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记忆建构与展演的新时期家谱档案开发研究
2024-10-17张婉莹徐健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强调,要通过开发带动保护,更好发挥档案在服务国家治理、传承红色基因、建构民族记忆、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的独特作用[1]。档案馆不仅保存过去文献,也通过档案构建、保管、展演着人类记忆。家谱档案记录了姓氏流源、血缘系统、族规家训、族人内传以及有关各朝各代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不仅如实描绘了家族的起源与发展,还可窥见历代王朝的兴盛与衰败,是研究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档案学等学科的重要史料。新时期,科学开发利用家谱档案,是构建与传承中华家族观念、深化集体认同、完善道德体系、凝练文化内核的重要路径。
一、新时期社会记忆视角下家谱档案资源开发的价值旨归
社会记忆的建构与展演,是对历史进行记录、揭示和阐释的过程。档案具有记忆属性,是社会记忆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社会建构的文化产物[2]。新时期文化复苏和数字化发展的环境中,社会记忆的集体认同需求日益增长。档案蕴藏着构成社会历史所需基础的、真实的史料,家谱档案深刻反映了社会某个区域的、集体的记忆产生及其演变过程,承载着社会、文化、历史、经济、政治、情感等多重价值。
(一)传承文化精髓,赓续记忆血脉
社会记忆涵养社会成员的文化自觉,并建立统一的社会行为规范操守。家谱包括族规、家训、箴言、祭文、祝文、大事记等,是修身齐家的基石,既反映一个家族的生存繁衍和迁徙轨迹,也折射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变迁,有助于地方社会记忆的绵延和宗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家谱档案资源,可探索“‘正史’之所难于悉纪而不为人所知者”,弥补历史记忆的空白,进而揭示、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
(二)完善社会记忆,统一价值取向
莫里斯·哈布瓦赫在1925年发表《记忆的社会框架》一文,最早提出“集体记忆”概念,将记忆问题引入了社会学领域,使得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家族成为建构社会记忆的最小单位[3]。记忆是一个根据现实需求不断对过去进行确认、筛选、改造、重组和想象性创造的建构过程。蕴含“尊尊亲亲”“敬宗收族”等社会教化作用的家谱档案,以血缘关系和情感为纽带,将同族人联结在一起,在社会族群中建立亲密关系,在档案记录中重组社会记忆,从而逐渐统一族群中的价值取向,形成更加牢固的稳定结构。立足家谱档案资源构建社会记忆,有助于弘扬传统美德、凝聚社会共识、共筑主流价值。
(三)增强血脉联系,强化身份认同
法国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强调:“回忆是历史的原材料。回忆存在于话语、文字和脑海中,它是历史学家汲取素材的源泉。” [4]由国家图书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指导,四川省图书馆、重庆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巴蜀家谱文化展展出了藏巴蜀移民家谱、稀有姓氏家谱、稿抄本家谱、名人家谱、重庆市移民家谱,以及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少数民族家谱、皇族玉牒等,并推出家谱明信片、书签、大信封等文创产品,让读者走进家谱、了解家谱,感受巴蜀文脉、大国家风[5]。集体记忆决定集体身份的认同,使记忆主体获得对集体的归属感。家谱档案作为集体记忆的重要承载形式,是炎黄子孙的根之所系,是天涯游子的亲情纽带,是海内外同胞寻根谒祖的重要依据。
二、当前社会记忆视角下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困境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谱档案体现家国理念、为人处世、传统美德、敬贤礼士、克己复礼的家规家训,是先祖留给后人的思想经典,有着积极的教育、引导和警示作用。然而,受历史、社会、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家谱档案开发仍面临一些困境。
(一)记忆客体单薄、价值开发有限
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开发家谱档案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多数省级档案馆馆藏档案以政府机关的文书档案为主,家谱档案所占的比例较小。以中部某省级档案馆为例,其馆藏包括明清及其以前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新中国成立后档案等,共计324个全宗,政府机关的文书档案占比较大。以家谱、宗谱、族谱、谱牒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54条结果,705卷。其次,潜藏客体开发受限,以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的西部某省份档案馆为例,馆内存有14个少数民族档案,其中氏族档案未按民族单独分类,家族档案仍大量潜藏在民族档案中,一旦单独成立全宗,数量可观,档案价值也将大幅跃升。
