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中老年人须防心脑“多事”
2024-10-18邬时民
“一场秋雨一场凉”。由于秋季气候多变,往往让人不易适应,一些疾病趁机而入。“多事之秋”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更需要根据气候变化,做好保健措施,做到合理用药,以防患于未然。
一般而言,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在天气由热朝冷过渡的秋季,人体新陈代谢缓慢,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就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患病率逐年增高,而且呈低龄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因“三高症”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值得注意的是,心脑血管病人患老年性痴呆风险也高。如今,老年痴呆症逐年增多,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命,给家庭、社会、经济带来种种困难。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每年有30万老年人加入这个行列。
临床认为,控制血压和治疗心脏病是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有效手段之一。高血压病是脑卒中和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危险因素,对老年性痴呆也有影响。因此,有高血压者,必须有效地控制血压,应选择长效降压药,使血压在24小时内控制在有效水平且较少波动。心脏病病人因心功能不全可影响脑血液供应,诱发痴呆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应积极治疗心脏病,预防痴呆的发生。
心脑血管病人的防治有三大要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科学用药。其中,最根本的是科学用药,因为前两者的作用重在预防,而后者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因为绝大多数心脑血管病人离不开药物治疗,需要终身服药。
根据心脑血管病人的病因、病情,一般可以选用以下常用药物:
高血压:目前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六类,即β受体阻滞剂(药名词尾带“洛尔”两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药名词尾带“普利”两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药名词尾带“沙坦”两字)、α受体阻滞剂(药名词尾带“唑嗪”两字)、钙拮抗剂(药名词尾带“地平”两字)和利尿剂(常用的有噻嗪类、速尿和螺内酯)。
心绞痛:目前临床治疗心绞痛应用最广泛的药物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其他还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抗血小板及抗凝剂和他汀类。
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包括联合使用3大类药物,即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
对于药品,应遵医嘱或在按照药师的指导下服用,以免自行服用药不对症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编辑/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