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探究
2024-10-17杜晓卿
摘 要:让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是学校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讲好中国故事”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效引入“讲好中国故事”的元素,能够更好地培养国际化优秀人才。本文介绍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分析了“讲好中国故事”对当代学生的基本要求,讨论了“讲好中国故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探究了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高职英语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关键词:“讲好中国故事”;高职;英语教学;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杜晓卿(1982-),女,山西大同人,山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全球化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人才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上,用国际语言和视角讲述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在全球的话语权。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交流和沟通,要引导学生了解、尊重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同时善于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讲好中国故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不只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技能或知识,而是要求人才具有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在不同的领域和环境中为国家的文化建设、国际交流以及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本文着重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以便提升高职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采。
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
所谓“讲好中国故事”,它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课题,其核心在于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和渠道,将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发展现状,以及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给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包含多方面的内涵:一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包括传统的诗词、小说、绘画、戏曲等,以及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新解读和创新表达;二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与诠释,涵盖了经济腾飞、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等,如报道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故事、伟大的科学家等;三是社会生活的多样与活力,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到乡村的绿色发展,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到特定群体的奋斗故事等;四是对外交流的互鉴与共赢,即通过与外国文化的对话与互鉴,展现中国开放包容的态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望。可见,“讲好中国故事”是在传播信息,更是文化输出和国家软实力的展现,以各种方式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看到中国的形象,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讲好中国故事”对当代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增强“四个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要求增强当代学生的“四个自信”,即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其一,文化自信。通过讲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比如五千年的文明、四大发明、中国传统节日等,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产生民族自豪感。其二,理论自信。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让他们认识到这些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其三,制度自信。通过讲述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成就,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其四,道路自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讲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认识到这条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此一来,学生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进而增强“四个自信”,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二)了解中国历史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了解我国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中国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记忆,是人们总结经验、汲取智慧的重要源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有助于其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面对国际事务时更具底气和信心,能够更好地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三)关注时事热点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提升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关注时事热点是学生了解国家发展、世界变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关注时事热点也有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学会正确分析和判断信息。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学生还需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不仅包括口头表达能力,还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和数字媒体表达能力。从这方面来讲,当代学生应该学会用生动、准确、有力的语言描述时事热点,传递中国的声音,并且掌握一定的传播技巧,学会运用多种传播渠道,如文章、图片、视频等,来展示中国故事的魅力。简言之,“讲好中国故事”要求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应该把握这个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宣传中国、展示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讲好中国故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对全球事务、不同文化、国际政治、经济动态和全球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国际视野的人能够超越本国或本地区的局限,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这在全球化的今天尤为重要。当然,学习一门或多门外语,能够直接与不同国家的人沟通,深化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增加个人的知识和文化素养,也有助于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甚至能促进国家间的理解和和谐。高职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奠定基础。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落实“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接触更多的国际事务和国际背景,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和国际合作做好准备。
(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能够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涉及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适应,以及能够识别和克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障碍。高职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在与外国人交流时能够准确、得体地表达中国的价值观、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可见,高职英语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交流方式和交际策略。
(三)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指个人在某一专业领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它是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实践经验积累以及持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而形成的。专业素养不仅包含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掌握,也涵盖了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英语学习者必将参与国际交往,以较强的专业素养赢得未来。所以,高职英语教学不仅承担着语言教学的任务,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活动中,高职英语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背景讲述中国故事。比如,教师向旅游专业的学生介绍中国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向机电专业学生讲述中国机电事业的发展等,使他们以较好的专业素养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代表中国。
四、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高职英语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一)融入中国智慧与价值观
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需要融入中国传统智慧、哲学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一方面,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故事,如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以及一些反映中国智慧和价值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另一方面,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故事中的中国智慧以及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确保学生领悟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例如,教师在讲解《孟子》中的故事时,很有必要引导学生思考仁爱、忠诚、信义等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些内容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注重对文化差异的阐释
在全球化的今天,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变得尤为重要。文化差异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某种文化比另一种更优越,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特点。在语言和沟通方式方面,中文和英文在语法结构、发音、书写系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正因如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想更好地落实“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教师一定要注重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向学生阐释文化差异,并解释其中可能包含的文化元素和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克服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指出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特别是价值观、礼貌用语、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为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奠定基础。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阶段,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高职英语教学,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首先,在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庆祝传统节日的视频,或中国传统音乐和戏剧的音频。其次,当代学生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他们对多媒体教学资源更为熟悉和感兴趣,教师应当将英语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观看英文电影、纪录片,或是组织模拟会展、直播、辩论等活动,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更好地运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四)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
从某种程度上讲,“讲好中国故事”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而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其一,高职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与其他国家高校之间的交流项目,如短期留学、暑期学校等,这样学生将有机会亲身体验其他国家的文化。其二,高职院校应当邀请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参与英语课堂,让本校学生有机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和观点,并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其三,高职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英语演讲、辩论、写作等竞赛和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英语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通过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高职英语教学可以更好地承担“讲好中国故事”的历史使命,竭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交流技巧,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语
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使中国故事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面对新的形势,高职英语教师应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成果,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内涵,为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奠定基础。高职英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中国文化元素,如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元素。毋庸置疑,“讲好中国故事”对当代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高职英语教师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英语人才,为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雯灏,许冬梅.“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概要”课程教学策略初探[J].英语教师,2024(6):45-48.
[2]虞翔.“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中国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探索[J].海外英语,2024(1):229-231.
[3]李影.“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培养研究[J].海外英语,2023(24):219-221.
[4]叶秋萍.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讲好中国故事”的探讨和实践[J].海外英语,2023(8):235-237.
[5]沈婷婷.“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中国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探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62-64.
[6]孙南南.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重构和实践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