(二)记忆文本与真实性关联的稳定性不强
为验证社会学家提出的记忆真实性的生理偏差,科学家逐步发现人脑眼窝前额皮层的一个系统,原本用于识别感觉、记忆、想象和抑制虚假信息的干扰,但若出现故障,则可能导致记忆偏差。经过代代相传,伴随家族迁移,历经手抄、石刻、木刻、拓本、复印等各种复制程序和多种社会性因素的影响,这种“记忆的偏差”越来越大。虽然部分世系事迹考证明确、编修严谨、印刷讲究,具有较高的保管、查考、编研价值,但经考证确有一些问题,或夸大、张冠李戴,或含大量主观修辞,或有不实错讹,不利于直接汇集编修。
(三)记忆主体与保管主体的责任偏离
家谱档案资源开发形式包含宗谱、家训汇集、人物传记、专题纪录片、主题展览等。记忆主体对于家谱档案的开发起根本作用,与特殊人物相比,普通家族的记忆更倾向于一种“沉默的、私密的记忆”,需要融入意识筛选、想象重构和媒介展现[6]。福建省档案馆共享馆藏家族谱目录、河南省档案馆编撰《河南如堂黄氏宗谱》、黄山市档案馆编撰徽州历史档案与文化丛书——《徽州家族文化》等,均充分发挥了保管主体的开发作用。但谱牒浩瀚、世系庞杂,我国综合档案馆对家谱档案资源有组织、有规划、有成果的开发力度仍不足,成果大多为目录和汇编,开发形式单一,文化发掘和表达不足。因此,当档案因家族的“普通”而陷入“沉默”时,就会愈加淡出抢救保护视野。家谱档案尘封馆内,将被迫接受社会性的“第二次死亡”,即遗忘。
(四)数字化和新媒体展演传播条件有限
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环境下,家谱档案数字化程度低、检索功能滞后,一定程度阻碍了家谱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共享。部分省份档案信息网站馆藏家谱档案页面,检索方式还处于基础阶段,用户只能通过姓氏关键字和族谱目录逐条查找、逐页翻查,检索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多样需求。同样,大部分省份档案方志信息网地方志发布系统也仅设置了关键词检索,检索系统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仍受限。在当前多媒体传播环境下,与层出不穷的新平台新作品相比,家谱档案的传播力量捉襟见肘——缺乏数字化整合、内容更新缓慢、形式不够丰富、互动性不强、平台手段单一、技术支撑有限,最重要的是缺乏专业人才,依托社会媒体展演传播家族记忆的经验不足。
三、基于社会记忆建构与展演的家谱档案开发途径
个体记忆只有存在于社会当中,并与其他的个体记忆发生交流,才是有生命的记忆,记忆必须以被记忆的方式展现出来。作为存储记忆的载体,档案也必须置身于已形成共识的公开场域,与社会主流意识联系起来,丰富开发利用形式和途径,才能被激活、被理解、被承认,从而对构建记忆、展演记忆、实现身份和文化认同发挥积极作用。
(一)强化主体责任,提升家谱档案社会价值
1.着力完善家庭和公众参与机制
档案部门应切实发挥主体职责,明确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责任,建立完善家谱档案征集机制,加大民间家谱档案征集力度,对于望族老者采取抢救性口述家谱档案方式收集。鼓励家族成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赠、移交家谱档案资料,参与整理、考证工作,以推进档案资料收集、审核和鉴定。
2.深挖家谱档案社会价值
档案的社会价值最终体现在其利用价值。要理清馆藏家谱档案资源,突出家谱档案在传承家族文化、彰显区域特色、增强集体认同、反映社会变迁、促进社会团结等方面的现实价值。扩大家谱档案利用途径和方式,加大编研开发力度,结合时代特色提炼精神内核,使藏在档案中的家国理念、家庭观念、道德准则、教育文化理念得以彰显。
3.强化保护机制,加大开发力度
在家谱档案的开放过程中,应当格外重视其中涉及知识产权和著作权保护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四章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利用档案涉及知识产权、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7]在对家谱档案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务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家谱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个人秘密、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相关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落实。建立一套完善的家谱信息开放保密审查机制,细化分类管理、强化技术防护、增强公众意识,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让家谱档案在保障各方权益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
(二)丰富记忆客体,完善特色家谱档案成果
从记忆客体的角度来说,记忆就是一系列被选择、被征用、被赋予意义的符号。人民群众满意度是衡量档案事业建设成果价值的重要尺度。家谱档案所拥有的固有特性,导致利用群体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家族档案开发利用应贴合用户需求,提供相应服务,发挥有效价值。
1.丰富开发成果,拓展利用深度
