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信创产业人才培育的困境审视与路径探究

2024-10-18刘航张建勋蔡振山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18期

摘要:信创人才的培养是推动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高校对接产业需求和服务国家新一代自主创新技术的战略选择。文章在分析当前天津市信创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天津市信创产业人才培育在政策、平台、师资等方面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从完善信创政策体系、健全人才培育机制,重构信创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赋能教师信创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信创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天津市信创产业人才培育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信创产业;信创人才;人才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也随之方兴未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以下简称“信创”)是新一代国家自主安全计算系统的统称,是国家数据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近些年,天津市信创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具有完整的信创产业链条。通过创建天津信创谷、信创海河实验室和天津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打造信创服务平台,实现信创产业创新发展和信创人才优质培养的协同发展。然而,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信创产业人才的培养在政策完善、课程优化、师资提升、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的现实挑战。因此,结合当前人工智能背景,如何进一步通过深化信创产业人才供给侧改革、完善信创政策、促进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政府和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

1 天津市信创产业发展概况

1.1 天津市信创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天津市信创产业已然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网络安全—信创服务”5个链条,特别是以曙光、飞腾、麒麟等为核心的产品和技术,构筑起从CPU到操作系统,再到数据库、服务器、整机终端,直至超级计算和信息安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确保了技术的安全性、自主性与控制能力[1]。天津市现已成为信创领域的高地,麒麟、飞腾、360、国家超算等逾千家顶尖企业汇聚此地[2]。其中,信创基础设施领域占信创产业整体的近六成,拥有中环半导体、中科曙光、海光、飞腾等龙头企业,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整体布局;基础软件领域,麒麟国产操作系统市场占比第一,神舟通用与南大通用两大数据库占据多项排名首位,但整体规模较小,软件中间件等环节有待补齐;应用软件领域,天津整体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以行业应用软件为支撑,聚集了慧医谷、众齐软件等企业;信息安全领域,天津形成了以360为引领的全产品链条布局[3]。

近些年,天津市聚焦信创产业链生态构建,启动中国信创谷规划,旨在通过信创产业推动智能科技发展,提升其在全国先进制造研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4]。2021年11月,天津成立信创海河实验室,在微处理器设计、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以及高性能计算4大领域深耕细作,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信创产业链的全面革新,肩负着夺取行业话语权的重任[5]。

通过以上分析,天津市信创产业的发展历程得益于政府扶持、技术推动、地理优势和营商环境改善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为天津市信创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人才短缺、技术壁垒等。因此,尚需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信创人才培育以应对未来的现实挑战。

1.2 天津市信创产业政策分析

政策引领是推动信创产业发展的首要力量,也是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更是推进国产化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2020年11月,天津市出台《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文件,提出要着力推动以信创产业为突破口的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汇集信创领军企业、顶尖科研机构与创新精英,加强信创领域创新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信创谷”[6]。2021年5月,天津市印发《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文件,提出着力打造“中国信创谷”“生物制造谷”“细胞谷”和国家级城际轨道交通创新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推进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聚焦生物产业与高端装备,打造“一主两翼”产业创新体系[7]。2021年5月,《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发布,提到要发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链优势,加快创建信创海河实验室,突破一批“卡脖子”环节,致力于孵化领军软件企业,吸引关键环节核心企业落户,旨在优化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发展迈向新高度[8]。2021年8月,天津市发布《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信创产业为突破口,致力于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打造创新驱动的信息技术生态系统,助力城市经济的高品质增长[9]。2021年12月,出台《天津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依托中国信创谷建设,以信息安全为特色,发展信创软件等领域,到2025年,在产业规模、龙头企业培育、创新生态建设、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突破,产业增长潜力充分发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10]。

天津信创产业在国家信创产业政策支撑下,龙头企业与重点项目加速发展,覆盖国产芯片、存储器及超算的核心硬件,延伸至操作系统、云技术、智能安全等基础应用软件、安全软件各领域均有所突破和发展,但纵观现有政策发现,有关信创人才的政策体系尚待健全。

