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了就是西藏人,一心干好西藏事”

2024-10-24刘亚

方圆 2024年18期

珠穆朗玛巍巍耸立,刻写高原风云;雅鲁藏布浩浩奔腾,流淌沧桑巨变。祖国的西南,是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壮美西藏。近期,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六期巡讲支教团一行5人走进西藏,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巡讲。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承担着拱卫祖国西南边陲的政治责任。70多年前,英雄的十八军和平解放西藏,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对口援藏的重大决策,到现在已有10批近1.2万名干部人才进藏工作。

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作为最高检今年启动“四大检察”巡讲支教以来公益诉讼条线的首次巡讲支教活动,此次巡讲紧紧围绕西藏“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注重提升针对性、实效性,为精准援藏、系统援藏、长期援藏创新实践、积累经验。

巡讲团上课堂,下基层,看现场,查案卷,线上线下相结合,援受相宜,把宏观业务指导与微观案件质量评查统筹起来,“特种兵式”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巡讲支教坚持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第一时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在雪域高原的检察实践,注重“老西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突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贯穿始终,进一步增强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检察力量。

一次“有高度”的巡讲

“海拔4417米,血氧饱和度82%,请注意身体状况。”巡讲团成员、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助理宁中平屡次报警的手表提醒大家,这是一次“有高度”的巡讲。

从平均海拔3650米的拉萨开始,巡讲团先后在西藏自治区检察院、自治区检察院阿里分院、山南市检察院进行5次专题授课和互动交流,沿途还在拉萨市、普兰县、札达县、扎囊县等地开展4次调研座谈和现场答疑。其间经过的“极地”阿里,地广人稀、空气稀薄,多处海拔超5000米。

如果说西藏是“世界屋脊”,那么阿里地区便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在“屋脊”行走,给巡讲团成员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拉萨、山南的海拔我还能接受,但到阿里后,我的手表多次报警,提示血氧饱和度太低了,所以只能不间断地吸氧。”宁中平说,高原反应是巡讲团西藏之行遇到的最大困难。尽管提前服用了红景天增加血氧含量,但海拔一上去,巡讲团一行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症状。

吸氧是缓解高反的有效方式。好在乘坐的车辆上、宾馆的房间里,都提供了氧气罐。“不过,缺氧不缺精神,再困难的事我们也能克服。”巡讲团成员、江苏省扬州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李志强说,“我们做足准备、互相帮助,当地检察院精心照顾,为巡讲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行的巡讲团成员、广东省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检察官侯小欣是大家公认的‘家庭医生’,随身携带的大箱子就是一个百宝箱,如同机器猫的口袋,能变出各种药品。”

“西藏的行程大多是披星戴月进行的。有时凌晨4点多起床赶飞机,有时凌晨1点多才到宾馆入住,比较幸运的是我们都圆满顺利完成任务,没有一个掉队的。”侯小欣说。

除海拔高外,这还是一次在各方面都“有高度”的巡讲。“活动开始前,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全面收集梳理了西藏、新疆、兵团等地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培训需求和答疑问题,深入研究分析了当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特点优势和短板弱项,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在人员选择上,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选派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高水平’业务骨干组成讲师团,精心准备授课讲义和专题课件,力求把可复制推广的办案经验带到当地去。”宁中平介绍说。

送来“探照灯”与“工具箱”

“目前我们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侧重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但是相关的依据比较少该怎么办?”

“如何拓展卫星遥感技术在检察公益诉讼监督办案中的应用场景?”

“一个案件从线索发现、调查取证到制发检察建议、提起诉讼全过程中最需要破解的难题和掌握的技巧是什么?”

