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与挑战
2024-10-23徐琳
人工智能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从而帮助集团企业更好地监督与管理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并有效管控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从机遇来看,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开始推动企业走上智能化、数字化道路。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传统财务模式开始向智能化财务模式发展。因此企业需要转变传统观念,让财务工作与数字化、智能化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解决传统财务模式面临的难题。基于此,本文探讨人工智能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与挑战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为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以及运营提供参考,从而提升财务共享水平,助力集团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一、人工智能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情况
人工智能包含了诸多领域的技术,如自动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数据实时分析、自动预警系统、专家系统等,其应用于各行各业,为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在财务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记账核算、管理会计、经营决策等环节。以下将从财务共享角度进行详细探讨。
(一)财务共享的特征
财务共享模式一般应用于集团企业,能帮助集团企业建立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优化流转程序,从而进一步提升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从特征来看,财务共享包括财务人员集中培养、财务标准流程统一、财务信息共享、财务风险集中控制等。
一是财务人员集中培养。传统财务体系一般为独立的体系,因此集团企业下属子公司之间的财务工作体系可能会存在差异,包括工作习惯、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内容的不同。而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集团企业会集中培养下属子公司的财务人员,使其具备统一化、规范化的财务工作模式。
二是财务标准流程统一。以往集团企业下属子公司之间财务工作的标准会有所差异,而在财务共享理念的引导下,下属子公司之间会逐步形成统一化、规范化的财务工作标准流程。
三是财务信息共享。财务共享模式的目的是实现财务信息共享,从而使集团企业更好地了解下属子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进而为下属子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提供支持。
四是财务风险集中控制。受社会环境、国家环境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集团企业下属子公司在财务方面会面临诸多风险。采用财务共享模式能实现财务风险集中化控制,从而增强下属子公司对财务风险的抵抗能力。
(二)人工智能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价值
人工智能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一是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财务共享模式基于共享服务的基础,能够使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信息汇集于总部,实现统一规范化管理。采用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集团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同时引入人工智能手段,可以降低对财务人员的依赖,从而进一步降低财务管理成本。
二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对于集团企业来说,下属子公司如果都采用独立的财务管理系统,就会额外增加集团的财务管理负担,影响其财务管理效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财务共享中心,能够使集团总部有效把控下属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为其参与下属子公司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了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效率。
三是提升财务服务能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客户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所需的财务服务和信息,从而提高其满意度,进而提高财务共享中心运营效率。
二、人工智能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挑战
(一)缺乏统一化、标准化的智能财务标准
当前,我国的财务智能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统一化、标准化的智能财务标准。同时由于一些财务软件五花八门,财务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距离全面智能化的财务模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风险安全防控的挑战
在智能化财务共享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信息方面的安全风险。一方面,软件系统以及硬件设备需要运维,以避免其出现故障影响整体运行。
另一方面,企业在智能化财务共享的建设方面,对于财务数据的分析利用偏向经济性,忽视了安全性,智能化风险防控还不成熟,难以有效识别与应对财务工作中的风险隐患。
(三)智能化对财务人员的挑战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应用于财务共享中,需要财务人员了解与掌握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但目前许多财务人员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不深,实践应用还停留于较浅的层次,如果企业未结合人工智能的应用建设专业的财务队伍,就会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推进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建设,就会减少传统人工记账的比例,智能财务共享系统能自动录入与会计核算对账,因此替代了该部分人员的岗位工作,这也需要相关环节的财务人员积极转型,以应对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带来的挑战。
三、人工智能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策略
(一)完善智能化财务共享机制
1.完善智能化财务共享机制
首先,加强责任机制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与使命,从而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财务共享工作任务。
其次,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围绕智能化财务共享中的关键点设计内控指标,利用有效的内控手段来解决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中的问题。
再次,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共享模式中的应用,需要有管理机制的保障,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集团企业应基于智能化财务共享的特点,设计绩效考核体系。将一些要点设计为绩效考核指标,并围绕指标补充考核内容,通过绩效考核反馈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智能化财务共享中的问题,从而确保智能化财务共享的规范性。
最后,优化奖惩机制。结合智能化财务共享设计奖惩机制,根据统一化、标准化的智能财务标准以及明确的财务处理方法设计奖惩指标,以激励与约束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员规范、合理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从而提升财务共享水平。
2.建立智能化财务共享风险防范体系
随着集团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业务与财务支出会逐渐增多,因此会面临大量的安全风险。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财务共享风险防范体系,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找出应对财务共享风险隐患的办法,从而为财务风险防控提供帮助。同时,智能化财务共享风险防范体系还能实时监测周围信息环境,使相关平台不再是“信息孤岛”,为财务人员提供充足的应对时间,从而降低风险隐患带来的影响。
(二)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1.做好信息化建设分析
信息化建设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找出当前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薄弱点,综合考量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以有效提升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以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为例,其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信息化设备,同时也需要与自身经营发展相协调。因此在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的推进中,应采取试点、分析、优化、推进的流程,从而确保智能化财务共享的有序推进。
2.加强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的运维更新
在推进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时,系统或设备在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从而影响智能化财务共享的效果。因此,集团企业应加强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的运维更新。结合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的软件系统情况,定期进行运维更新,以保障共享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应结合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中的硬件设备运行情况,采取定期运维措施,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中硬件设备存在的故障,从而保障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的有效应用。
(三)打造专业财务队伍
智能化财务共享的建设,不仅需要财务人员掌握财务共享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了解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因此,集团企业应积极打造专业财务队伍,从而更好地适应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
1.培训教育
培训教育是建设专业财务队伍的关键,有效的培训教育可以帮助财务人员掌握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首先,明确培训教育的目标。在智能化财务共享的建设中,培训教育目标主要围绕财务共享工作、人工智能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为主。
其次,明确培训目标,设计具体的培训教育内容,例如大数据、phtyon编程课程等与人工智能有关的理论课程。同时,还要包括操作规程培训、财务共享风险培训等内容,以帮助财务人员有效提高智能财务共享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的能力,从而保障集团企业智能化财务共享有序进行。
2.人才吸纳
人才是建设专业财务队伍的保障,需要集团企业按照智能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与运行要求,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吸纳方案,以确保能够引进符合智能化财务共享中心需求的人才。
首先,做好人才需求分析。人才需求分析过程,主要围绕财务智能化应用能力、财务共享服务能力为主,并在吸纳方案中予以明确。
其次,完善人才吸纳方案。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相应的人才吸纳方案。此方案要结合同行业中一些人才吸纳的经验,并参考当地人才市场的情况,合理设计招聘的条件与薪资等,以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从而为集团企业智能化财务共享中心提供人才。
最后,提升人才使用效能。在吸纳人才后,需要进行岗前培训,以帮助其明确岗位职责、岗位工作流程、企业规章制度等内容。同时也需要做好岗位分析,找出人员与岗位之间不匹配的地方,以实现岗位优化调整,从而保障人才发挥出最大效力,助力集团企业智能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
结语:
财务共享是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财务共享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为集团企业有效管理下属子公司提供了助力。本文基于智能化财务共享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围绕智能化财务共享中的关键点设计内控指标,利用有效的内控手段来解决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中的问题;其次,结合智能化财务共享模式的软件系统情况,定期进行运维更新,以保障共享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人员培训教育中引入一些真实操作案例,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实践操作等方式来进行培训教育,以帮助财务人员掌握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要点。这些建议可以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共享中的应用效果,有助于集团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