2 天津市信创产业人才培育现状

天津市在信创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战略布局上。众所周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了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府与信创行业的佼佼者如麒麟软件、360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共建合作关系。此举不仅缩短了高校与企业间的距离,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也为信创产业的特色学科群营建和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的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这一系列措施,无疑将促进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双方向高质量发展迈进[11]。

天津已成为我国信息创新的重镇,拥有国家超级计算机天津中心、天津大学人工智能系统研究院等60余家国家级信创研究机构,另外还汇聚400余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展现了天津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深厚底蕴,为促进信创人才培育的产教深度合作、产业成果的高效转化和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才是信创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高质量做好信创工作,2020 年 6月12日,天津成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2020年7月3日,天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联盟成立,聚集了麒麟、飞腾、曙光、长城等70多家信创领域领军企业,同时搭建信创企业之间学术技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商业合作对接平台,构建了“政府搭台、人才发展、产业赋能”的人才生态环境[12]。

3 天津市信创人才培育的困境审视

纵观天津市信创发展历程,天津市在信创产业政策制定、链条布局、区域发展、环境支撑等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也要认识到目前仍存在人才政策不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信创师资赋能不足等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集聚人才优势,以此实现信创产业的长远发展。

3.1 信创人才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天津市已出台《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引领战略加快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信创人才政策,聚焦信创重点突破技术,推动信创人才全面发展。但目前高校存在信创人才建设和培育的政策方案不足、对信创人才的关注程度和引育力度不够等问题,同时高校的经费来源仍以国家财政经费投入和教育事业收入渠道为主。因此,如何对接信创产业发展趋势、建立健全信创人才培育机制对培育高素质信创人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2 信创专业平台建设有待优化

专业建设方面,目前天津市普通高校中有近六成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计算机传统专业,其中仅有14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兴专业,无论是计算机类传统专业,还是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都无法完全覆盖信创人才培育的知识体系。课程设置方面,目前普通高校的计算机课程多偏重于校内理论学习和机房实训,对于学生步入企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真实项目的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和结构不健全。这一现状导致学生在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之后,面对实际工作时往往感到手足无措。平台搭建方面,学校有关高端信创技术的实训平台数量不足,难以支撑学生的模拟操作和科研实训。因此,如何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以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课程和优化购置实训平台,是当前高校信创人才培育工作重点发展的关键所在。

3.3 信创师资队伍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日常授课仍以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训机房的操作为主,教师缺少定向的教育实习和企业实训。同时,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知识未及时更新、教学方法陈旧和课程新工科改造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如何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持续提升教师创新学习能力是当前信创人才培育工作所面临的现实难题,而实施基于项目的课程教学改革、开展深度校企融合课程建设是可行的解决方案之一。

4 天津市信创人才培育的路径探索

4.1 完善信创政策体系,健全人才培育机制

信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各级政策的制定落实。首先,明确信创产业的责任与角色,制定符合高校信创人才培育的政策文件,明确信创人才培育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其次,加强对信创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鼓励信创企业加大AI人才培养的投入,推动形成全社会关注信创人才培育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强信创人才评价机制的建设,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对高层次信创人才的激励与引导,鼓励信创人才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最后,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积极促进信创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合作,加强与区域产业的人才沟通和交流,推动信创人才培育的本地化供给。

4.2 国产技术融入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信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程体系的建设完善。一方面,针对信创产业与信创企业的核心需求,课程体系无缝融入国产自主计算创新技术,促进跨学科融合,加强信创实践基地建设,打造信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信创应用实践教学项目库,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信创产业发展趋势,在现有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精简过时教学内容,融入人工智能、云计算、操作系统等国产最新科研成果与先进技术,从而确保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实现教学的持续优化与创新。打造“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构建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的信创人才培养体系[13]。

