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探讨

2024-10-19孙威

求知导刊 2024年19期

摘 要: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幸福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教育的内涵建设与外延扩张之间取得平衡,是摆在每一位初中教育管理者面前的课题。鉴于此,论述了心理学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心理学理论在教师管理以及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管理。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教育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初中

作者简介:孙威(1984—),男,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教研室。

当前,我国的初中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学校规模持续扩大;另一方面,初中阶段的教育管理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教育管理领域,心理学理论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而且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优化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提供了重要指导。作为一门研究个体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心理学不仅为教育管理者提供了理解和解释学生行为的有力工具,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角色定位提供了新的视角。

以发展心理学为例,它揭示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特点,这不仅为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和管理策略提供了基础支撑,也让教师意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皮亚杰提出的逐步积累经验、不断修正认知的过程,让我们认识到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建构机制。维戈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进一步指出,这一建构过程离不开他人尤其是教师的帮助和社会环境的影响[1]。同样,诸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等动机理论,揭示了影响和激发学习动机的复杂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这为我们设计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最大限度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提供了理论依据[2]。

心理学理论为分析和理解人的思想行为提供了多维的视角。应用心理学理论,我们可以更加立体和全面地考量教育教学这一复杂过程所涉及的角色与关系,从而使管理决策和实践更加科学化。

一、心理学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一)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随着义务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记忆性和应试性强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需求。而心理学理论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指导和丰富的方法。例如,信息加工理论揭示了人们如何加工并掌握外界信息的心理过程,为提高教学技巧提供了科学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个体的学习受内在需求支配,要激发学习动机必须照顾其需求[3]。如果能够有效应用这些理论,更加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便可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加强师生互动,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教研室工作人员要发挥心理学理论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相关的培训,让教师学习应用这些理论。例如,可以利用动机理论设计学生参与度高、寓教于乐的互动课堂,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能够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心理辅导

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这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无论是性格的塑造还是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高质量且个性化的培养管理。同时,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也需要得到高度关注。心理学理论为学生管理指明了方向。例如,人际关系理论有利于辅导员与学生建立亲密对话;行为科学理论能帮助学生培养高效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社团,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4]。我们要提高运用心理学理论来加强对学生管理和辅导的能力,从精准的问卷调查和个性化心理测评入手,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使教育管理的内涵建设卓有成效。

二、心理学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需求理论,解决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教师教学活动的内在动机源于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如受重视、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教学过程中的种种不足,都可能会削弱这一内在动机。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照顾好教师在各个层面的合理需求。

第一,重视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目前,35岁以下的教师群体已经成为教育事业中的骨干力量。这些青年教师承受着较大的生活压力,许多刚步入职场的青年教师,既要面对城市高额的房租和生活成本,又肩负着家庭期待,这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投入度。学校有责任为青年教师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这是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具体来说,学校可以通过生活津贴、带薪假期等方式给予帮助。对于外地教师,学校可以提供住房补贴或者建设合作公寓,以减轻其住房负担。设立教师子女入学配额、结合本地学校提供学位保障,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经典做法。例如,一些地区的学校已经开始实施每个月500—1000元不等的生活津贴政策,以帮助青年教师平衡工作与个人生活。当青年教师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时,他们便可以腾出更多心力投入教学中,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

第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也应得到重视。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今天,教师仅依靠学校阶段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笔者曾做过一项调查,本校约有8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技能和知识更新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大约有70%的教师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学校肩负着持续为教师队伍“充电”的责任:一方面,要建立定期培训机制,提供技能提升的学习平台,通过学分积累、职称评定等方式强化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项目驱动的方式,鼓励教师开设实践工作室、承担研究课题等,从实践中获得专业成就感。这无疑可以增强教师的事业心与荣誉感,使他们的教学活力和内驱力得到持续释放。

第三,要满足教师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当低层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会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也不例外。因此,学校应该设立一些体现教师贡献的荣誉奖项,如“优秀教师”“教学质量奖”“教学创新奖”等。这可以充分满足教师被认可和敬仰的心理预期。同时,在重要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学校要给予有潜力的教师一定的发言权和参与机会,让教师参与学校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职能活动。当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充分照顾时,他们也会不断增强自身的内在动力和主人翁意识,使教学活动真正达到自己效能的最大化。

