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丸沉没》应该让所有人看到
2024-10-16
近日,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在豆瓣开分,高达9.3,暂列今年院线电影口碑第一。口碑虽然炸裂,但上映已来11天的票房却仅有1500万元。不少观众网友推荐表示,从片尾可以看出,与这段历史相关的幸存者已经全部过世了,这部电影不该在影院“沉没”,值得更多人看到。
直到《里斯本丸沉没》上映,很多人才知道,原来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的片尾所写的歌词“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指的是里斯本丸号。1942年10月,18l6名盟军战俘被关进日军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号船舱,从中国香港前往日本。由于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未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里斯本丸号在海上平稳行驶三天后,在中国浙江省舟山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中。日军为防止战俘逃跑,企图把所有战俘埋葬在这片海域。就在危急关头,255名舟山渔民冒着枪林弹雨,一次次划船冲上去将落入水中的战俘救起……我们常常会在残酷的历史中读出客观的事件性写实,但却很难听到那些有血有肉的个体的声音。
历史的真实如何多角度还原与印证?导演方励的团队多年来辗转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和中国多地进行寻访、调研、采访,积攒了大量的素材。在2018年方励开始拍摄纪录片时,当年的幸存者只剩下已经99Xi8TB3X7fVsM4hBCLJL6Ru7xaZItJvUOs5cdPLlfesE=岁的丹尼斯·莫利。方励表示,这越发让他产生了急迫的使命感,如果所有的幸存者都离世,里斯本丸号上发生的一切将更彻底地被人遗忘。他把寻找幸存者,称为“抢救式”采访。纪录片的前半部分,从打捞沉船到寻找幸存者,采用了新闻纪实的方式带领观众穿越历史的疑云。
随着两位幸存者的讲述,如何在纪录片中还原现场成了难题,方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通过三维建模打造了动态的军舰、货船、海洋和天空,人物则采用二维的方式,只有镜头移动,人物不动,这种特别的动画方式让观众置身于现场,真实地感受到了那一夜的漫长与恐惧。8年之间,摄制组走访了近百个英国小镇,采访了150多个战俘后人家庭。影片中,家属们的回忆拼凑出一个个具体且鲜活的故事,那些遥远的记忆里,是亲人们等待与梦碎的声音。
作为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的视角是中立且客观的。不仅有幸存者和家属的口述,也有来自中、日、美各方的采访。影片甚至直面了观众最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日本军事协会会长黑泽文贵,让他分析日本当时为何在遇到美军攻击后,选择封住舱门以及射击海上战俘。影片最后,十几位英军战俘的后人来到了东极岛海边,他们都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终于站在了与亲人最近的土地上,能够在82年后郑重地做一次告别。
(综合《三联生活周刊》 《扬子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