4.3 赋能教师信创应用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首先,信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师资队伍的能力提升。首先,打造“学校—学院—教研室—教师”四级联动架构,推动教师共同进行研讨、备课及相互评审活动,切实保障教学质量。其次,赋能教师信创应用能力,开展多层次的教师培训学习,重视青年教师授课培训任务的完成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鼓励骨干教师进行出国研修访学和深度交流合作,推动资深教师传帮带理念的引领和言传身教素养的赋能[14]。最后,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大机器学习、云计算等国产自主创新技术课程的开发力度,持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4.4 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信创产教融合

信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转化。一方面,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实现“双向奔赴”。通过组建校级信创实验室和企业信创实训基地,鼓励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和科研训练,拓展学生科研实践及创新能力的维度,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15]。另一方面,聘请信创类企业的高级专家或技术能手作为校外导师,推进实习、课程互建、毕设及创新创业全链路深度融合育才模式,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实践能力。

5 结语

随着信创产业的快速发展,信创人才的培育工作刻不容缓,如何进一步推动信创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是当前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本文梳理了当前天津市信创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培育面临的现实挑战,进一步从完善信创政策体系、健全人才培育机制,重构信创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机制,赋能教师信创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信创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天津市信创产业人才培育的基本路径。

参考文献

[1]夏来保,孟祥芳.加速天津信创产业链培育的对策建议[J].天津经济,2022(7):36-39.

[2]李勇.凝心聚力推动天津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J].求知,2021(5):34-36.

[3]刘畅.天津信创产业升级扩容[N].天津日报,2023-03-02(009).

[4]夏来保,孟祥芳.重点地区建“谷”经验及对天津建设“中国信创谷”的启示[J].决策咨询,2022(4):81-83.

[5]夏来保,孟祥芳.信创产业发展的内生逻辑、实践挑战与高质量发展路径[J].新经济导刊,2022(4):78-86.

[6]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EB/OL].(2020-11-21)[2024-07-01].https://www.tj.gov.cn/zwgk/szfwj/tjsrmzf/202011/t20201125_4133061.html.

[7]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EB/OL].(2021-05-07)[2024-07-01].https://gyxxh.tj.gov.cn/ZWGK4147/ZCWJ6355/sjwj/202105/t20210 510_5447181.html.

[8]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EB/OL].(2021-05-07)[2024-07-01].https://gyxxh.tj.gov.cn/ZWGK4147/ZCWJ6355/sjwj/202105/t20210510_5447182.html.

[9]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8-08-08)[2024-07-01].https://www.tj.gov.cn/zwgk/szfwj/tjsrmzfbgt/202108/t20210812_5532 506.html.

[10]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EB/OL].(2021-12-16)[2024-07-01].https://gyxxh.tj.gov.cn/ZWGK4147/ZCWJ6355/wjwj/202112/t20211217_5754001.html.

[11]滨人才.人才联合培养产教融合创新成果协同转化天津信创联盟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J].求贤,2023(2):22.

[12]崔雯,徐滢,王纪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进天津信创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建设[J].天津经济,2022(7):10-11.

[13]韩阳,王龙.现代产业学院培养高校信创人才的策略研究[J].模具制造,2024(4):62-64.

[14]朱锐,杨云,张璇,等.信创背景下“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4(3):165-171.

[15]郑田娟,刘珏,向婷婷.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培养高校信创人才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21):108-110.

(编辑 姚 鑫编辑)

Difficult situation and path explor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of Tianjin’s

information and creative industry

LIU Hang1, ZHANG Jianxun2*, CAI Zhenshan2

(1.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1617, China;

2.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talents is the core driving force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industry, and is a strategic choice for universities to connect with industry demand and serve the country’s new generation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echnologie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ianjin’s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industry,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faced by talent cultivation in Tianjin’s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industry in terms of policies, platforms, and teaching staff. Finally, it improves the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policy system and strengthens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restructuring the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optimizing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empowering teachers with innovative abiliti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establishing a platform for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innovatio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etc, to propose the basic path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industry in Tianjin.

Key words: information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formation and creative talents; talent cultivation

基金项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多元产教融合协同发展视域下信创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B231006602。2023年度天津市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智能时代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TJYG126。

作者简介:刘航(1994— ),男,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工程教育。

通信作者:张建勋(1978— ),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工程教育,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