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I和InCites的广西高校科研现状与科研产出比较分析
2024-10-17彭春艳马凯
摘要:文章基于ESI和InCites这两个权威数据库,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4个不同维度一级指标以及18个二级指标来对广西目标高校的科研现状与科研产出进行比较分析,从ESI学科数量、结构与分布来测量广西目标高校的学科发展水平,以期为高校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和支撑依据。
关键词:ESI;InCites;广西高校;科研现状;科研产出;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2.62;G353.1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近年来,广西高等教育以重点建设为动力,实施“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提高高校科研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1]。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广西高校在学科专业覆盖面、结构布局、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科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2],但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在此发展背景下,广西高校如何把握有利时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科研、学科的发展成为重要的议题。
1高校科研现状与学科发展指标评价维度
高校科研现状与学科发展分析是高校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开展科研评价与科研绩效分析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内外高校科研评价的指标体系尚未统一,但从大的方向上有学者分别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4个维度对高校科研现状与学科发展进行了分析评价和实证研究[3]。笔者在前人的研究以及参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出的世界科研机构22个学科专业科研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整理了本文的科研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广西高校科研现状与科研产出比较分析
本文选取了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北部湾大学、贺州学院、玉林师范学院这10所广西具有代表性的本科高校作为研究对象[5]。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这4个维度来把握广西目标高校的科研现状[6],从ESI学科数量、结构与分布来测量广西目标高校的学科发展水平。
2.1科研生产力分析
科研生产力主要通过ESI论文收录数、论文增长率这2个二级指标去体现。截至2023年11月26日的数据显示,10所高校2013—2023年论文产出共计68811篇,其中广西大学近10年Web of Science(WoS)发文量最高,为21440篇,其次是广西医科大学,WoS发文量为12615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WoS发文量为10196篇,位居第3。其余7所高校这10年间的发文情况是:桂林理工大学发文8183篇、广西师范大学发文7103篇、广西民族大学发文2786篇、广西科技大学发文2766篇、玉林师范学院发文1474篇[7]、北部湾大学发文1278篇、贺州学院发文970篇。
从年度分布趋势上看,10所高校2013—2023年这10年间发文量呈逐年稳定的增长态势,其中: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5所高校的发文量呈明显增长态势,体现了较强的科研活跃度;其他5所高校发文量增长相对平缓。
2.2科研影响力分析
科研影响力指标采用ESI收录论文的总被引次数、H指数、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NCI值、高被引论文数、高被引论文占比、论文被引百分比、ESI全球前1%学科数、发文期刊分区、国际合作和国内合作情况等二级指标来进行评价[8],详细的指标数据信息如表2所示。
从被引频次、H指数、高被引论文数来看,这3个指标与各机构所对应的发文数量成正比关系,即发文数量越多,这些指标数值也就越高;CNCI值方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玉林师范学院这3所学校虽然发文量相对较少,但CNCI值较高,说明这3所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研究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影响力,其论文被引用次数也相对较高;在论文被引百分比指标上,玉林师范学院、北部湾大学、贺州学院这3所学校的发文相对最少,但论文被引百分比比较高,说明这3所机构的科研论文被其他学者和科研人员引用次数较多,其科研成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总体上看,广西大学作为广西唯一一所“211”大学,其各项科研影响力指标均有明显优势,这说明广西大学在科研产出和影响力方面表现出色,具有一定区域领先地位和较高的科研实力。
从国际合作的指标来看,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北部湾大学这3所学校与广西大学一样,都很注重与国际接轨和合作交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合作。从国内合作指标来看,发文较少的后5所高校国内合作百分比比发文较多的前5所高校还高,这说明发文较少的后5所学校在与其他国内机构的合作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和活跃。这种积极的合作态势有助于提升这些学校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地位,推动科研合作的深入发展。
从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量来看,能否拥有ESI全球前1%学科体现了某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实力[9]。通过表2可知,10所高校共计2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排名,这22个学科共涉及ESI 22个学科领域中的12个,而经济与商业、免疫学、数学、微生物学、神经系统科学与行为学、物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空间科学以及多学科这10个学科还处于空白状态[10],暂时没有一个高校有学科进入。其中,广西大学在ESI全球前1%学科竞争中表现出色,共有7个学科入围;其次是桂林理工大学有5个学科入围;再次是广西医科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各有4个学科进入;最后是广西师范大学有2个学科进入。入围的这些学科不仅体现了各高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也凸显了其科研实力的雄厚和学术影响力。
从ESI高被引论文数量来看,广西大学的ESI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10年间共有302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医科大学与广西师范大学,ESI高被引论文数量超过了10所高校的平均水平,即>73篇。10所目标高校都有一定数量的高被引论文,ESI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少的学校是北部湾大学与贺州学院,说明这两所学校在特定学科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卓越表现有待进一步提升。
2.3科研创新力分析
科研创新力通过目标高校的热点论文数、研究前沿论文数、热点论文百分比等指标去体现,反映了各高校在特定领域内的研究活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前沿科学问题和热点话题的关注度,体现了其推动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水平。通过表2可以看出,广西大学的热点论文数最多,说明该大学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最受关注和认可,该校的整体科研影响力和创新力较强;热点论文百分比方面,广西科技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及北部湾大学这3所学校的热点论文百分比高,说明这3所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的接轨程度和创新能力较强,具备较好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在研究前沿论文数方面,广西大学的研究前沿论文数最多,有147篇,排名第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次之,广西师范大学排名第3。前沿论文是指在某个领域或学科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创新力和应用价值,代表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的论文,因此,一个机构的研究前沿论文数越多,代表该机构在该领域或学科内具有越高的研究实力与创新能力。
