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科技创新

2024-10-24仲峻锋

经济 2024年10期

金融与科技能否相向而行决定着国家能否腾飞前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科技与金融关系的角度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政策主张。以金融改革促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有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强调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从两弹一星到“天宫”空间站、从中国高铁到新能源汽车,我国连续7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连续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尽管如此,受制于过去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一些不足与落后,我国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尖端制造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当前,以芯片技术、石墨烯、基因技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等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悄然逼近,这些技术都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急需切入点和抓手,我国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Llq2VYc1O1IxwToOsdT7tLT4oXMjYYIQCNmaNEHba74=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八个坚持”和“五个强大”,这既是我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充分条件。加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科技金融创新体制无疑是较好的推进剂。《决定》指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创新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等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坚持以我为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新领域新赛道上抢占先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取得领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构建同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机制

金融与科技、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复杂多元,不同科创主体、不同科创活动、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的金融需求各不相同,需要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银行应瞄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迭代需求,转变传统信贷评估模式,响应科技创新需求,加快创新服务,要建立健全科创企业专属评级、授信模型。日益增长的科创企业投融资需求要求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决定》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金融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统一金融市场登记托管、结算清算规则制度,建立风险早期纠正硬约束制度,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机制,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决定》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制定金融法等几个方面提出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方向要求。

作为金融业主体的我国银行业,过去5年在助力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以下成绩。2019年-2024年,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5%,“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18%,都远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此外,发行科技型企业相关债券累计达8600亿元。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商业银行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重塑传统金融的服务形式,拓宽客群边界、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效、精准挖掘客户需求,充分实现线上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综合化,从而建设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模式。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银行赋能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能够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金融机构通过推出适配科技创新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二是‌银行赋能科技创新可以应对息差缩窄、营收增速放缓的挑战‌。在息差持续缩窄、营收增速放缓的环境下,商业银行正在进行自我革新,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三是银行赋能科技创新可以‌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通过强化数字金融建设,商业银行能够优化服务流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能够助力商业银行持续创新产品服务,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四是银行赋能科技创新可以‌实现风险管理和精细化运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商业银行可以实时监控和预测风险,建立更为准确的风险模型和评估体系。同时,通过对海量的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实现精细化运营,提高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五是银行赋能科技创新可以‌‌构建适应科技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全面提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成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高度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综上所述,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应对内部挑战、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实现风险管理和精细化运营,以及构建适应科技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是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以金融改革助力银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科技企业、发展科技金融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发现,我国赋能科技企业的金融监督管理方式须进一步完善并改革。我国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快金融改革助力银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金融改革需要把握“放”与“管”的尺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包括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巩固现有成果,创新、探索、推动新改革,使得经济体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再上新台阶‌。中国人民银行应与科技部、工信部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制订一个科技企业认定标准或者供商业银行可以融资的科技企业名单。我国多部门对具备科技属性的企业有多个不同榜单名录,各有侧重,在国家层面缺乏统一的认定评价标准。商业银行缺乏准确有效的科技企业名单获取来源,只能通过各自渠道来获取相关榜单名录,名单的准确度和有效性难以保证,导致各行在预判风险上难以对来自不同榜单科技企业的风险执行相同标准。

第二,金融改革需要统筹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推动构建实体经2e235e5badf4ef8468ef94374549e32a济与商业银行良性互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这包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引导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第三,金融改革需要借助数字金融的力量,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使得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化、智能化。这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为金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第四,金融改革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就科技创新方面而言,中国人民银行应锚定建设科技强国目标,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人民银行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提升3个“比重”。第一个比重是提升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比如创设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型企业等,从而培育“耐心资本”;第二个比重是提升股权融资中投早、投小的比重,落实好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第三个比重是提升科技创新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比重,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建立科技金融服务考核评价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强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丰富适应高新技术领域特点的金融产品。

第五,优化金融监管容忍尺度,尽快落地长周期尽职免责条款。虽然金融监管、科技主管部门等鼓励商业银行出台尽职免责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语言描述较为宽泛、未对大中型与小微不同规模企业的免责制度做出明确区分等问题,导致业务人员顾虑较多,“不敢贷、不愿贷”。在此呼吁金融监管机构协同银行业成员一起探索制定出更长周期的绩效考核方案,适当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并建立尽职免责机制,以更好地支持科技型企业的成长。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金融改革与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共同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金融改革通过辅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良性互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措施,可以提高银行业融资质量,有效助力银行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陈希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