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民阅读生态系统视角的公共图书馆发展研究

2024-10-16许海峡

参花(上) 2024年10期

一、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公众知识需求剧增,全民阅读已成为提升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不仅关乎文化传承,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社会大众、提供阅读资源和知识服务的公益机构,其发展与社会的阅读生态系统息息相关。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作为普及知识、促进全民阅读的重要场所,其角色和职能需要重新定位,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的全民阅读生态系统,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提升其各项服务质量,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全民阅读生态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实现自身职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首先解读全民阅读生态系统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当下公共图书馆在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创新性地提出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策略,以期公共图书馆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促进全民阅读的深入推广。

二、全民阅读生态系统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

全民阅读生态系统是指涵盖读者、图书资源、阅读环境、服务模式等多要素的综合体系,它强调的是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发展。在这个系统中,公共图书馆扮演着核心角色,它不仅是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更是连接读者与社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构建健康的全民阅读生态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公众的阅读兴趣和文化素养,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

(一)促进文化传承,实现社会教育职能

全民阅读生态系统中,公共图书馆作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承担着汇集、整理、保护和提供各类知识资源的重要使命。[2]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和服务,图书馆不仅能够促进知识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还能提升公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其馆藏不仅包含现代知识,还涵盖了历史文献等,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柱。同时,通过展示本土文化、支持创意写作等,公共图书馆还能够激发社会文化的活力。作为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为各个年龄层、不同背景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在全民阅读生态系统中,公共图书馆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儿童阅读活动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实现了其在社会教育方面的重要职能,推动全民阅读的不断发展。

(二)提升全民阅读水平,维护全民阅读生态系统

全民阅读生态系统将不同类型的阅读机构和资源紧密相连,形成一个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网络,公共图书馆作为这一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提供广泛的阅读资源,能够帮助更多人获取知识,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推动全民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3]同时,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人们面临着筛选和辨别信息的困难,全民阅读生态系统借助多样化的阅读机构和阅读资源,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需要公共图书馆通过专业的服务,帮助读者筛选高质量的阅读材料,提升其阅读品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抵制错误信息和虚假知识的传播。

(三)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全民阅读

公共图书馆是社区成员进行交流、分享和互动的重要场所。在全民阅读生态系统中,图书馆扮演着社区活动策划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有助于增进社区凝聚力和文化活力。同时,全民阅读生态系统倡导各个阅读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补充,在此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出版机构等合作,推动了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高质量的阅读服务。

三、公共图书馆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实体图书馆访问量下降,数字化转型压力大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变化,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电子设备,许多人选择在线获取信息而非前往实体图书馆。这种趋势的转变导致实体图书馆的访问量下降,进而影响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公共图书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数字化转型,如更新陈旧的系统和设备,采购电子资源和数据库,提供网络接入服务,这些都使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二)资金投入不足,服务创新性不足

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支持有限,这限制了图书馆资源的更新、服务的扩展和技术的升级,使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当前读者的需求。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图书馆要创新服务模式,如提供个性化推荐、增设互动功能等,然而这些功能需要专业化人才和高新技术作为支持,同样受限于资金,导致图书馆面临服务创新困难的现状。

(三)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模式落后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的重要场所,其管理理念与模式的现代化对于图书馆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一些公共图书馆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思维,未能将读者需求放在首位,缺乏用户导向思维,仍采用以藏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忽视了读者服务体验的重要性,导致在服务方式和内部运营上缺乏创新,难以适应数字化时代读者的需求变化。[4]

(四)人才流失严重,员工专业技能缺乏

当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着人才流失和人员专业技能缺乏的严峻挑战。首先,受到资金限制,图书馆很难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这导致一些有才华和经验的员工更倾向于寻找其他更有吸引力的职业机会,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现象。同时,图书馆很难为员工提供充足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进而造成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人才缺乏和员工专业技能缺乏限制了图书馆更新和管理图书馆资源的能力,导致其无法有效满足读者需求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员工缺乏专业技能可能意味着图书馆无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数字化手段,进而无法提供创新的服务,也就难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四、基于全民阅读生态系统视角的公共图书馆发展策略