…………

在巡讲的过程中,巡讲团针对当地检察干警提出的问题和困惑,随时对课件内容进行微调和修改完善,进一步增强巡讲支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间,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相关负责人以“检察公益诉讼的形势任务和改革创新”为主题进行专题辅导授课。以改革为主题,突出法律政策一致性、协同性、可持续性,结合西藏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实际,从回顾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创设十周年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挑战和机遇,贯彻落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和中央一号文件的检察公益诉讼实践,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的立法研究等三个方面展示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互动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巡讲团成员、江苏省扬州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李志强体验西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服务中心的无障碍设施。(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巡讲团成员、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三级高级检察官王燕从“可诉性”的四个要素入手,深入浅出地解答检察干警提出的如何把握“可诉性”标准的问题;宁中平就如何充分利用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促进监督办案与检察宣传相辅相成作了实证分析;侯小欣分享了办案实用小工具,传授如何通过专项办案推动地方立法从而达到诉源治理的经验;李志强就关于如何破解调查取证难题作了现场答疑。

但问题随之出现。“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准备,但实际讲课时发现,当地同事案件办理量相对较少,有时候能明显看到大家听课时有点蒙。越是边远、地广人稀的地方,这种问题就越凸显。我们意识到,授课的深度和难点要结合受援地区实际需求随时调整。”王燕说,有一次,她在上课中间停下来和大家做了个现场沟通,在了解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后,重新调整了讲课内容。

几次授课下来,巡讲团围绕党和国家相关决策部署,结合西藏检察工作实际,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诠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能力,也在教学相长中有了新的提升。

当地检察干警纷纷反馈这次巡讲既“解惑”又“解渴”——“通过听课更新了理念,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有利于提升公益诉讼检察队伍能力素质,推动西藏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迈上新台阶。”“本次巡讲支教让大家学习到了各地成功的检察实务和先进的办案经验,对准确理解把握‘三个善于’,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供了‘探照灯’和‘工具箱’。”……

从“输血”到“造血”

交流研讨后,大家仍觉得意犹未尽。于是,顶着高反的不适,巡讲团成员们在路途中、餐桌上甚至休息时不断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输出”方式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在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相关负责人看来,要设身处地为西藏同事着想,通过解剖麻雀,从手头的线索研判开始,对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全流程的“靶向指导”。在阿里的第一晚,他在酒店房间与西藏自治区检察院、阿里检察分院、当地县检察院的同事,就一起边贸市场食品安全案件线索进行了深度交流,并在次日清晨去做了现场调查,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指导意见。

“所以,这既是巡讲之旅,又是办案之旅。”王燕说,西藏地处祖国西部边陲,是幅员辽阔、风景秀美的民族地区,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特别是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都与公益诉讼息息相关。

巡讲团成员们也意识到,因西藏地域特殊、文化多样,在这里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为此,巡讲团一路特别注重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无障碍环境等线索进行摸排、思考和研究。

“支教不能停留在课堂上,还要走下讲台、走进办案现场。”在李志强看来,西藏地域辽阔,但各检察院人手实在太少,要办一个案件很不容易,特别需要精准规范高质效的办案技巧。

例如,针对西藏检察机关正在开展的“乐游西藏”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巡讲团建议他们结合贯彻落实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进行文旅、生态融合保护;针对扎囊县检察院正在办理的一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遇到的难题,巡讲团建议他们要善于接触当事人,做好询问,对相关部门职责认定可以借鉴同类问题的典型案例和外地经验等。

巡讲团在西藏自治区检察院召开曾在最高检实践锻炼干部、援藏干部、“益心为公”志愿者交流座谈会。(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这次巡讲,不只是‘输血式’授课,也要帮助他们‘造血’。”王燕说,西藏同事提出了诸如案件线索的摸排、调查取证的方式方法、办案思路不清以及调查取证困难等问题,巡讲团成员们会通过微信或电话指导办案方向和调查思路,提供可以适用的公益诉讼大数据模型,也准备下一步培训时在人员方面适当倾斜;同时发挥好沿途不断拓展的巡讲支教微信群作用,更好地指导办案。

“在与当地检察人员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他们对跨领域新知识的渴望和对检察事业的热爱。”侯小欣感慨道,他们在高原,但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西藏的雪山之巅,寒风凛冽,白雪皑皑,使得检察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日常调查办案,更是与恶劣的自然条件进行不懈的斗争。每一次线索排查,都是对体力与意志的极限挑战;每一个案件,都承载着对人民福祉的深深关切,他们像是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自己的岗位上,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忠诚与奉献的篇章。

