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学西渐与“东化”
2024-10-17季羡林
我一向特别重视文化交流的问题,既主张拿来主义,也主张送去主义。我认为,文化一旦产生,其交流就是必然的。没有文化交流,就没有文化发展。交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谁都挡不住。从古代到现在,在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文化是不受外来影响的。交流也有坏的,但坏的交流对人类没有益处,不能叫文化。对人类有好处的、有用的物质精神两方面的东西交流,才叫“文化交流”。全人类都蒙受文化交流之利,如果没有文化交流,我们简直无法想象,人类会是什么样子。
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民族性。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要进行文化交流,这就是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有矛盾,但又统一,缺一不可。继承传统文化,就是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吸收外国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所以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这个问题是会贯彻始终的。
为了保持文化的时代性,自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种提倡“全盘西化”的观点。“全盘西化”和文化交流有联系。现在,整个的社会,不但中国,而且是全世界,都是西方文化占垄断地位,这是事实。眼前哪一样东西不是西方文化?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就说我们这穿的,从头顶到鞋,全是西方化了。这个西化不是坏事情。“西化”要化,不“化”不行,创新、引进就是“化”。但“全盘西化”不行,不能只有经线,没有纬线。“全盘西化”在理论上讲不通,在事实上办不到。就目前来说,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有关文化的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
但是,我们不能只讲西化,不讲“东化”。“东化”,报纸上没有这个词儿,是我发明的。我们知道,汉唐的时候,是“东化”的。因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当时在中国。在明末清初以前确实有过东学西渐。不能只重视“西学东渐”而忽视“东学西渐”。根据历史事实,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渐”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我们中国不但能够拿来,也能够送去。历史上,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伟大的发明创造送到外国去,送给世界人民。
我认为21世纪应该是“东化”的世纪。西方文化从文艺复兴以来,昌盛了几百年,把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促使人类社会进步也达到了空前的速度,光辉灿烂,远迈前古,世界人民无不蒙受其利。但它同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一样,也是决不能永世长存的,迟早也会消逝的。
我主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而取代不是消灭。这种代之而起,是在过去几百年来西方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的基础上,用东方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赏读
本文深刻阐述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与文化创新的必要性。作者强调,文化交流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更是文化生命力的源泉。在“拿来”与“送去”的双向互动中,文化得以丰富与更新,这正是文化创新的核心所在。文中提到的“全盘西化”警示我们,文化创新不是简单地全盘复制,而是要在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进行创造性转化。这种转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引进与改良,更在于精神层面的思考与融合,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文化成果。
作者预言21世纪将是“东化”的世纪,这不仅仅是对东方文化复兴的期待,更是对文化创新能力的信心。他坚信,在21世纪,东方文化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重新焕发光彩,与西方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进步。这种文化自信与开放并蓄的精神,对于促进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整篇文章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语言平实而富有力量,展现了季羡林先生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底蕴和广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