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
2024-10-16朱倩雯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加强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能够为文献信息的利用奠定基础。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公共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它使信息传播更为迅速,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元;另一方面,信息过载、内容碎片化等问题也凸显出来。为此,公共图书馆要进行智慧化转型,成为高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源和知识服务中心,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实现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基于此,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应抓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新契机,加大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实施分类开发、有效整合,以读者为中心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构建社区文化服务平台,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阅读量和浏览量,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实现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助力全民阅读推广。
一、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契机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公共图书馆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是大势所趋。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既是对传统服务模式的创新09b5a01b14c348b987cd9a2f3ada4bb8cf5f1e725668755798e101cec4326b6c,也是对文献信息服务效能的提升,为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新媒体的开放性特征为公共图书馆拓展读者服务辐射范围提供了可能性。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体空间,而是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将服务拓展至更广阔的范围。例如,通过在线数字资源等形式,图书馆能够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学术支持,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了公众与文献信息资源的无缝衔接。公共图书馆在新媒体时代可以通过建设数字资源管理平台吸引更多的读者使用数字资源,使文献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得以真正实现。
其次,新媒体的共享性有助于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数字资源库等,图书馆能够与读者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2]借助用户生成的内容,如评论、分享、讨论,图书馆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进而调整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方向。这种共享性也体现在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社区的合作中。通过与学校、博物馆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图书馆可以整合各方资源,提供更全面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
最后,新媒体的高效性有助于提升文献信息资源的传播效率。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方式可能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显得烦琐,而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搜索、智能化推荐等功能使用户能够更迅速地找到所需信息。例如,通过搜索引擎、在线目录等工具,读者可以在海量信息中高效筛选所需信息,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此外,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图书馆资源更新等信息,让读者及时获取最新的文献信息资源。
二、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路径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纸质文献,涵盖了数字化、网络化等多维度内容。公共图书馆应当积极整合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程序等手段,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并提供在线借阅、文献检索等服务,满足读者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
(一)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
新媒体时代是公共图书馆开发文献信息资源的黄金时期,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承载者,如何丰富文献信息来源是当前研究与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公共图书馆应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电子图书、学术期刊等资源的采集、收藏和开发,[3]丰富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便捷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其次,图书馆应鼓励社会机构或个人向本馆捐赠各种文献,对捐赠者要给予相应的荣誉和酬谢,对捐赠文献及时处理,适宜入藏的文献应及时分编入藏,对不宜入藏的文献要做好封存。最后,图书馆应高度重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与行业内其他机构建立合作共享关系,以广泛收集并整合文献信息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图书馆在引入文献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应开展用户调查、征集用户反馈工作,获取用户的阅读体验、信息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根据用户意见调整采集方向,还要注意电子文献和纸质文献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二)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
1.整合不同渠道的文献信息资源
为更好地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公共图书馆要加强各类资源的采集和管理工作,将文献信息整合至开放平台,以供读者随时随地访问和使用资源。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开放平台合作,为读者提供丰富、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开放性资源,弥补图书馆馆藏学术资源的空缺,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其次,图书馆可以积极构建属于自己的开放的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通过整合各类数字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数据库等,形成一个涵盖多元文献信息资源的综合性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一站式获取多种形式的文献信息资源。[4]最后,图书馆还应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字孪生图书馆,将实体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与数字化资源进行融合,使用户在数字平台上能够身临其境地浏览、检索实体图书馆内的文献信息资源。这种数字孪生图书馆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便利性的同时,又能延续传统图书馆良好的学术氛围。
2.构建综合性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平台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和期刊,还包括各种电子书、学术数据库、在线期刊等。为了提高读者获取信息的效率,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和提供者,应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加强对不同数字资源检索平台的整合。具体而言,公共图书馆可以整合各类数字资源,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检索平台,建立统一的检索入口,将不同平台的学术资源整合在一个检索系统中,使其涵盖知网、维普、万方等平台,包括图书馆馆藏、数字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等,方便用户能够在一个平台上获取到更为丰富和全面的学术资源,无须分别在不同系统中检索,一站式获取所需信息。同时,图书馆还要注重综合性检索平台的不断优化和更新,确保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用户通过在一个平台上检索到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能够避免在不同平台间来回切换的麻烦,有效提高检索的便捷性。
