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与企业“互联网+”发展的关系探讨
2024-10-16顾桢杰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在信息化及数字化浪潮中,中小企业由于资源和能力缺乏,面临着转型升级困难的现实问题。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并结合“互联网+”模式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企业发展模式,引领了企业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本文研究通过对服务平台和“互联网+”模式的分析,探讨了二者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关系,基于此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建设投入、平台功能完善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升级具有显著影响,而“互联网+”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可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互联网+;企业转型
引言
中小企业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健康、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及数字化浪潮中,中小企业由于资本、人才、信息等方面资源和能力的限制,面临着该如何适应新环境、实现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构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平台,以实现其快速、健康发展,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互联网+”作为新时代企业通向未来的发展模式,为传统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然而,这种发展模式与中小企业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构建服务平台,有效推动中小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升级,却鲜有研究论述。“互联网+”模式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之间的关系,以及服务平台的建设投入、平台功能完善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因素,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尤为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从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与“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关系出发,分析中小企业在此背景下的发展状态,同时对服务平台的各项要素进行考察,力图为中小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提供可操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1.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与企业转型的关系探讨
1.1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与资源交流平台,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支持服务,助力其发展和转型升级[1]。这些服务平台通常具备多种功能,涵盖信息发布、技术支持、市场开拓、融资对接、培训与咨询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一系列功能,服务平台可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多样需求。
信息发布是服务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平台通过汇集行业资讯、政策解读、市场动态,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帮助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作出正确决策[2]。技术支持服务也是关键功能,平台通过产学研结合、技术转移、创新合作等方式,推动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市场开拓方面,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通过展会、线上推广、跨境电商等渠道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加销售渠道。在融资对接方面,服务平台发挥着桥梁作用,通过与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方案,解决其资金短缺的问题。此外,平台通过组织培训与咨询活动,能够为中小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提供技能提升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帮助企业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结构,提升运营效率。
丰富多样的服务平台的功能在推动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发布和技术支持,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克服资源不足和技术短板的问题。市场开拓和融资对接功能则提升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资金运作能力。通过培训和咨询,平台提高了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实现了企业内外部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总体而言,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在信息化、市场化、技术化等各个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其在“互联网+”模式下的转型升级。因此,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发展质量和速度,是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1.2 服务平台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服务平台在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作用。从资源整合角度来看,服务平台能够有效整合并共享各类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资金、技术以及市场渠道等多方面的支持[3]。这种资源整合不仅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还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管理的透明化和高效化,提高运营效率。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能够增强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帮助其适应市场变化,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4]。服务平台还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分析和决策支持,帮助其洞察市场动向,调整经营策略,从而实现业务的持续发展。服务平台在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扮演着促进资源整合、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创新能力和支持市场决策的关键角色。
1.3 服务平台投入、功能完善度、服务质量和效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
服务平台的建设投入直接关系到其在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高水平的投入能够完善平台的硬件设施和技术支持,提升平台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从而增强中小企业的信任和依赖。
服务平台的功能完善度则决定了其能否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需求,包括信息共享、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功能齐备的平台能够有效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促进其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创新发展[5]。
服务质量和效率对服务平台的实际效果起着关键作用,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服务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实现技术和业务的革新。综合来看,服务平台的建设投入、功能完善度、服务质量和效率在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路径和竞争力提升。
2. “互联网+”模式引领中小企业发展
2.1 揭示“互联网+”模式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力
“互联网+”模式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信息化升级、市场拓展和运营效率提升。
第一,在信息化升级方面,“互联网+”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使用等功能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中小企业能够更加迅速地响应市场变化,减少传统业务模式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二,在市场拓展方面,“互联网+”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视野和多样的市场渠道。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限制,使中小企业能够通过在线平台将产品和服务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利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优化(SEO)、在线广告等数字营销工具,中小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品牌推广和市场开拓。这不仅扩大了企业的销售渠道,也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在运营效率的提升上,“互联网+”模式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互联网技术,中小企业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如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借助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中小企业能够实时监控生产和经营情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远程办公和协作工具的普及使得企业内部沟通和协作更加顺畅,减少了管理和运营成本[6]。
“互联网+”模式通过促进信息化、拓展市场和提升运营效率,显著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这种新兴的企业发展模式不仅为中小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2 “互联网+”模式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推动
“互联网+”模式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推动表现为多个方面。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中小企业能够在市场信息获取、客户关系管理和生产流程优化等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中小企业可以更全面地收集和分析市场需求,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企业管理和运营方面,“互联网+”模式促进了管理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系统的引入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办公,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例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应用,使企业能够全面掌控采购、生产、销售、库存等各个环节的运行状态,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及精准度。
生产方面,通过“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技术的融合,推动中小企业向智能化生产转型。智能制造技术的采用,使得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实时监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智能制造还支持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7]。
总体来看,“互联网+”模式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还引领了智能化发展方向。企业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系统,不仅优化了企业管理和生产流程,也推动了数字化转型,提升了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2.3 以“互联网+”模式驱动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模式通过信息技术与现代生产方式相结合,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创新的发展路径。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使企业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需求,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中小企业能够利用这些技术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互联网+”模式助力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增长[8]。
3.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互联网+”模式的发展
在“互联网+”模式下,中小企业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实现有效发展。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使其管理和运营能够顺应数字化趋势,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信息系统的集成和数据管理工具的使用有助于优化内部流程,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企业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的培训和发展。通过引进和培养具备互联网思维和技能的人才,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员工培训应包括数字技能、数据分析能力以及网络安全知识,确保企业在进行“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具备足够的技术储备[9]。
加强与外部资源的合作也是中小企业应对“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与技术提供商、科研机构和行业联盟的合作,可以获取前沿的技术支持和行业资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应注重用户体验和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客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渠道,可以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占有率[10]。
在推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还需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制定适应性强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策略,确保企业在快速变化的数字化环境中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目标。
结语
本文旨在明确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与企业“互联网+”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二者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服务平台的建设投入、平台功能的完善程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对于推动中小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具有显著且积极的影响。“互联网+”模式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使其可以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竞争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平台有待更多实证检验,并且“互联网+”模式不是万能的,需要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应当深入探讨和创新中小企业如何利用服务平台,以及如何更好地结合“互联网+”模式,探索中小企业的定制化发展路径,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慕艳,雷轶超.完善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助推中小企业融资升级[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7):229-230.
[2]李守砚.“互联网+”中小企业服务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2):115-116.
[3]刘明通.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路径研究[J].北方经贸,2020(9):117-118.
[4]付向核.互联网平台推动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3(3):46-52.
[5]秦海新.互联网金融助力中小企业融资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21):38-40.
[6]李玉倩.基于“互联网+”时代下云平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分析[J].财经界,2021(34):120-121.
[7]秦荣生.数字化转型与智能会计建设[J].财务与会计,2021(22):4-6.
[8]程平.财务共享中心与数字化战略转型[J].新理财,2023(4):45-46.
[9]王立伟.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思考[J].时代经贸,2022, 19(12):59-61.
[10]叶昌隆,俞蓥奎.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路径探讨——评《数字化转型中的财务共享》[J].商业经济研究,2022(23):2.
作者简介:顾桢杰,本科,工程师,370134819@qq.com,研究方向:企业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