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实践
2024-10-17刘正洋
摘 要:为了打造开放性的小学英语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对项目化学习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详细阐述了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优势,包括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等。之后提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策略,通过斟酌驱动问题、结合主题情感、创设主题情境、设计项目任务等措施,引领学生突破学习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关键词:主题意义;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
作者简介:刘正洋,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应进行改革创新,构建更加高质高效的课堂,为学生打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强化英语综合能力。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项目化学习方法,与小学英语教学要求契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同时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和语言应用能力展开培养。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加,并且围绕某个主题自行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以及综合运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教、学、评融为一体,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一、项目化学习概述
项目化学习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需要学生自主探索,展开互动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另外项目化学习属于教、学、评一体化下的教学方法,基于教材内容,学生需要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所以知识掌握更加牢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深入解读小学英语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目标,创设真实的项目情境,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尽管小学英语教学不断改革创新,但教学效果始终未达到预期,关键原因在于没能重视培育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教学活动,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尤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仅依靠英语单词的记忆、句型的背诵,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难以有效提升。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为学生提供独立探究机会,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维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缓慢。
(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
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一方面由于学生本身求知欲不高,另一方面因为教学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热情荡然无存。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表现得过于拘谨,不善言谈,很少主动参与语言活动,即使教师花费再多时间和精力,学生也无法积极主动参与。
(三)教学方法未能与时俱进
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合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灌输,未能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教学方法未能与时俱进,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难以保证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仍然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进行讲解、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导致学生英语学习思维逐渐固化,未发挥出课堂主体作用。
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模式是指教师设计与主题内容相关的项目任务,学生自行探究,完成学习。由于项目任务中融入了驱动性问题,所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互动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发挥出主观能力性。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有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保证学习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从项目化学习实践中不难看出,该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发挥自身优势掌握新知识,切实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并未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主要以个体为单位展开学习活动,而项目化学习倡导多人合作、集思广益,会将学生分为不同学习小组,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多人合作的优点在于能够互帮互助,学生会积极分享自身的学习思路与方法,在遇到问题时也能通过讨论予以解决。每位小组成员都能发挥作用,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还会形成良好的默契度,最终达到高质高效学习的目标。
四、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策略
(一)斟酌驱动问题,开展项目学习
在小学英语学习中,主题意义探究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条件,也是教与学的核心任务,所以教师应立足主题意义探究设计项目任务,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对于项目化学习来说,问题驱动必不可少,教师应结合教学主题设计驱动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保证学习过程的连贯性,提高学生整合学科知识的能力。由此可见,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灵魂所在,教师应围绕单元主题设计探究性的问题。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为例,教师提前研读单元内容,确定目标、掌握学情、挖掘价值,设计出驱动性问题,以满足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形成良好的高阶英语思维。该单元以“动物朋友”为主题,要求学生用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对动物朋友展开描述,结合新知识发现动物的可爱之处,掌握重点句型“I/We/They have...”和“He/She/It has...”,并掌握第三人称单数这一语法规则。其次注意驱动性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问题过于浅薄就难以发挥出项目化学习的价值,因此问题设计要指向核心素养,凸显开放性与挑战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如“What kind of animals can you name?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s?”。通过驱动性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动物的语用知识,并将学生引入项目学习中,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主题情感,体现主题意义