“来了就是西藏人,一心干好西藏事”

“来了就是西藏人,一心干好西藏事”“一次援藏行,一生西藏情”……一批批援藏干部把动情的口号书写、践行在广袤无垠的雪域高原。

值此援藏30年之际,来自检察机关的援藏干警现状如何?工作取得哪些进展?为此,巡讲团对曾在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实践锻炼的干部和公益诉讼检察条线正在对口援藏的干部进行了“探亲”。

在这场最高检实践锻炼干部、援藏干部、“益心为公”志愿者交流座谈会上,巡讲团和干警们既感动又开心,每个人都激情燃烧,对在雪域高原磨炼意志、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充满信心,表示要继续努力在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创佳绩、勇立新功。

“上挂下派、援助交流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西藏培养了一批堪当重任的检察干警。无论现在或者将来是否从事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希望大家勇挑重担,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更深层次的交流互动,让先进的办案理念方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培养锻炼一批既能办理高质效案件,又能进行传帮带的检察教官。”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也期待“益心为公”志愿者在公益保护事业上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AYJn00Og46JgFd0E++ROQjc7mB3W5NQrYju2s8+l254=优势,为在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改革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积极贡献。

“来了就是西藏人,一心干好西藏事”的精神不仅刻在当地检察人员和援藏干部的身上,也让巡讲团深受鼓舞。尽管整个西藏之旅都在高海拔地区,但巡讲团上课堂,下基层,看现场,查案卷,其工作强度堪称“24K纯金级别”。

“阿里巡讲期间,虽然有高海拔带来的高反,阿里检察分院副检察长费超全程陪同,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宁中平说,从交谈中了解到,费超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阿里从事检察工作,十余年如一日。后来因长期处于高原地区听力受损,需要佩戴助听器,但他始终未后退一步。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相关负责人至今难忘费超自我解嘲的那个段子:“我来阿里的小目标是听藏语和汉语一样,现在真的实现了(都听不见了),我真的是‘聋’的传人。”

将“老西藏精神”传承下去

西藏的检察工作,就是这样“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的。

“老西藏精神”的传承也从未停止。西藏建设时期,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人才,传承“老西藏精神”,孔繁森同志曾担任西藏日喀则岗巴县委副书记兼检察院检察长,不仅是援藏干部的先遣功臣,也是检察机关的杰出代表,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通车70周年,对口支援西藏工作30周年,也是孔繁森同志殉职30周年、诞辰80周年,党中央向全国发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倡议29周年。孔繁森精神和“老西藏精神”一脉相承,在新时代依然闪耀着璀璨光芒。

“此次西部巡讲支教并非一次单纯的业务培训援助,也是一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相关负责人说。在孔繁森同志殉职30周年之际,巡讲支教团和西藏自治区检察院、阿里两级检察院的部分代表一同来到阿里地区狮泉河烈士陵园,四级联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党日活动,向孔繁森、李狄三等革命烈士敬献哈达,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和不朽精神,向为党和国家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公益诉讼检察厅以此次巡讲支教为契机,教育引导检察公益诉讼部门以孔繁森等革命先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检察力量。公益诉讼检察厅的做法值得各部门学习借鉴。”最高检政治部队伍建设指导部有关负责人对此次巡讲给予高度肯定。

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最高检发布7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西藏检察机关督促修复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行政公益诉讼案”位列其中。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此次巡讲支教“十个一”目标中的一项“打造一件全国典型案例”,其他9项任务也基本实现或者正在兑现中。

8月31日,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相关负责人在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新领域办案能力专题研修班上,隆重推广西藏检察机关办理的督促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评审专家监管行政公益诉讼案及其办案经验。

9月3日,西藏自治区检察院向巡讲团反馈,边贸市场食品安全案正在积极稳妥推进中。

巡讲支教,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