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饰性语言在油画创作中的探究与实践

2024-10-16刘向远陈思蒙

参花(上) 2024年10期

油画艺术自从传入我国以来,不断与本土文化特色融合,逐渐形成了更具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油画艺术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其中,装饰性语言作为一种基础造型手段,在油画艺术创作中,有别于传统写实性油画表现形式,立足客观又超越客观,在提升画面视觉美感的同时,还可以创设引人联想和想象的意境,带给观者更加丰富的观赏体验。本文通过研究油画创作中装饰性语言的应用实践,有助于提升装饰性语言运用水平,为油画艺术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装饰性语言概述

装饰性语言属于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不局限于对客观物象的描绘,也是画家内心情感与外部世界交融的产物。油画创作中,装饰性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能够为画面提供丰富多样的视觉元素,并注入深邃的内涵。油画艺术中的装饰性语言,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彩陶、壁画的装饰性图案,经过夸张变形、‌高度提炼的图形用于表达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理解。随着油画艺术的创新发展,装饰性语言凭借其优势逐渐被挖掘和运用,能够极大地提升油画艺术的表现力。

二、装饰性语言的特征

(一)平面化的造型语言

装饰性语言的平面化特点,表现在造型语言层面。造型语言通常用来描绘画面中客观物象的形态特征,不同风格油画作品的造型规律是不尽相同的。传统的造型语言过分追求空间感和立体感,而装饰性语言则推崇二维平面的视觉效果。油画艺术的装饰性语言,主要是将物体形态和结构精简化,通过抽象平面图形呈现物象。但这种精简并非是对客观物象的忽视,而是对其特征进行提炼、总结、概括,采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值得注意的是,造型语言的平面化并不等同于画面的乏味、单调,相反,画家通过巧妙构思、布局,借助平面化造型语言能够呈现更加丰富、有趣的视觉效果,吸引观者的注意。

(二)秩序化的构图布局

装饰性语言的秩序化特点,主要表现在画面整体的构图布局层面,它不受传统透视、空间等因素束缚,围绕视觉美感的核心原则实现画面重构。画家将各种元素按照特定规律、秩序排列组合,突出画面主题内容的同时,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艺术美感,通过一系列对比、重复、简化等手法,让画面中的元素产生流动性,为画面增添韵律感、节奏感。这种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能够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较好地引导观者的视线,深入欣赏和理解油画作品。秩序化特征强调,画家在保证画面整体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允许画面局部存在层次变化,因此在运用装饰性语言时,画家往往要考虑画面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确保画面兼具秩序性、趣味性。

(三)多样化的肌理笔触

装饰性语言的多样化特点,表现在油画肌理笔触层面,它可以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展现画家特有的风格和内心的情感。油画创作中,画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工具,创造更加多样、丰富的肌理效果。随着油画艺术创作观念的不断更新,金属、玻璃和沙子等材料逐渐应用于油画创作中,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力。在绘画中,画家通过调整下笔的力度、方向和速度,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笔触变化,有的笔触轻盈飘逸,如流水般灵动;有的笔触则厚重沉稳,如山岳般稳重坚实。这些笔触形态大大丰富了画面视觉语言,并且让画面更具生命力、动态感。肌理笔触的多样化,并非画家在画面上随意涂抹,而是围绕主题和情感灵活选择运用,并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实现肌理笔触和画面整体和谐统一。

(四)主观化的色彩技巧

油画创作中的色彩运用较为成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法体系。作为绘画语言主要的构成部分,不同的色彩搭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画家不同的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色彩语言是装饰性语言中的核心内容,打破了以三维空间为主体的绘画理念,重点关注画家的内心感受与情感表达,展现出更加独特的形式美感。色彩具有情感属性,是画家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因此,在装饰性油画创作中,画家可以不受客观物象真实形态的限制,依据不同创作主题和自身情感状态灵活选择色彩,实现色彩的主观化运用,带给观者独特的审美体验。

