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耗测试标准引争议
2024-10-17罗克研
在中国,与汽车燃料消耗量相关的国家标准共有5项。其中试验方法标准有3项,限值标准有2项。中国国家标准GB 19578-200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是中国第一个针对汽车燃油消耗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DM(插混)技术,在比亚迪官方公布的综合续航显示超过2100公里,馈电油耗可以做到百公里2.9升,这也让业内不约而同地对其油耗的真实性产生了关注。
油耗测试标准引发的舆论争议
在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比亚迪秦L和海豹06上市之后,很多业内车评人对这两款车进行了油耗试验,有的高于百公里2.9L,有的比百公里2.9L还要低。
抛开油耗试验的成绩,业内汽车人士指出的争议点在于,比亚迪方面并没有展示采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统一标准测试出来的WLTC(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工况亏电续航,比亚迪测试的两台车实际亏电油耗短续航版本3.8L每百公里,长续航版本3.98L每百公里,很多潜在消费者会被误导。
对于没有采用工信部一说法,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DM技术总设计师杨冬生公开回应称,“我们沿用了NEDC(新欧洲驾驶周期),我们相信NEDC是评价油耗相对更科学,NEDC的平均车速是在33km/h,国家的工况升级到WLTC的时候,平均车速是在47km/h。但比亚迪发现主要的一线城市的平均车速是在25km/h,甚至23km/h,二线城市也是在30km/h以上,中国的正常行驶工况车速是在30km以下的。”
不同的燃油经济测试标准
NEDC与WLTC两大测试标准存在显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它们的推出时间、适用对象以及测试内容和标准上。
首先,就推出时间而言,NEDC的历史更为悠久,它在二十世纪80年代便已进入人们的视野。相较之下,WLTC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标准,于2017年才正式推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可外接充电及不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燃料消耗量测试标准按照《轻型混动车能耗试验方法》(GBT 19753-2021)采用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LTC)进行测定。
其次,在适用对象上,NEDC和WLTC也各有侧重。NEDC主要针对的是传统的燃油车,而WLTC则更为广泛地适用于新能源车,显示出其更强的适应性和前瞻性。
最后,在测试内容和标准上,NEDC与WLTC的差异尤为明显。NEDC的测试内容主要基于理论驾驶工况,包括5个工况,其中有4个市区循环和1个郊区循环。而WLTC则采用了更为全面且严格的测试方式,其标准完全基于实际驾驶数据,测试方式分为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共4个部分,能更真实地反映车辆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
以往,厂家公布油耗成绩一般都是以工信部测试为准,也就是WLTC数据,而比亚迪在5月底的发布会上公布的百公里2.9L亏电油耗,其实是NEDC测试标准下的成绩。两者的区别在于,WLTC(工信部)测试数据更接近日常用车场景,要求最高测试车速要达到130公里/小时,并且测试时间更长,而NEDC数据则仅要求最高测试车速在50公里/小时即可,所以油耗表现会更好一些。
今年6月,工信部公开征求《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等四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其中,对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修订,将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