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探究

2024-10-17常云会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8期

摘 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笔者以一堂高中英语阅读课为例,探究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堂课以问题为驱动,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以文化为核心,强化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常云会,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

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英语教材里的阅读文本往往有很强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巧妙地设计阅读课,尽可能多地安排丰富多样并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下面,笔者将结合一堂高中英语阅读课,探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6 中的课文“Longji Rice Terraces. ”。本册教材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Starting out、 Understanding ideas、 Using language、 Developing ideas和 Presenting ideas等五个板块。从教材单元板块的整体设计来看,Understanding ideas为阅读板块,是语言输入较为集中的板块,也是单元学习的重点,旨在让学生学习阅读材料,为单元话题的输出做好准备。

本单元的主题是“At one with nature.”。笔者围绕阅读材料的话题主线“Longji Rice Terraces”,依托文本,以问题为驱动,从scenery、history、reasons、 working principle、 value五个方面架构语言知识内容,创设真实情境,开展激发学生多元思维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授课对象为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高一年级学生,语言素质较高。学生通过Starting out板块已经掌握了文章背景和单元主要话题,明确了本单元的主题和任务,在语言输出以及具体语言知识的应用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通过图片、问题链等形式梳理和整合文本信息,学生能弄清楚文章结构,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迅速找出关键细节在文中的位置。

引导学生了解龙脊梯田的建造背景、建造原因和运作原理,使学生能恰当地运用所学介绍龙脊梯田。

学生能够基于小组学习,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养成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习惯。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复述文章内容并善于表达个人观点。

引导学生了解当地人民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行为,加深对语篇和单元主题的认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Pre-reading

Step 1: Look at pictures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what you know about the Zhuang and Yao ethnic groups.

Step 2:Discussion

1.What problems might the local people face?

2.How did the local people solve the problems by working with nature?

【设计说明】通过看图片(步骤一)和问题链(步骤二)引导学生对壮族和瑶族两个少数民族展开讨论,特别要讨论这两个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和耕作方面以及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提前熟悉语篇话题,铺垫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While-reading

Step 3:Decide the type of the text.

Pay attention to the layout of this passage:title, picture, language etc.

Step 4: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Students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itle, lead paragraph

and the picture.

1.What is the picture about?

2.Wha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ngji rice terraces will b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设计说明】在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文体特征,辨别文本类型,预测语篇内容,形成阅读期待。学生通过阅读具有体裁特征的引领段,明确活动情境,并初步预测龙脊梯田的相关特征,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Step 5:Look through the text and choose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A. To praise the wisdom of the ethnic groups living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 To explain how people worked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o create the Longji Rice Terraces.

C. To describe the beauty of the Longji Rice Terraces and to attract visitors to this scenic spot.

Step 6:Match the main ideas with each paragraph.

Para 1 The reasons for building the terraces

Para 2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e terraces

Para 3 The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terraces

Para 4 The history of the terraces

Para 5 Its meaning to local people

【设计说明】在步骤五和步骤六中,学生快速阅读全文,获取信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每段的大意,从而提高概括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Step 7: Find details in each paragraph

1.What colors are mentioned in first paragraph?

2.Who built these terraces?

3.When did the work on the terraces start and complete?

4.Why did these people turn the entire mountains into terraces?

5.Use the picture to retell the working principle in your own words.

6.Why do these terraces still mean a lot to the people?

【设计说明】教师利用问题链引导学生对本文的主题意义进行探究。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处理生词和长难句,逐步理解文本所展示的龙脊梯田的风景、历史、原因、工作原理和价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新形成的知识结构进行1zSNchIC4vbuh14VZZeERQ==描述与阐释,论证龙脊梯田的重要性;逐步减少语言支架,提升难度,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通过上述举措施提高学生分析论证、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的思维品质。

Post-reading

Step 8: Draw a mind map and try to retell the passage Longji Rice Terraces.

Step 9: Think & Share.

1.Why do the local people still keep their traditional way of growing rice?

2.In what other ways do people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Give examples.

【设计说明】步骤八和步骤九旨在让学生巩固和内化文本知识与词汇,呼应读前活动中提到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客观理性地评价龙脊梯田的重要性并思考更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同时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提高分析、推理、客观评判和理性表达的思维品质。

Homework:Further Reading

1.Draw a mind-map and try to retell the passage :Hoover Dam: Taming the Colorado River and Powering Millions based on it .

2.Think about how people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in Hoover Dam: Taming the Colorado River and Powering Millions

【设计说明】教师鼓励学生迁移所学的词汇和语言技巧,介绍和评价其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此举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以及客观评判和理性表达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口头表达的机会,也为课后学生完成书面表达任务以及本单元读写板块中对“人与自然”的学习作铺垫。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质疑,通过辨析、判断其价值,作出评价,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

五、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上,学生听课投入,参与度高。通过利用思维导图等活动输出结果可以看出,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大多数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目标词汇,流利地复述文章内容并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首先,本堂课以问题为驱动,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问题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将教材知识转变为层次鲜明、具有一定系统性、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一系列问题。本堂课,教师多次使用问题链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本课时的语言知识,强化语篇中语言知识的内在联系,使语篇更富有层次感和连贯性;教师通过不断补问、追问,挖掘更多的语言素材和文本内涵,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其次,本堂课以文化为核心,强化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批判性思维过程就是一个提问的过程,通过不断质疑、提问、考查、证实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并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为何保留龙脊梯田开始,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批判性思维的状态:为什么保留?如何保留?有其他类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吗?

第三,本堂课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教师充分利用英语阅读材料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设计一系列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Further Reading能够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所学语言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梅学芳.以创新提问为支架培养批判性思维[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7):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