通力合作、反复考证、求同存异,运用家谱档案开展全方位编纂编研,丰富家谱档案开发成果和利用形式。可尽量采取补录视频、照片、影像、录音等形式,如曲阜市档案馆对《孔府档案》进行二次开发,编纂了《孔子圣迹图谱》《祭孔大典》《孔子故里》等,图文并茂、注释翔实,引导读者领悟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1)学术研究类。学术研究侧重家族记忆历史文化价值。该类用户对家谱档案资源价值的认知程度较高,利用程度较深。针对该类用户,档案馆应当为其提供先进、专业的检索平台,完备、详实的馆藏资源,全面、细致的档案服务,做好家谱档案资源深度开发的物质基础支撑。
(2)编研编修类。家谱、方志等编研编修侧重家族记忆凭证价值。该类用户多为家族成员或地方编研机构,档案馆可以提供家谱修撰资料参考、专业知识咨询、修复技术支持等服务,尽可能全面、广泛地提供档案资源,由下而上梳理汇总,建立目录索引,标明册数、版本、收藏情况、内容查考与完整情况等,以协助构建记忆全景。
(3)寻根谒祖类。探寻血脉根源侧重家族记忆感情价值。该类用户主要为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等。针对该类用户,档案馆应当有针对性地向利用者提供姓氏源流、家族字辈、迁徙轨迹、发展脉络、家族名人等相关信息,还可协助其建设寻根网站,搭建亲缘谱系,方便用户快速了解族氏关系、血缘演化、家族发展与变迁。
2.突出档案特色,凝结时代特征
中国的独特地形地貌和悠久历史,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家谱档案记述了本族世系族人的历史图籍,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色。各级档案馆应当依托地域优势,开发特色家谱档案。黄山市档案馆开发徽州家谱,出版了徽州历史档案与文化丛书四册——《薪火相传——明清徽商的职业教育》《近代徽州茶业兴衰录》《徽州契约》《徽州家族文化》[8],推动了徽文化学术研究,也是档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对于传承徽商精神、弘扬徽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发展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中华家谱网上公布了部分家族补录女儿、女婿、儿媳的信息。这些“新时代家谱”摈弃旧时糟粕,完善记忆建构,具有时代性创新意义。
3.开发家谱品牌,开拓文化产业
开发具有独特性的家谱档案品牌,利用新媒体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契机,深入挖掘家谱档案的新属性、新内容、新功能,结合家谱档案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当下文化环境,重新审视、汲取其中合乎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树立家谱文化品牌,建设家谱文化产业,积极开发家谱档案的衍生产品,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老字号、大家族文化产品,为构建主流社会记忆衍生文化符号筑牢基石。
4.融合数字人文,注入数智开发
推进文本数字化和元数据标准化,包括人物信息、时间线索、地点分布等关键信息的整理和分类,以便于长期保存和信息数据检索。完善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专门、专业、专管的“三专”家谱档案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梳理材料关系进行来源考证,并将数字化文本设定为常文本,以利于自动建立、补充宗谱沿革信息库,开发基于特定主题的智能采编系统,提供用户友好界面,方便用户访问、查找和使用资源。
(三)注重多维展演,活化家族群体历史记忆
媒介是集体记忆具体化的重要方式。在构建集体记忆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再造、存储、提取和传播,通过各种媒介进行陈列、展示、演绎,能够多维度推进记忆的具象化、社会化。家谱档案的多维度开发和多媒介展演,使家族文化记忆成为传承的主线,串联起中华民族的根脉相连、生生不息。
1.结合时代内容,创新展示主题
齐家治国,传承致远。家规家训中的家国观念、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财富。山西省运城市纪委监委举办的“家规家训在运城”主题展,以运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望族大家族谱为重点,挖掘“家规、家训、家风”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廉洁思想和文化基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心修身、廉洁齐家[9]。可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党风党纪要求,凝练融通中华文化内核,开设主题展出,陈设家族档案,以直观方式实现档案警示教育价值,在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党风、政风的过程中体现重要作用。
2.记忆增强现实,提升用户感知
家谱档案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文献实物相结合方式进行展出,通过布设固定展、临展、特展、巡展等,推动全民参与推广家谱文化、传承社会记忆。四川省图书馆主办的“传中华家训 树时代新风——家训家规主题展”,采用线上3D全景展示的方式介绍《颜氏家训》《温公家范》《朱子家训》等广为流传的家训家规[10]。可将档案学与社会学、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科学等多个学科相结合,多角度深入挖掘家谱档案的价值,并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开发数字人文地图、数字人物群像等,使用户真切“走进”历史,感受家族历史文化。