(一)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促进数字化转型

在全民阅读生态系统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促进数字化转型来提升服务水平,促使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发展。为了全面满足读者日益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应采取一系列举措,具体包括:积极扩充电子书籍与电子期刊的馆藏,大力引入各类数据库等丰富的数字资源;开发先进的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以优化资源的整合与检索效率;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个性化阅读推荐,提升用户体验;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便捷的在线借阅服务和数字参考咨询,增强服务的互动性与即时性;开设数字素养培训课程,帮助读者提升信息素养与数字技能,共同迈向数字化阅读的新时代。这些举措将帮助公共图书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数字化阅读需求,推动图书馆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适应全民阅读生态系统的新要求。

(二)坚持读者导向,推动服务模式创新

基于全民阅读生态系统的要求,公共图书馆要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动服务模式创新。[5]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定期进行读者调研与需求分析,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需求和偏好,根据调研结果调整和优化服务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的借阅服务,公共图书馆还要进行服务模式创新,可通过引入数字资源、举办线上阅读活动等形式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例如推荐书单、定制阅读计划、个性化阅读推荐等,使公共图书馆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实现自身在全民阅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三)深化社区参与,提供多元化服务

公共图书馆可以与社区合作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在社区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项目,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具体而言,公共图书馆可以在社区内建设便利的阅读空间,培训志愿者提供阅读指导服务,提供数字化阅读服务,以增进社区居民对全民阅读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提高图书馆在社区中的影响力;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在社区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作者见面会、主题讲座、艺术展览、儿童故事会等,以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吸引居民参与阅读,满足不同居民的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还要积极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与互动,收集反馈,不断优化服务内容,确保图书馆服务与社区需求同步发展,采用“多馆区、总分制”的运行模式,构建从中心城区到乡镇街道、城乡社区的三级图书服务网络,深化社区参与,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升读者阅读的便利性。

(四)探索跨界合作,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是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公共图书馆可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发教育资源,实现馆校融合;与企业联合,利用企业资源开展文化活动,实现馆企融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鼓励家长参与,促进亲子共读;与旅游部门合作,将图书馆纳入旅游路线,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同时,通过建立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公共图书馆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还能与其他图书馆、博物馆及科研机构等进行紧密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专业交流合作。此外,国际交流与合作也能为图书馆带来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从而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共图书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合作与共享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巩固其在全民阅读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员工培训

资金和人才是促进图书馆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图书馆的财政支持力度,如设立图书馆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设备和资源采购、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工作人员培训学习等;公共图书馆可以积极寻求社会捐赠和赞助,通过举办捐赠活动、建立捐赠激励机制等方式,吸引社会机构为图书馆提供资金支持;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科学编制年度预算,合理安排资金支出,充分考虑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目标,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还应定期举办各类培训课程,以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包括信息素养培训、数字技能学习、外语进修等,支持员工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公共图书馆可与高校合作提供实习岗位,培养未来的图书馆专业人才;公共图书馆还要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通过案例学习、经验分享等方式,激发工作人员对图书馆事业的热情,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公共图书馆应注重工作人员的合理诉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鼓励与其他部门或学科领域的合作,拓宽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视野和工作范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馆员的综合素养。[6]

五、结语

在全民阅读生态系统的视角下,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中心和知识传播平台,承担着连接社区、教育机构、文化机构以及公众的重要角色。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公共图书馆必须不断创新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创新服务模式、加强跨界合作、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等,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和便捷化的阅读服务,满足社会各界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同时,要建立多元合作关系,拓展服务范围,实现全民阅读的目标。此外,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要与时俱进,积极融入数字化阅读和社区文化建设,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丰富、便捷的阅读体验,为社会构建更加包容的阅读生态系统贡献力量。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将是一个智慧、开放、互动的知识共享空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纽带,书写全民阅读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黄兵,张军.全民阅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发展探索[J].图书馆,2023(02):72-76+98.

[2]宋春玲.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色与定位》荐读[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4,47(03):206.

[3]江敏.“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路径——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4(05):73-75.

[4]陈梦莹.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创新策略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4(04):70-72.

[5]覃祖敏.用户视角下元宇宙助推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转型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4,44(02):47-51.

[6]彭佳.全民阅读推广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研究[J].参花,2024(04):128-130.

(作者简介:许海峡,女,本科,聊城市茌平区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管理)

(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