(三)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应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模式,通过个性化推荐、定制化服务等手段,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同时引入社交媒体平台,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创建更加活跃的学术社区。
1.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在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不仅要重视文献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要践行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首先,公共图书馆应将读者需求置于首位,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这种服务理念融入服务全过程。以读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读者多元化的需求,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为其提供更为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5]例如,公共图书馆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个性化的文献信息推送系统,通过分析读者的借阅记录、阅读兴趣、搜索习惯等数据实施精准的推荐服务,使读者能够更快捷获取到符合个人兴趣和需求的文献信息资源。其次,为更好地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为读者打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通过虚拟图书馆、虚拟阅览室等载体,读者仿佛置身于实体图书馆一般,能够在虚拟环境中体会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其阅读兴趣,促进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例如,借助虚拟现实眼镜,读者可以在数字图书馆中漫游,浏览书架、选择图书、与其他读者交流等。
2.构建社区文化服务平台
当前,社区是一个充满多元文化、需求多样的生态系统。因此,构建社区文化服务平台成为公共图书馆更好地融入社区的必然选择。通过将图书馆打造成为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整合各类文献信息资源,能够满足居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促进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首先,公共图书馆应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社区文化服务平台,通过在线社71096f47b84b7988105e4cfc8fca31fb0483aefa082d3f9500ace749c3607486区服务提供讨论、分享、互动的空间。例如,通过社区文化服务平台,居民可以随时随地参与社区文化话题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文艺创作等,促进社区居民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互动。其次,公共图书馆应打造数字化社区图书馆,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提供在线借阅、阅读服务。社区居民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方便地获取到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拓展自身知识面。最后,社区文化服务平台还应当注重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例如,公共图书馆通过在线讲座、艺术展览、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吸引居民参与,激发广大居民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公共图书馆深入社区,更深层次地了解居民的文化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整合文献信息资源。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社区居民的重要场域,应充分发挥其“信息中心、知识中心、文化中心”的作用。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不仅是传承知识、提供信息,更应积极融入社区,搭建社区文化服务平台,使文献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助力社区文化的繁荣,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创新发展。
3.提供专业、及时的信息咨询服务
在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应将信息咨询服务置于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重要位置,通过专业化、多元化的咨询服务方式推动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提升。
首先,信息咨询服务的有效性在于专业性,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组建专业的信息咨询服务团队,招募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为其提供系统培训的机会,并且引导其形成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提升读者的服务体验,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次,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包括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便捷性。为更好地服务读者,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提供在线咨询服务,通过建设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渠道,提供在线实时咨询服务。具体而言,可以在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设置在线咨询窗口,方便读者通过输入问题直接与专业咨询团队进行沟通;同时,图书馆的社交媒体账号也可以用于咨询服务,通过私信、留言等方式解答读者的疑问。最后,公共图书馆可以创新咨询服务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话咨询、视频咨询、面对面咨询等形式。通过多元化的服务形式,公共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具体而言,图书馆可以明确电话咨询的服务时间,方便偏远地区的读者享受信息咨询服务;视频咨询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为直观、具体的解答,有助于打破时空限制,保证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质效。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公共图书馆只有紧跟时代潮流,结合先进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公共图书馆应当积极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丰富文献信息资源的来源,以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不同渠道的文献信息资源,构建综合性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平台,以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构建社区文化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及时的信息咨询服务,以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为读者提供更为全方位、深层次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超,王惠君,陈军,等.专业化建设: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基石[J].图书馆杂志,2023,42(12):4-16.
[2]贾东琴,赵敏慧,王浩东,等.战略规划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路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3,67(23):3-17.
[3]蔡沅欣,陈苗,肖鹏.图书馆创新研究综述:基础理论、运行机制和实践应用[J].图书馆学研究,2023(11):2-10.
[4]张炜,高馨.公共图书馆人工智能应用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3,32(05):75-83.
[5]施琳楠.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路径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S1):110-114.
(作者简介:朱倩雯,女,本科,郑州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