(二)应用门槛理论与公平理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必须从根本上重视教师的发展需求,实施体现公平与合理性的目标管理。第一,教师应发挥“学高为师”的道德模范作用。初中教师承担着知识传授与对叛逆期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双重使命,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与社会使命感。此外,教师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在专业领域不断深造,以身作则,以德立学。第二,学校要营造公平的工作环境。公平理论认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绝对收入挂钩,也与相对公平性有关。因此,学校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让教师有获得相应回报的期待,并在配置教学资源时体现公平与公正,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荣誉感与责任感。第三,学校要利用门槛效应制定合理化的发展目标。门槛效应表明,个体在拒绝过高要求后,会更易接受稍低一级的要求[5]。因此,学校可先提出高标准要求,再适当降低至教师可以接受的水平。根据某市教育局实施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该市学校采用了门槛效应的管理方法后,教师对工作目标的接受度明显得到提高。过去,只有30%的教师能够在设定的高标准下达到预期目标,而引入门槛效应后,这一比例增加到了近70%。这表明通过先提出较高的要求,再适当降低至可接受水平,能够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在制定目标时,学校必须联系教师自身的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引导与帮助,从而推动教师不断成长。

三、心理学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班级管理中的社会心理学

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是当前教育管理面临的核心难题。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从众心理与错误群体行为,我们必须善用社会心理学中的“典型效应”这一机制加以转化。学校和教师要努力树立让学生尊敬并愿意效仿的榜样。作为知识传授者与道德模范,教师应保持高尚的品德与事业心,用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与上进心。学校应积极表彰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卓有成就的教师,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善于发掘学生中的佼佼者,将他们的事迹与品质通过各种渠道有效传播,使之成为更易为学生所接受的行为典范。这些品学兼优的同窗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学校可以设置奖学金、荣誉证书等以资鼓励。这些外在的行为典范会通过心理上的认同和比较机制,激发学生主动模仿、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例如,某个优秀学生在校园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并得到了校长的表扬和奖励,其他学生看到后也想参加演讲比赛,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以争取更多的荣誉和认可。这种典型效应的产生,必将对学生从众心理形成有效引导,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自律守纪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应用群体理论,加强学生管理

校园内存在着正式群体(如班级集体)和非正式群体(如兴趣小组),后者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和信息传播力。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知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将其纳入学校管理的整体框架,发挥其推动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引导,提高非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从满足学生需求的角度着手,主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此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如运动会、歌咏会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进对彼此的感情和了解。其次,要加强监管。可以设立预警机制,注意观察群体中是否出现消极情绪或行为。如果发现异常,先与群体负责人或优秀成员交流,引导其做出调整,必要时可采取分化的策略,将问题核心分离,避免整体受损。最后,要建立联系渠道。可以让群体负责人定期向辅导员汇报,反映群体心声和动态。辅导员也应主动了解情况,与他们交流意见建议。这样的良性互动,不仅能推进素质教育,还能大幅提升管理效能,助力学生成长。

(三)学生激励机制中的激励理论

针对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我们有必要从激励机制着手,调动其内在活力。激励理论表明,行为的产生源于对预期结果的预估和评价。换言之,学生学习意愿不足,是因为他们无法清晰预见学习的具体效用。基于此,学校必须在教学设计上进行针对性优化。首先,调整部分理科实验课程,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这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科学原理的奥妙,从而提升他们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其次,完善综合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电子报编辑等,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最后,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必要时进行个别化情感疏导与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重建学习动力。这些举措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使其重新认识学习的意义所在。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管理氛围,培育学生的归属感

学校应当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部分社会偏见和误解的存在,让一些学生和家长对初中教育缺乏认同感,这已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发展的心理障碍。我们必须通过自身努力来消除这些偏见,建设充满正能量、富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让每一个步入校园的学生都能找到精神认同和价值归属。具体来说,应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打造互助友爱的班级关系。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关心交流,采取“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培育班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开展不同学科的结对互助活动,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传播和经验交流,推动跨学科交流。二是举办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等,满足学生多样性的学习需求。同时,可开设一系列素质拓展课程,如国学知识、书法训练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社团开展主题展演活动,组织兴趣小组之间的交流切磋,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结语

心理学理论为教育管理实践提供了科学化的认知工具和行为解释框架,现代教育管理也为心理学知识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理论与教育管理实践实现了良性互动。一方面,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资源配置、师生互动等举措使管理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另一方面,教育管理实践中所反映的问题也推动了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促成了新的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蓉.心理学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求学,2020(27):73-74.

[2]李杰.心理学应用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及实践[J].智库时代,2019(49):209-210.

[3]刘欣荣.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9):88-89.

[4]王凤兵.后现代心理学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7):52.

[5]蔡林明.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学运用[J].明日风尚,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