2.4科研发展力分析
科研发展力通过目标高校的ESI高水平论文占比、ESI高校或学科数排名、高被引论文占比等指标来进行表征[11],体现了各目标高校在科研领域的学科质量、持续发展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ESI高水平论文即ESI高影响力论文(TOP Papers),它包含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通过两者相加比上对应机构的WoS论文数,可以得出各机构的ESI高水平论文占比。通过表2得知,广西民族大学ESI高水平论文比值最高,排名第1,其次是广西大学,接着是玉林师范学院、北部湾大学、广西科技大学,这表明这些高校的高质量研究工作占比大,科研整体研究水平和学术地位较高。另外,从ESI学科数来看,仅有5所高校有ESI全球前1%学科,其他5所显示为0;从ESI机构排名来看,仅前6所高校的总被引频次进入了ESI全球前1%的机构排名。
3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广西10所目标高校近10年来学科发展具有明显的进步与优势,但也应看到仅有5所高校具有ESI全球前1%学科,仅前6所高校的总被引频次进入了ESI全球前1%的机构排名,目标高校中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的机构还有待提升,其ESI学科覆盖面有待加强,其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加强学科布局
在保持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支持与培养其他ESI潜力学科[12]。发展优势学科是目前国内各高校学科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高校科研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注重潜力学科的建设与培养,填补ESI空白学科,拓宽优势学科的范围和专业覆盖面,优化ESI学科结构布局。
3.2注重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双管齐下
科研论文的数量是衡量一个机构科研产出及科研活跃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科研工作的产量和研究领域的广度。而科研论文的质量则是衡量研究深度、创新性及对科学领域贡献的关键因素。它与一个学科或机构能否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及ESI全球前1%机构有很大的直接关系,需要两者并重。
3.3注重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要加强与高水平高产出高被引机构,ESI各学科领域中高被引论文作者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可以促进高影响力论文的产出,提高机构的被引频次和关注度[13]。同时,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促进各目标高校在同一优势学科之间的强强联合以及弱势学科之间的互补合作。
4结语
随着高校学科调整与专业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的科研与学科发展作用愈发凸显。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利用现有平台了解本区域高校的科研现状及学科发展趋势,具有很好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亚芬.广西高校定位视角中的学科建设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2]王文.对广西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性思考[J].高教论坛,2008(1):55-56.
[3]刘佳.基于InCites和ESI的甘肃省高校科研竞争力分析[J].图书情报导刊,2021(4):49-54.
[4]张烨青,解博超.财经类“双一流”高校科研建设成效分析[J].高教论坛,2022(8):82-87.
[5]胡景乾.我国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地方本科高校的设置及其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21(2):1-8.
[6]王丽.基于InCites和ESI的甘肃省高校科研竞争力分析[J].图书情报导刊,2021(4):49-54.
[7]张瑞,邱俊杰,赵君.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研产出分析:基于2015—2020年C刊发文的分析[J].高教论坛,2021(1):58-62.
[8]高遐,蒋海灵,王钟.文献计量学视角下浙江省高校化学学科竞争力评价分析[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8(2):1-9.
[9]孔文娜.基于SCI-E和ESI的河北医科大学与华北地区4所医学高校科研实力对比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8):153-155.
[10]赵乃瑄,金洁琴,周沫.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效分析:基于ESI观测视角[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1(2):8-16.
[11]罗星华.基于RCCSE评价指标和科研评价工具的高校科研竞争力分析:以工信部直属七所高校为例[J].情报探索,2020(12):65-71.
[12]周环,苏莉娜.基于ESI和InCites的河北大学多维度学科分析及潜力学科预测[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3):148-153.
[13]马静,孙卫忠,张媛,等.ESI学科分析助力“一流学科”建设实践与探索:以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1):35-39.
(编辑编辑何琳)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search status and output in Guangxi universities based on ESI and InCites
PENG Chunyan, MA Kai
(Library, Beibu Gulf University, Qinzhou 535011,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wo authoritative databases, ESI and InCites, 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us and output of target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from four different dimens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ductivity, scientific research influenc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s well as 18 secondary indicators. The article measures the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level of target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from the number,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ESI disciplines, providing favorable data reference and support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Key words: ESI; InCites; Guangxi universities; research situ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comparative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