3.借力媒体平台,推动共建共享
提升家谱档案的公众了解程度,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家谱档案价值,重视家族文化培育,建构家族集体记忆。社交媒体平台拥有海量用户,通过线上线下的讲座、工作坊等形式,普及家谱档案知识,提高公众对家谱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实现多链条传播共享。同时,鼓励公众参与到家谱档案的保护和研究中来,推动家谱档案资源共享建设。争取媒体合作、家族赞助支持,或与地方文旅部门协作,将家族档案放进区域的、地方的历史中考量研究,推出更多经典的、权威的编研成果或宣传载体,使家族档案还原当时、见证其时、融入现时。
4.具象家族记忆,开发特色珍藏
影像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趋于具象化。甘肃省图书馆“晒家谱以明家训,传家风倡树文明——家谱征集与馆藏珍本家谱展览”活动,征集甄选珍本家谱制作成书影,引起广泛关注[11]。各级档案馆可通过组织推选家族珍藏、编印家谱图像图册、开发生产创意产品、设计家族档案标识等方式,使家族记忆具象化、直观化,激活家谱档案开发市场活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四、结语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家谱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和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在传承优秀文化、树立集体意识、促进民族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记忆视角下对家谱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将文化、记忆、档案相融合,在理论上兼收并蓄、拓宽范畴,建立新的理论范式,使得家族档案昭穆有序、世系井然、管理完善、编研丰富,在新时期、新环境发挥新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EB/OL].[2022-04-14].https://www.saac.gov.cn/daj/toutiao/202106/ecca2de5bce44a0eb5.5c890762868683.shtml.
[2]常大伟,翁慧诠,毕崇武.档案学视角下脱贫攻坚的记忆保存与叙事策略研究[J].北京档案,2023(6):35-37.
[3]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导论[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0-21.
[4]雅克·勒高夫.历史与记忆 [M] .方仁杰,倪复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3.
[5]大文豪欧阳修、苏洵如何修家谱?来四川省图书馆看“宝树繁花——巴蜀家谱文化展”[EB/OL].[2023-08- 0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3756288894157014&wfr=spider&for=pc.
[6]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2015:42-4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EB/OL].[2020-06-21]. https://www.gov.cn/xinwen/2020-06/21/content_5520875.htm.
[8]徽州历史档案与文化丛书——徽州契约[EB/OL].[2020-05-31]. https://www.ahhsda.com/info/3531.
[9]网上展馆:最是家风能致远 走进“家规家训在运城”主题展[EB/OL].[2018-09-12].https://www.ccdi.gov.cn/yaowen/201809/t20180904_179081.html.
[10]线上展览丨传中华家训 树时代新风——家训家规主题展[EB/OL]. (2023-04-10) .https://www.sclib.org/info.htm?id=1061681114611009.
[11]线上活动丨晒家谱以明家训,传家风倡树文明——家谱征集与馆藏珍本家谱展览[EB/OL].(2022-07-14).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AxMjk2Ng==&mid=2709153837&idx=1&sn=441a5157acdcb66413a1fc53dfc97b4b&chksm=b4cb192483bc9032f3145e99d71cc0a7fd59cbe14539d54c6ec329180297bc108531cf4d3acc&scene=27.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协会2023年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档案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2023ZD006)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