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2024-10-16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4年35期

祭月(拜月)

祭月,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广东一带,人们就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时,设大香案,依次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祭拜月亮,祈求福佑。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

赏 月

这一风俗的正式形成是在唐代。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八月十五日夜,唐玄宗备文酒之宴,与禁中直宿诸学士玩月。以后每年八月十五,都照例赏月。自唐玄宗以后,中秋咏月诗大量出现。如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韦庄的《送李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司空图的《中秋》:“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苏轼的《水调歌头·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是中秋赏月的佳句。

不仅文人学士赏月、咏月,平民百姓亦“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宋代,中秋节赏月的风俗就十分盛行了。《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发展至今,吃月饼已成为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之一。

庆丰收

由于农历八月中旬正是新粮进仓、瓜果上市的丰收季,故而中秋习俗里又多了“庆丰收”的意味。像山东中秋祭土谷,台湾中秋祭拜土地公,浙江舞草龙活动等便都是以“庆丰收”为主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