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4-10-17沈玉梅
摘 要:阅读能力是“四新”背景下高中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阅读能力对学生英语知识储备及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其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而任务教学法可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明确任务的引领下高质量开展英语阅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本文将从预习任务、积累任务、合作任务、训练任务四个方面,就任务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沈玉梅,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兴趣及认知特点,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激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新课改将学生定位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以具体的任务为引领,指导学生目标明确地进行学习、合作与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可帮助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而且可让学生在深度参与中增强学习的内驱力,有助于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那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恰当设计预习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浓厚而持久的兴趣,是学生主动、长期学习新知识的不竭动力,在兴趣的支撑下,很多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英语阅读中,认真地分析、归纳英语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知识脉络及写作线索,最终深度理解英语阅读文本。而课前预习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环节。如果英语教师可通过预习活动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势必会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到阅读活动中来,这就为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及质量的优化奠定了基础。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应全面解读阅读文本,并在精准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预习任务,尽可能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兴趣点,从而在首个环节就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为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高质量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比如,在教学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Reading板块“Alex around the world”的时候,由于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与“Various festivals and their celebration methods”有关,学生对于印度和巴西的文化不太了解,因此具有一定探究兴趣。基于此,教师在设计课前预习内容的时候,就可为学生布置观看、阅读与“Festivals and customs”有关的英语短视频、报刊、杂志等任务,并通过互联网、查词典等方式解决阅读文本中出现的生词、短语等,以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确保大多数学生稍加思考就可回答出来,获得学习成就感、感受到英语阅读的乐趣。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如下课前预习任务“1. What celebration did the author participate in? 2.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stumes of guests and brides? 3. How did the groom enter the venue? 4. What do newlyweds need to do while walking seven steps around the fire?”。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可以对英语阅读文本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可顺利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仅了解了一些新鲜、有趣的风俗习惯,而且还可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获得成就感,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利于阅读教学效率的明显提升。
二、精心设计积累任务,奠定学生阅读基础
阅读训练是一种对学生英语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性活动,因此只有确保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最基本单位,多个词汇遵循一定语法规则以一定顺序排列,可表达特定的意义。基于此,只有掌握有足够的英语词汇量,才能更准确、全面地理解英语语言的意义。而英语词汇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重视对学生的词汇训练,通过一定的实践训练任务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词汇知识,从而为英语阅读活动的顺利、高质量开展进行扫清障碍。
比如,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3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下的语篇,讲述的是“Contradictions and Solutions in Human Interactions”的内容。高中生的交友积极性很高,十分重视与同学之间的友情,而与朋友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也是各种习题和试卷中常见的话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细致阅读教材文本的同时,还应有目的性地为学生布置搜集并积累描写友情的英语词汇的学习任务。诸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会发现,形容“深厚友情”的表达有“We're hardly out of each other's sight”“a close friendship has grown between us and she's been almost like a sister to me”。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为学生布置一些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英语词汇的任务,鼓励学生在读到经典的英语表达的时候,可以及时摘抄到写作积累本中。比如,在读到了关于描写紧张情绪的英语表达时,可以让学生做好摘抄并拓展词汇,积累类似表达,例如“with my heart racing and my face burning” “with the sweat streaming down the back of my neck”“have 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等表达。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积累与教材阅读文本主题相关的词汇,以及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词汇,可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推动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逐渐提升,有利于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也大有裨益。
三、科学布置合作任务,拓展学生阅读深度
深度阅读是新课改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而高中英语教材中选编的阅读文本,普遍具有内容丰富、主旨深刻等特点,对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要想让学生对英语阅读文本的内容、主题及作者意图有深刻而全面的认知,仅仅依靠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还是不够的。俗话说:“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英语基础等各不相同,如果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就可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对英语阅读文本的内涵、观点、情感基调等进行细致探究,从而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的阅读思路,可助推对学生阅读文本的深度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为学生提供共同交流、相互沟通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深化对阅读文本的认知,最终实现深度阅读的目标。
比如,在进行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 “Let's talk teens”Reading板块“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这一阅读文本的教学设计时,为了让学生能对文本的内容、主题及价值有充分的认知,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阅读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共同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借助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深层次理解阅读文本的主旨和教育意义。具体来讲,在实际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能力、英语基础、交际水平的基础上,秉承“优势互补、以强带弱”的分组原则,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获得进步。然后,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如下小组合作学习任务“1. 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the tens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2. What is the most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during adolescence? 3.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ents' requirements for their adolescent children? 4. What is the magic weapon for maintaining harmoniou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5.Is the issue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during adolescence permanent?”。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就教师提出的阅读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可充分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及个性思维分析与总结阅读文本内容,并从文本中将相关信息全部提取出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知与理解青春期亲子关系问题,找到正确解决青春期亲子关系问题的方法。
四、合理设计训练任务,增强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及知识实践运用能力。而大量的阅读训练是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措施。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依据新课改要求、教学目标、阅读文本内容等,为学生合理设计阅读训练任务,使得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汲取阅读经验和技巧,为学生阅读的显著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比如,在学习完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4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的Reading板块“Teen faints after skipping meals”这一阅读文本之后,教师就可为学生设计一些阅读理解类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掌握分析、归纳、提炼阅读文本信息的方法,以实现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具体来讲,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使得学生对文本主要内容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如下阅读理解训练任务“1.What is the direct cause of Jennifer Jones fainting? 2.What is her purpose of skipping meals? 3.Which sentences in the text mention the healthy lifestyle advocated by the author? 4.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beautiful state for teenagers?”。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为学生设计的阅读理解训练任务,需要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及思考,有助于学生英语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英语阅读水平的提升。
总之,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其教学成效的高低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任务教学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指明了方向,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素质、能力的不断提升。这就需要高中英语教师明确任务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并恰当地将其应用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借助任务引领学生不断提升和进步,最终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新鲜活力。
参考文献:
[1]钱小芳,管鹏飞,许清霞.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基于实践改进的磨课案例[J].英语学习,2023(11):33-38.
[2]周思臾.高中英语课堂中赋能学生自主阅读的四个聚焦[J].英语学习,2023(11):46-49.
[3]刘海健.主题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程中的应用[J].学园,2023(34):26-28.
[4]苏芸.高中英语教学中深度开展词汇教学的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3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