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企业会计转型的战略规划与实现路径
2024-10-23陈铭
粮食企业在会计转型规划发展以及推动转型落地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以及各项政策条例,明确宏观转型以及微观转型方向。在此过程中,企业需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财务信息共享。企业需要引进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推动企业内部业务、税务、财务整合,从而推动粮食企业综合发展,保证会计人员能够参与到企业决策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常态化的教育培训,确保会计人员能够了解最新的资讯信息、技术手段和会计事务以及政策法规。
一、粮食企业会计工作内容
粮食企业会计工作事务较多。首先,需要记录企业的财务交易,如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各项信息,编制常规的财务报表,以便管理层了解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其次,需要制定预算方案,监测支出和预算偏差,并且提出改进建议,帮助粮食企业在经营期间有效控制经营成本。再次,需要会计人员研学税务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控制,帮助粮食企业有效减少税务负担。此外,粮食企业会计还需要向管理型会计转型,确保企业财务活动合规、可靠、有效。最后,粮食企业会计需要进行常态化的财务数据分析,协同内外部审计、税务等部门,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总体来说,粮食企业需要对会计战略转型进行规划和实施,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二、粮食企业会计转型的战略规划
粮食企业会计战略转型规划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和流程。首先,粮食企业需要明确会计战略转型的目标和愿景,确保会计转型与粮食企业的长远规划协调一致。比如,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粮食企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需要将会计报表中的碳足迹进行有效展示和呈现,将碳足迹与传统的财务信息有效结合在一起。其次,粮食企业在会计战略转型过程中需要进行资源评估整合,评估当前会计系统、流程和人员能力,明确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需要投入的战略资源。在完成对资源和目标的评估之后,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比如采购新型的会计软件和技术工具,更新ERP系统,优化大数据分析工具等,提高会计人员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再次,粮食企业还需要重新设计会计流程,比如简化会计流程中的重复计算、重复审批程序,简化整个会计管理事务等。在完成对流程的优化设定之后,粮食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团队人才的教育培训,在人员培训过程中,帮助员工适应环境的变化,比如帮助员工了解新会计准则以及最新的税务政策,提升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最后,粮食企业还需要加强监督,明确监管条例,建立监督机制,进行转型评估,及时调整会计战略转型方向。
三、粮食企业会计转型的实现路径
粮食企业在会计转型过程中应当引进科学有效的模式,对转型方向、过程和方法严格把关。在此期间,粮食企业会计需要向信息化方向转型,引进信息化工具、数字化资源,促进财务会计信息共享。粮食企业在会计转型过程中还需要对管理型会计进行科学合理设置,带动会计人员参与企业内部管理、内部控制决策。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信息素养。加强对其合规性培训,提升其会计道德素养。在多方协作互动下推动企业会计转型。
(一)向信息化转型
财务共享是企业在新形势、新环境下需要关注的重点议题。信息化转型不仅涉及对粮食企业信息技术系统的升级和更新,还包含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升会计人才的信息素养,并且实现会计流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变,提高会计信息处理效率,提升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准确度。
首先,粮食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数字化会计流程,采购先进的会计软件系统,对会计流程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凭证入录、电子对账、电子支付等,减少纸质文档的使用频次,以此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其次,粮食企业需要进行自动化数据处理分析,结合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会计人员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有效降低人为错误的操作风险,从而使企业的会计报告更加精确可靠。在此期间,企业需引进智能财务分析软件系统,帮助会计人员在信息化、数字化环境下进行数据高质量预测分析。会计人员需要通过精益化的分析软件和工具了解财务数据背后的趋势和规律,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持。再次,粮食企业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风险控制,结合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和监控技术对粮食企业内部的核心数据信息进行有效保护,提高应对信息风险的能力。最后,粮食企业会计在转型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控和报告机制,将企业财务数据的变化和异常情况实时反馈,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粮食企业在推动会计转型过程中需要明确信息化转型方案、计划、模式,从而提高其转型水平和效率。
(二)向管理型会计转型
新形势下,粮食企业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关注会计资料、会计信息,还需要涉猎粮食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事务,将会计事务与管理事务有效结合。为此,粮食企业需要推动会计人员向管理型人才发展转型。粮食企业需要引进一套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根据自身的经营运作特征,对管理会计体系架构进行合理设计,包含成本会计、预算管理、绩效评估等多个模块,同时还包含业财税融合的管理架构,使会计人员能够参与到粮食企业管理事务中,参与企业内部控制、内部管理,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确保会计人员能够对粮食销售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损耗。
