关知识与信息资料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操作,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和分析项目成果。项目式教学设计重视培养学生在项目中用阅读策略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速度和词汇掌握水平,进而提高整体阅读效果。
二、项目式阅读教学实践设计与实施
1.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
教学目标。以项目式阅读教学为模式,促进学生开展深入、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能力、技巧,提升阅读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跨学科整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对阅读深度教学的理解,助力课堂教学改革。
内容设计。通过成立“创新阅读教学”项目组,以《21世纪英语报》为载体,以项目式阅读教学为模式,促进学生开展深入、广泛的阅读,促进老师们提高对阅读深度教学的理解,提升阅读素养和教学能力。
2.教学方法与过程安排
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导向而开展的探究式、体验式的跨学科的学习过程。项目式学习能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项目主题。2023年亚运会成功举办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的风貌,中国青年发挥了重要作用。本项目源于“人与社会”范畴的“社会与文化”主题群,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将体育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将锻炼变成一种优秀习惯。因此,结合我校体育节,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激扬生命”的体育节主题。
项目内容。本项目通过借助《21世纪英语报》进行拓展学习,突破教材内容限制,从杭州亚运会专题报刊学习到校庆60周年体育节专题汇报,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联系学生生活中真实事件,获取有用的信息,搜集整理相关素材,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出产品:体育节MY E-Newspaper,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驱动问题。为了更好地介绍我校体育节,本研究的项目驱动问题设计具体如下图所示。
项目目标。核心知识目标:阅读亚运会相关的新闻报道,积累相关体育运动的词汇及其相关文化的英语表达;认识报纸的版面,新闻的构成(标题、导语、正文);准确运用相关词汇和术语写出新闻报道和相关小篇章。关键能力目标:正确认识世界和社会,了解人类社会集体活动的意义、能与小组协作完成项目,增强沟通协作技能,积极探究并解决问题。必备品格目标: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感受体育运动之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体育精神,拼搏精神以及运动员之间的友谊等。
项目准备及实施思路。在项目准备阶段,提前准备项目所需资源,如多功能网络室、教师工具、学生资料等,做好相关人员的组织分工。项目“启动”阶段(1课时),组织学生观看杭州亚运会视频,阅读《21世纪报》关于亚运会的报道,学习报纸的基本要素,对主题进行感悟,确立基本的项目思路和分工。美术老师对报纸设计排版进行指导教学。项目“实施”阶段(16课时)。学生阅读21世纪报亚运会的内容,重点阅读关于赛事项目报道和志愿者服务两个子主题的篇章。项目“呈现”阶段(1课时),通过产品发布会的形式展示项目小组为我校23届体育节设计制作的体育节E-Newspaper。通过班级黑板报、学校公众号和家长群等方式展示成果。
三、评价方式与效果分析
项目前的评价方式为:口头表达对亚运会的看法和感受。
项目中的评价方式为:以小组合作采访、读后续写和小组合作制作三种方式进行评价。其中小组合作制作My E-Newspaper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跨学科学习,信息技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编辑。
项目后的评价方式为通过产品发布会的形式进行项目成果展示。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