三、油画创作中装饰性语言的实践应用

油画艺术创作中装饰性语言的运用,主要取决于画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经过艺术手段加工呈现。油画画面的造型形式、构图组织并非随意,而是画家在对客观世界深入观察和有所感悟后,遵循相应艺术规律,从中提炼出主观审美感受的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

(一)造型设计

装饰性语言强调对客观物象提炼、概括,不受传统写实的束缚,通过更具创意的形式自由地描绘物象,以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油画创作中,画家不再拘泥于精确描摹客观物象的形体,而是围绕创作主题,通过变形、简化、夸张等手法,基于色彩、线条的巧妙组合,将客观物象转化成明快、简洁的装饰造型,设计出更具装饰性的纹样、图案,注重捕捉和提炼客观物象的本质,以凸显其外部特征和内在精神,极大地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博纳尔是一位推崇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画家,经常将自己与家人相处的场景作为画作主题呈现。他的作品体现着家人之间深厚的亲情元素,营造出独特的画面意境,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博纳尔推崇客观物象形状的平面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物体造型特征进行写实描绘,并且通过画家主观化的色调运用,让原本较为单调的绘画题材得以鲜明呈现。例如,他在《乡间餐厅》中描绘了房屋内和花园的场景,画面中心以门窗结构为主,采用直线和弧线组合搭配的形式,赋予桌子和门窗平面化的造型。画面前景圆形的桌布、中景矩形的门窗,皆为画家有意识地平面化造型处理手法,使画面整体造型和谐统一,展现出画家独特的艺术观点和风格。

(二)构图组织

油画创作中,画面整体的构图组织是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画面最终的视觉效果,以及画家内心情感和创作意图的生动表达。在画面构图组织时,画家要关注画面的均衡性,巧妙安排画面元素的比例、位置,但是这种均衡并非简单的对称,而是采用分割、重叠、透视等技巧,通过线条、色彩的对比、呼应,让画面更具层次感、立体感,丰富画面的趣味性,强调观者视觉感受的和谐统一,让观者欣赏作品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油画创作中,画家应持续探索装饰性语言的应用方式,结合画作主题与风格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构图手法、装饰性元素,致力于丰富多样的画面效果,带给观者独特、新颖的审美体验。

例如,克里姆特有着丰富的风景画创作经验,有别于其他油画家,他常采用较为少见的取景角度来挖掘自然景色的美感,并将其描绘在正方形画布上,画面构图秩序化特点鲜明,能够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受。他的油画作品《白桦林》中,画面构图呈现出鲜明的简洁化、秩序化特点。画面上描绘了大面积的桦树林,白桦树树干笔直,树木整体粗细不同,生动地展现出白桦树顽强的生命力。地面上覆盖着大片的枯叶,青藤沿着树根逐步朝着上方蔓延伸展,伴有几朵纤细的蓝花露出地面,像是在为林间行人指明前进的方向。地面上的各种元素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借助灵活多变的笔触呈现出斑驳的画面效果。从装饰性语言角度看,画面中所描绘的物象立体感有所弱化,对客观物象特征进行简洁化、秩序化的处理,创造出一种引人入胜的视觉效果,同时展示出画面构图的韵律美感。

《新娘》是克里姆特的遗作。这部作品在构图上遵循一定的规律。色彩斑驳、花纹各异的织物用于突出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身体部位,画面中人物的肢体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性元素,具有极强的意境美感和深层次的寓意。画面左下方描绘了一个女人的背影,整体轮廓像是大提琴,引发观者更深层次的联想与想象。画面右侧描绘了一个女人的身影,采用较为粗糙的笔触勾勒女人的头部,女人的下半身则被纱裙所遮盖。画面中央描绘了一个熟睡的女人,她倾斜着头,面部表情流露出天真无邪,这一造型设计汲取了日本浮世绘的二维平面艺术语言,线条较为简洁直观、随意且有序,女子身上的衣服尚未描绘完成。画面左上方大量的衣物和织物缠绕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似真似幻的情景。整幅画面不仅有立体元素,还有抽象的平面元素,画家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真实和虚拟的交错,给观者一种别样的错位感受。

