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锦囊解“游愁”

2024-10-21简云

检察风云 2024年14期

旅途中有哪些隐藏的风险?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赶紧收藏好这份出游法律锦囊。

维权篇

旅游合同重细节。旅游合同对旅游内容、费用、退团、转团、合同变更,以及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都有明确规定。旅游者对合同的条款应仔细阅读:注意查看合同条款、旅游行程单等,要与旅行社详细明确旅游行程、景点、交通和食宿安排及标准、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基本内容。

此外,旅游者在临行前因身体、工作、学习等个人原因无法按时参加旅游活动、要求终止旅游合同的纠纷,在日常投诉处理中较为常见。建议游客在参加旅游活动前,提前规划好时间,对于临近出团的“尾单”要结合实际情况慎重考虑。

旅游广告不轻信。发布旅游服务广告的,应当是具有旅游服务经营资格的旅行社,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经营旅游服务业务或者变相发布旅游服务广告。需要提醒的是,在广告中既无企业名称,又无办公场所,且冠之以“某某假期”“某某之旅”的名称,联系方式仅为手机号码,旅游质量可能无法保证。

擅改行程可追责。若旅行社擅自改变旅游路线或者行程,消费者可尝试与旅行社协商,旅行社有义务向消费者进行合理解释,如双方就变更行程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双方应按照变更后的行程继续履行合同;如果旅行社对变更行程无法给予合理解释,也不同意对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应补偿,旅游者可通过法律途径追究旅行社的相应违约责任。

带上法律锦囊,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

擅自转团有风险。一些旅行社会在没有经过旅游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旅行团的业务“转包”给其他旅行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旅游者在旅途中因旅行社的原因遭受了人身损害,那么擅自转团的旅行社与接受转团的旅行社应对旅游者遭受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遭遇毁单莫着急。旅游旺季时,民宿、酒店价格大幅提高,店家若以没房为由强制取消订单,不但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也侵犯了消费者享有的公平交易权。此时,旅游者可以先与店家协商,协商不成可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电话或12301旅游服务热线进行投诉,经过上述途径仍未得到解决,可以根据相关规定,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

向强制消费说“不”。强制旅游消费包括但不限于未经同意安排购物、人身威胁强迫购物、安排游客到非法营业场所购物、安排的购物场所商品有问题等。建议旅游者先与导游协商,表明自己有自主选择是否购物的权利,若导游态度强硬,则记得谨慎录音、录像,保留证据。若导游久拖不决、言语辱骂甚至使用暴力,则应当立刻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在确保自己安全后再考虑举报投诉渠道。若协商、调解未果,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反诈篇

航班改签有猫腻。有的诈骗分子针对远途出行的旅游者,通过发送“航班改签”“航班取消”等短信,诱导旅游者拨打电话泄露个人信息,以此实施骗钱圈套。在收到类似“航班取消、航班变动、机票退签改签、发票、行程单”等内容的短信时,应通过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官方网站等多方正规渠道进行核实确认,不要盲目轻信来路不明的信息,更不要拨打短信中提供的陌生号码按照对方的要求转账。网络购票时要注意保护隐私,切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银行卡的卡号、有效期、余额等相关信息。

代办签证多注意。有的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代办签证”“签证办理” 等关键词信息吸引眼球实施诈骗。或是通过购买“置顶”广告博得流量,在内容上标示“官方机构名称、使馆标志”等虚假信息引诱被害人上钩;或是营造亲密“关系”骗取信任,不法分子声称与使馆关系密切,有内部通道,可以少交签证材料来便捷快速办理签证,致使被害人信以为真……旅游者在办理各类签证时,遇到号称“100%签证”“有特殊关系”等,就需要谨慎。应选择正规的、具有合法资质及良好信誉的代理机构,切勿轻信所谓的快捷办理途径。

WiFi钓鱼须警惕。有的诈骗分子伪装成酒店、餐厅、景区等地方的同名WiFi,诱骗游客接入他搭设的虚假WiFi网络,然后就可以轻松控制他人的手机,盗取手机上的银行账号密码、手机支付短信、照片、视频等各种信息。不要抱着占便宜的心态随便接入无密码的WiFi,更不要在未知WiFi网络下进行转账、汇款、支付等操作。

天上不会掉馅饼。有的诈骗分子以免费旅游、不合理的低价旅游、不花钱等吸引老年人参加活动,诱骗老年人旅游,然后通过强制、诱导、捆绑销售的手段诓骗老年人以不合理高价购买产品,或者途中变相收取高额费用。老年人一定要学会甄别旅游机构的资质,主动拒绝“不合理低价游”,不盲目追求便宜,签约正式旅游合同,当自己不能辨别真假的物品谨慎购买,在旅游消费时,务必索取发票、收据等凭证,以便事后维权。

文明篇

随着旅游规模不断扩大,不文明旅游事件仍时有发生。游客圆明园遗址踩踏事件、在长城上刻字、在黄山崖壁上刻画、踩踏丹霞地貌等不文明之举时有曝光,不仅让人大跌眼镜,也大煞风景。推动文明旅游工作要“两手抓”,一方面加强正面引导,做好正面宣传;另一方面强化对不文明游客的监管,加大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让不文明旅游者“长记性”。值得关注的是,实施不文明行为游客将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为提升公民文明出游意识,曾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对这些行为实施相应惩戒机制。我国规定,中国游客在境内外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因违反境内外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主要包括:扰乱航空器、车船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参与赌博、色情、涉毒活动;不顾劝阻、警示从事危及自身以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活动;破坏生态环境,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定;违反旅游场所规定,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等。此外,因监护人存在重大过错导致被监护人发生旅游不文明行为,将监护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

旅游不文明行为后果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例如,损毁、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有可能涉嫌故意损毁文物罪、过失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也将涉罪。

文明旅游,理性维权。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或者在解决纠纷时,不得损害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干扰他人的旅游活动,不得损害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在旅途中遭遇纠纷要理性处理,不要采取过激手段维权。可以保留凭据,理性拨打投诉热线12315,或者向旅游质监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向法院起诉,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每一名旅游者都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做起,以更高标准践行文明旅游要求,以实际行动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只有多方合力、多向奔赴,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文明旅游的氛围,才能让文明旅游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投稿邮箱:zhanghongyuch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