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门口的文化生活有看头

2024-10-21梅晓王秋静

公民与法治 2024年10期

约上好友,去公园看一场摇滚演出;茶余饭后,在商场与街舞快闪不期而遇;消夏纳凉,去城市书房与作者心灵对话……如今,在河北石家庄,从家中出发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一个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享受免费的文化服务。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网,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迎接品质文化新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关乎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公共文化服务如何顺民心、得民意、惠民众,做到“接地气又对路”“叫好又叫座”?这是一份备受关注的民生答卷。面对这份考题,石家庄市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责、代表参与,通过加大公共文化领域法治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服务内容品质化、文化设施身边化、服务方式多元化、服务手段智能化,打造家门口的“15分钟文化圈”,让品质文化触手可及。

服务内容越来越新颖了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城市品牌建设的建议”,是近年来人大代表经常提的建议。今年,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还专门听取和审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组织五级人大代表视察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打好监督“组合拳”,激发公共文化活动品牌活力。

草莓音乐节便是石家庄为打造“摇滚之城”IP引进的重点文化项目。“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7月13日至14日,2024石家庄草莓音乐节26组音乐艺人和摇滚乐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万名乐迷朋友点燃激情,跟随节拍尽情摇摆,尽情感受摇滚之城的心跳。

“今天见了想见的乐队,听了想听的歌,太棒了!特别是家门口就能参加草莓音乐节,太city了,我要为家乡点赞!”家住市区体育大街南二环附近的刘笑漩忍不住竖着大拇指激动地说。

从“惠民”到“悦民”,只有一字之差,实现的却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跃迁。一年来,各类摇滚演出已超过200余场,线上线下服务群众近5亿人次,公益性、常态化的演出方式,让摇滚音乐更好地走进群众生活。

除此之外,石家庄市因地制宜拓宽演艺阵地,积极策划举办摇滚音乐演出季系列公益性演出活动,在开放绿地、草坪和公园,为市民举办“周末草坪”摇滚音乐演出;在特色商业街区、商业综合体等地开展“激情夏夜”摇滚音乐演出,培育新型文化消费业态;在旅游景区(景点)、露营地等地举办“山水之间”摇滚音乐演出活动。今年毕业季,很多乐队还走进多所高校,用音乐为毕业学生献上一份临别纪念,圈粉无数。

把文化送到百姓心坎上,更要让百姓从台下走到台上,圆上舞台梦。石家庄市委统一部署,人大积极推动,政府努力作为,人大代表密切关注,百姓积极参与,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彩色周末演出已举办31届,市民与演员在演出现场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一起演绎着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景。石家庄已经举办了20余年鼓王争霸赛,今年更是升级为全国鼓王大会,吸引了北京、山西、广东等8个省市2400余名鼓手参与,为群众奉上一场高水准民间鼓乐盛宴;四季村晚今年以来演出440余场,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情节引得阵阵掌声,更是涌现了不少群众文艺明星。

“近年来,我市聚焦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工作目标,持续推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不断培育壮大本地文化品牌活动的基础上,主动争取承办国家级重大文化活动,积极引进全国街舞大会、2024中国音乐小金钟——首届全国声乐展演等国家级文化活动,以崭新面貌展现青年人的蓬勃生机,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观赏高水平的文化活动、品鉴高品位的文化盛宴。城市更新,文化先行1g6iMVm6us93FiqGBltKGGq/UDY5aDMjXEBt5FaLby8=,我们将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让更多人爱上这young的石家庄。”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张惠表示。

服务设施离市民越来越近了

在“钢铁公园”里听摇滚,从“工业锈带”到“城市秀场”,传统工业遗址公园有了全新打开方式。坐落在长安区的河钢集团石钢公司旧厂区遗址过去一直是个“沉睡”的公园。2023年,石家庄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对石钢旧址进行改造再利用,占地121亩的老钢厂焕发新生,摇身变为工业遗址公园。

这种可喜的变化,离不开百姓的参与。设在群众身边的代表家站,家门常开、人大代表常在、群众常来,“板凳议事会”每周都要开。“把石钢废旧厂房利用起来”“做大做强摇滚之城的品牌”“变废为宝”……这些原汁原味的意见通过人大机关反馈到政府部门,成为项目落地的重要参考。

