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家乡 知乡情

2024-10-18李晓露

科普童话·学霸日记 2024年11期

11月23日 星期六

远和近,或许就在身旁。

上午,学校组织我们一、二两班的同学参加研学活动。

天气虽然有些阴郁,但仍不能让我们的热情消减。每名同学都洋溢着激动与兴奋,脸上也流露着朵朵笑容,我们带着好奇踏上了旅途。

在大巴的颠簸中,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山腰盐场。刚下车,看到盐田的景象便感慨万千。十万多亩的盐田,一望无际,有如沧海桑田般的感觉,远近只有些许电线杆矗立在盐田旁。还记得自己曾跑到奇隆广场边的一幢高层上,在那远远地望着这一大片似天空之境的空地,它的面积之大与周边城镇形成鲜明的对比,那时我虽不曾去过山腰盐场,但在我的第一感觉中,那一定就是盐场。

讲解员仔细地为我们介绍盐场,山腰盐场竟是福建省闻名的大盐场,我顿时惊讶于家乡的建设原来也有如此的成就,一时间真觉得不可思议。海水缓缓地流进盐田,如条条流动的银带,与天空相映衬,远远望去,真可谓水天一色啊。

制盐需经“纳潮”“制卤”“结晶”等五道工序,盐场工人更是费尽汗水与劳动,从海水中提炼出他们心血与智慧的结晶—盐。他们日复一日地在这广袤的土地上,不辞辛劳,才造就了盐场如今的繁荣。我站在这儿,感受着身旁的这一切,一股股磅礴的气势直涌心头。

我们的第二个目的地便是后龙镇的土坑村。穿过繁华的街道,两旁的房屋如时间回潮般,显现古朴之气。庙上精细的雕刻龙凤飞腾,栩栩如生,这些巧妙的细节,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接着我们来到土坑村闻名的“刘百万”大厝(cuò,房屋),“刘百万”即刘端经,他通过经商,富甲一方。他的家庭逐渐壮大兴旺,其故居也被保存了下来。行走在古道小巷中,别具闽南特点的房屋朴实而又自然。耳畔是讲解员生动的解说,我流连在这座座红瓦房中,想象绣花楼上朗朗的笑声,欣赏古庭中绚烂的鲜花,倾听古厝传来的古老声音……我再次被泉港这座城市的伟大所震撼,别具特色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这些都是泉港人智慧的结晶。感受着这一切,内心一份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想到这,我的心又忽然暗淡了下来。在参加这次研学之前,对于研学时所到之处,我都一无所知。这次的研学让我了解了泉港的人文历史,更让我感受到一份深深的惭愧:作为一名泉港人,竟连家乡都不了解。

乡情,似乎有些远,但只要心中有意,它就在你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