粮食企业会计也需要向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转型,比如在绩效评估管理过程中。会计团队需要评估粮食企业各项活动的绩效状况,对其中的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与人力资源部门一同完成对各部门的绩效评审。并且在绩效评审过程中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分析,支持决策,提高管理效率。除此之外,粮食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促进会计人员参与内部改进和内部发展、创新方案的制定,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贯穿于企业经营运作的方方面面。因此,粮食企业会计需要向管理型会计方向转型,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加强人员教育培训
加强人员教育培训是一项关键性的举措。在会计战略转型规划过程中,需要完善对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活动,帮助管理会计向业财税一体化人才综合发展,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拓宽其知识面和理解应用能力,从而推动管理会计转型升级。
首先,粮食企业需要根据会计战略转型目标和需求对会计人员培训计划、方案、内容、时间进行系统性、针对性设置和开发。其次,需要针对不同岗位,开展差异化的培训活动,比如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多个角度来设立不同的培训模块,引进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机制提高培训水平。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尽可能结合粮食企业的经营运作项目来开展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活动。此外,会计人才还应当具备较强的数据信息分析能力和整理能力,粮食企业需要加强对会计人才的技能培训,重点提升会计人才的信息素养,比如提升会计人才的软件分析能力、软件应用能力,开展信息化教育,提升会计人才的综合素养。再次,粮食企业还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研讨活动,帮助会计人员在各种情景环境下分析问题,并且结合新信息以及新准则,帮助会计人才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定期考核和反馈评价培训结果,制定进一步的培训计划,对培训效果进行持续改进。最后,粮食企业还需要建立知识共享平台,打造良好的持续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会计人才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四)合规管理
粮食企业会计在转型规划环节面向多个领域、多个行业发展延伸,如果缺失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条例,会导致会计事务呈现无序繁杂的局面。为此,粮食企业需要建立合规框架,明确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范围,比如财务工作会涉及税务筹划等相关事务,需要确保财务会计人员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进行科学有效的税务筹划,降低粮食企业的涉税风险。其次,在合规管理过程中,粮食企业需要明确财务报表的规范标准,确保财务报告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以及法规要求,能够真实反映粮食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准确、高效、完整地提供相关信息资料。此外,在合规管理过程中,还需要从合同合规的角度出发,引导会计人员有效管控其中的违约风险和法律纠纷等,提升财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粮食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对转型方向、过程、细节进行严格把关,设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审查机制和评审条例,有效把控会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违规问题,提高粮食企业会计转型的容错率。总体来说,粮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设立合理的框架,对财务报表、税务合规、合同合规、风险防范等多项事务进行有效监督检查,确保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五)多方协作
粮食企业会计转型需借助多方力量,才能够提质增效。首先,粮食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当加强协作沟通,财务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内控部门等需要共同制定会计转型计划、目标和方向,由多个部门集思广益,协同推进各项工作稳步高效实施。其次,粮食企业会计部门需要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比如会计部门需要与会计师事务所、财务顾问、软件供应商进行有效交流互动,共同参与会计转型规划和实施,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及专业知识技能提高企业会计转型的质量。比如,与行业协会进行沟通,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探讨会计转型的最佳实践。再次,粮食安全关乎国家的繁荣与稳定,粮食企业需要与政府部门进行有效互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会计人员需要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与政府部门、税务部门以及各机关单位进行合作交流,确保会计转型符合法律法规。最后,在多方协作互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PDCA循环模式,通过集思广益,引进资源,加强供应链控制,打破信息孤岛,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运作水平。
结语:
总体来说,粮食企业在推动会计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应当明确转型目标、方向、过程、细节,整合资源信息,集思广益,对转型过程、细节和方法进行精确高效调控。粮食企业需推动信息化转型,打破信息孤岛,并且促进会计人员参与各项管理事务,向管理型会计转型升级。还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并通过合规性管理、合法性管控,在多方协作互动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