(三)材料和笔触

材料和笔触是构成画面肌理语言的重要元素。不同材料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质感、纹理,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例如,沙子、金属、塑料、玻璃等材料逐步应用到油画创作领域,能够让画面更具深度和层次感,呈现出传统油画作品所不具备的视觉效果。笔触同样是装饰性语言中的主要元素,画家在创作中运用不同的刮、擦、点、线、面等笔触技法,通过快慢、轻重、疏密等笔触变化,能够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装饰风格。

克里姆特在作品《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的肖像》中,使用了大量的石块、玻璃和金属等材料,并依据主题需要选择镶嵌、拼贴的方式,让作品画面呈现出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极具个人装饰风格。克里姆特的父亲是一名黄金雕刻工,受此影响,他从小就对金属材料了解较多,在油画创作中也习惯性地用金属材料装饰画面,在人物形象装饰中,尤其对于人物边缘的线条,会使用大量的金箔材料,用于区分人物和背景。他的作品除了使用金属材料外,还有蜗牛壳、贝母和其他的油画颜料,这些材料的使用让他的油画作品呈现出一种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也让装饰性材料的魅力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四)色彩搭配

油画创作中,色彩搭配作为装饰性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突出作品主题内容、烘托画面氛围、传递画家情感等具有重要意义。不同色彩组合搭配所营造的氛围是不同的,画面以冷色调为主,会给人一种更加冷静、深邃的感受;相反以暖色调为主,画面则给人一种热情、激昂的感受。因此,画家要结合不同主题内容和情感表达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对于色彩的选择,画家也要考虑到局部和整体的一致性,确保各种元素相互呼应、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在不影响主题表达的同时,细致刻画局部内容,为观者带来更好的审美感受。

例如,马蒂斯在创作油画作品《红色的和谐》时,采用了高饱和度颜色、平涂手法来描绘物象。画面背景采用了大面积的红色,包括桌子和墙体;窗外则是蓝色的天空、绿色的草地;而窗框的黄色、橙色则作为室内外不同色调的过渡颜色。通过简单的色彩搭配方式,画家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思想,同时运用冷暖色调的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整体的视觉冲击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油画创作中,画家围绕创作主题灵活运用不同的装饰性语言,能够起到突出主题内容、烘托画面氛围的作用,并且在提升画面视觉效果的同时,让作品更具个人风格特色,实现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

参考文献:

[1]杨洋.“纹”以载道——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常书鸿的装饰艺术思想与油画民族化探索[J].美术,2024(02):76-87.

[2]陈艳.表现主义油画色彩风格在影像艺术情感表达中的作用研究[J].色彩,2023(12):71-73.

[3]林琳.大卫·霍克尼装饰性语言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D].广西师范大学,2023.

[4]王贺.《林间·风景》系列创作中的装饰性绘画语言表达[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

[5]王甜甜.油画的装饰性语言融入美术创作与教学中的探究[D].吉林艺术学院,2023.

[6]王玉松.中国油画艺术语言中的书写性——评《气韵生动——中国油画艺术及其写意性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2(09):152.

[7]肖楚璇.克里姆特装饰性语言在油画《自由系列》创作中的表现与运用[D].广西师范大学,2022.

[8]杨波.个性化油画语言选择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J].艺术评鉴,2021(10):25-27.

[9]崔凤东,赵钰.油画《拾穗者》的艺术语言表达——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角度探析[J].艺术评鉴,2020(05):52-53.

[10]武博宇,李明.油画艺术语言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7):189-190.

(作者简介:刘向远,男,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综合材料与表达>;陈思蒙,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综合材料与表达>)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