2024年度摇滚音乐演出季活动启动仪式和“周末草坪”首场演出在石钢工业遗址公园举办,2024年Rock Home Town摇滚之城实施计划正式拉开帷幕。“硬核、文艺、新潮,别看家门口的场地有限,真的利用起来生活有趣多了。”家住长安区的市民杜晓婷,说起石钢公园来连连称赞。

城市之外,公共文化的活水浸润着乡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同样焕发生机,成为村里人“晚饭后想遛弯的地方”。

“我想看看丝弦戏曲方面的教材,趁着暑假和村里的老人学一学。”晚饭过后,正定县曲阳桥镇后塔底村的小学生刘晓便到村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正定县图书馆在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有分馆,并根据各乡镇特色配有农技、非遗文化等方面的特色书籍。

不只是正定。自出台《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以来,石家庄市以法治为支撑,在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新建场馆、高等级场馆建设,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2023年,在第七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石家庄市图书馆、石家庄市鹿泉区图书馆等8个馆被评为一级馆,大幅度实现了县级一级馆零的突破。

石家庄市还积极采纳人大代表“关于书屋进社区的建议”,大力推进城市书房、文化中心建设,为市民全力提供普惠性阅读资源,让公共文化深度融入市民生活。目前,在商圈、社区、景区、公园各个地方,已建成20余家示范性城市书房,开展系列活动150余场,成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家门口的会客厅。

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师范街道的安吉书院城市书房,也是一名“新晋网红”。在这里,社区居民及周围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静享阅读,参与主题讲座、艺术展览、非遗研学、阅读分享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人文环境,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了“最美一公里”。

服务方式越来越多样了

文化阵地建得好,还要用得好,精准供给是关键。近年来,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推动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新模式,为文化惠民工作“把脉问诊”。

“公共文化服务只有更精准,才能更精彩。近年来,石家庄市人大代表聚焦公共文化领域,对接群众需求,提出打造城市人文空间、加强数字化建设、扩大示范区效应等内容的意见建议10件20余项,点对点的建议,努力提高文化惠民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满意度。”石家庄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魏兵然介绍。

为此,石家庄市在街头巷尾、社区周边、群众身边,精心打造了146家城市人文空间暨文化名家工作室,涉及书法、美术、戏剧、音乐等11个门类,入驻工作室的有国家一级美术师、梅花奖得主以及国家一级作曲、知名作家等,真正让艺术家回归到老百姓身边,推动优质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们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把广大市民“请进来”,让文化名家“走出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名家们在“送文化”“种文化”过程中,也成为了宣传城市的阵地,让城市在提升颜值的同时,更具文化底蕴和内涵。

除此之外,为推动服务工作重心下移,打破时空限制,扩大服务覆盖面,还建立起石家庄特色的公共文化云平台,努力把文化服务信息“送下去”,又把群众文化需求“兜上来”,建立起群众文化供求的大数据,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没想到还可以学中国画。”喜欢文艺的刘念对文化云的操作逐渐上手,对着手机上的学才艺功能津津有味看起来。公共文化云平台包含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读好书等十大核心功能,融合本地资源和特色项目,搭建数据中心及数字资源库建设示范项目,以“一朵云、一座库、一个号”的服务支撑体系,将全市最新的文化资讯和信息制作成视频发布传递。目前,已开展线上展演活动97期,线下活动42场,服务群众1690.5万人次。

方便周到的数字服务,将线下多元文化产品与老百姓的需求紧密相连,更让品质文化生活深入千家万户。“街舞大会的快闪活动能不能安排在石美集?”日前,在石家庄文旅抖音号下有网友评论,石家庄市文旅局贴心宠粉“马上安排”。7月10日,全国街舞大会“快闪”便燃动石美集,随后便有网友提出“这样的活动多来点”,石家庄市文旅局也是立即回应:“没问题。”

简单的几句对话背后体现的却是百姓点单、政府与文化机构接单、供给方送单、群众评单的公共文化立体供给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细化到圈、具体到人,人人都可表达服务感受,让群众评价、各方反馈各有所归,皆不落空,推动了基层文化生活质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