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训”式教育与“迅”式教育

2024-10-16曾丰羽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4年36期

作文展示

千百年前,封建思想深入人心,“训”式教育迅速发展起来,求知欲与探索欲旺盛的儿童还未来得及“忙趁东风放纸鸢”,就在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下诵经背书,多年后,孩子在被定义的人生中越走越远。

儿童是初升的太阳,理应从外界吸收更多的光与热。阅读《五猖戏》,当读到“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时,我心疼童年的鲁迅,他在房间捧书的瘦弱身影与五猖会上的热闹景象格格不入。“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鲁迅对场景的描述充满了画面感,那种焦急、盼望的情绪清晰地浮于纸上。最终,鲁迅以自己对五猖戏的满腔热爱战胜了古文的万重障碍,可那年的戏却不再好看了。成年后,鲁迅对父亲曾生出小小的愤慨:“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或许年幼的鲁迅尚未明白,他已经被旧社会的“训”式教育卷入了被迫追名逐利与不求甚解的漩涡中,封建教育吞噬、侵蚀着儿童心中对渴望的事物所仅存的余热,渐渐使儿童失去了自我。

鲁迅则用“迅”式教育为孩子们披上了防御的盔甲。他对周海婴的教育是他新式儿童教育观念的体现,他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周海婴的家庭极度和睦。在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中,她曾提到自己与鲁迅一家一同去餐馆吃牛肉丸的事情。周海婴咬了一口牛肉丸,吐了吐舌头,说这个牛肉丸不好吃,鲁迅并没有严厉地呵斥孩子,而是以一种温和且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回应。他说:“哦,你觉得这个牛丸不好吃吗?每个人的口味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有各自喜欢的书和画一样。你觉得不好吃,那就试试其他的菜,也许会有你喜欢的味道呢。”

在鲁迅眼中,要让孩子以开放和尊重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不同体验和意见,要能不受外界恶意的修剪,自由地向阳生长。

鲁迅的教育观念是幼者本位,尊“天性”、贵“自然”、反对扭曲和残害。儿童就是儿童,有其天性,不同于成人。时光流逝,鲁迅在当时提出的这些教育理念,有的早已实现,有的直至今天也不过时,值得我们借鉴。

【江西吉安市泰和中学初中部】

◆点评

习作开头提出了“孩子在被定义的人生中会越走越远”的观点,接着从《五猖会》中筛选出最能展现本文主题的内容,表达了鲁迅对封建教育给儿童天性造成的摧残和压制的批判。从“训”式教育到“迅”式教育,小作者借中年鲁迅的教育方式,强化了鲁迅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养育者需小心地呵护孩子的天性,向阳生长才是最好的选择。

全文观点清晰,结构严谨,具有一定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