项目化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改革,在教学目标上指向多维度、多层面,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知识点,同时实现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师在设计项目化学习任务时,需要从单元主题入手,充分展现出主题意义,以便学生构建完善的项目学习框架,促使项目化学习内容更具系统性、连贯性。优秀的项目化学习主题,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并深入感知单元主题的意义与背后信息。因此在项目化学习设计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单元主题内涵,渗透语言知识情感,最终帮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仍以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为例,该单元需要借助项目化学习,帮助学生感知动物的多样性,并形成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师在项目设计中要深度启发学生思维,比如在学生初步学习单元知识后,设计思维导图、手绘小报等项目任务,让学生以海报的方式设计动物园,绘画出不同的动物,并标注动物的英语名称,用英语简单介绍动物的特征,阐述自己喜爱该动物的具体理由,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强化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创设主题情境,持续推进项目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项目化学习中,教师除了要设计驱动性问题外,同时要结合单元主题创设真实情境,这也是持续推进项目化学习的重要条件,以唤醒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意识与探究热情,从而达到高质高效学习的目标。例如,在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中,可以明确主题为“人与自然”,涉及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话题,旨在帮助学生明白动物与人类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关系,形成热爱、敬畏自然的意识。为了创设真实的项目化学习情境,教师要设计符合单元主题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比如基于单元主题,结合课文框架,设计英语短篇写作项目任务。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作,每个小组2至4人,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合理分工,通过查阅书籍、浏览网络等方式,收集关于各个国家特有动物的信息,并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整合,根据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完成短篇创作。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撰写读后感、记录学习体验等,设置多样化的项目任务,保证项目化学习的持续推进。
(四)分析学生学情,设计项目任务
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中,教师需要充分立足学生的个人能力、英语基础等方面,并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可以完成简单的英语表达,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所以在项目化学习设计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题对话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逻辑,并借助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知识。另外,进入五年级后,很多学生的阅读与听力能力有所提高,可以轻松理解与使用较为复杂的英语知识,完成流利的英语对话和书面表达任务,教师在项目任务设计中可增加难度,赋予项目化学习更多挑战性。如开展“动物园导游活动”,让学生以动物园为主题做好调查研究,收集动物园的相关资料,可以收集动物园的照片、视频等,制作一份动物园参观路线图,合理安排参观顺序,并从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负责对制作的路线图进行详解,包括动物园中有哪些动物,先从哪个区域进行游览,其他小组可进行提问和评价。教师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项目任务,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五)设计项目组合,注重实践探索
项目化学习是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展开的,能够促使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与新知识有机整合,不过为了在既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将项目任务分解成多个微项目,通过优化组合,进一步提高项目化学习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首先,根据单元主题设计微项目任务组合,如在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动物博览会”的项目任务,其中涵盖多个微项目,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打造多样化的项目组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项目1“动物角色我来演”,由教师设计与动物相关的谜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猜谜,并进行模仿表演,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单元核心词汇arm、body、foot、leg、tail、wing等。项目2“动物儿歌我来唱”,教师为学生提供几个重要词汇,学生根据词汇创编动物儿歌,需要保证儿歌与动物主题有关,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表达与创造,并在演唱过程中完成语言知识学习与运用。项目3“主题绘本我畅读”,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局限性,引入课外主题绘本,选择与动物主题相契合的绘本素材作为阅读材料,让每个小组自行学习,最后共同朗读,教师进行评判打分,得分最高的小组获得胜出。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流畅阅读主题绘本,教师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帮助学生逐步攻克重难点词汇、句型,从而完成绘本阅读任务。教师通过设计完善的项目组合,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六)组织评价总结,展示学习成果
对于项目化学习来说,成果展示与评价总结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与其他小组展开良好的互动交流,相互了解各自的学习思路、方法,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另外,学习成果展示还能反映出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在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之后,学生会对本次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反思,为后续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这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有着显著作用。最后,教师对项目化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发挥出评价的作用,也可以采取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形式,引导学生明确自身不足,教师应运用评估量表指导学生完成自评,对项目化学习过程展开总结反思,从中获取学习经验,进一步提高项目化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教学重视对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简单对话、背诵记忆的方法很难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项目化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学习基础。从教学实践来看,项目化学习的优势显著,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机会,并且鼓励学生合作探索,同时项目任务涵盖听说读写多个方面,促使学生发展关键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设计多样化项目任务,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指引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做到以生为本,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斯砚.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J].读写算,2024(19):140-142.
[2]朱中丽.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J].教育,2024(14):104-106.
[3]李润利,李鹤元.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J].英语学习,2024(3):58-62.
[4]顾琰珏,金婷璐.主题·话题·问题: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路径探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3(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