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课程异“课”同构的探索与实践
2024-10-16陈武树
摘 要: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了幼小衔接的实质,建构幼小衔接环状生态四维课程理论,根据《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提出“六项准备”,构建出幼小衔接环状四维课程模型,并通过“四”化课程要素与异“课”同构,开发出具有关联性、递进性、辅助性的幼小衔接四维课程,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幼小衔接;异“课”同构;生态系统理论
作者简介:陈武树(1977—),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兴贤幼儿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小衔接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一、幼小衔接的实质
求学之路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包括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以及高中大学衔接等几个重要的阶段。幼小衔接是指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可视作一种由注重儿童身心发展、经验积累的学前教育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小学教育的生态适应转换过程。这体现了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强调个体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儿童通常会经历三个重大的生态环境转换过程,即家庭与幼儿园的转换、幼儿园与小学的转换、学校与社会的转换(也可称为家幼衔接、幼小衔接、校社衔接),这三个发展阶段的转折都是一种“生态转换”。儿童的每次生态转换都随着不同阶段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发展。其中,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学”。幼儿园和小学在学习任务、习惯培养、技能培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以生活与游戏为主”转变为“以学与教为主”,从“以直接经验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经验为主”,从体验性知识走向体系性知识,从简单技能发展到复杂技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幼小衔接就是帮助儿童在生态环境转换过程中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精准建构课程理论,全面提炼课程要素
以布朗芬布伦纳人类生态系统理论为课程架构基础,处于入学准备阶段的幼儿和刚进入小学的儿童的发展环境系统中的微观系统包括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区;中间系统包括家庭、幼儿园、小学、社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自内部成员间的关系;外层系统主要包括公共健康服务、社交网络和社区服务等;宏观系统即人们对待处于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方式和态度,以及相关的政策、习俗和文化等[1]。因此,根据入学准备阶段的幼儿和刚进入小学的儿童所处发展环境微观和中间两层系统教育的重要性和范畴,融合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四个维度的内在关系,建构起相互依存、环环相扣的幼儿园送站“准备课程”、小学接站“适应月课程”以及家庭和社区养护站的“陪伴课程”与“助童课程”(简称“四维课程”),即幼小衔接环状生态四维课程理论(如图1所示)。
准备课程、适应月课程、陪伴课程、助童课程这四门课程是联系整个幼小衔接生态环境的纽带。为了使四维课程全面融合,形成健全的课程体系,以“6303+N”的思路提炼四维课程要素。“6”是指四维课程内容由心理准备、身体准备、意识准备、能力准备、习惯准备、知识准备构成;“30”是指四维课程根据30个培养基本目标进行设计;“3”是指课程设计评价、实施情况评价、效果评价三大课程评价要素;“+N”是指在课程效果评价过程中给予实施者自主评价的空间,对受评价者具有的创造性、自主性等特征进行弹性评价。课程借鉴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环境理论构建幼小衔接环状生态四维课程理论,依据课程要素构建幼小衔接环状四维课程模型(如图2所示),为四维课程提供了设计理念和理论保障。
三、“四”化要素,异“课”同构
为确保四维课程之间的关联性、递进性、辅助性,课程构建既要包含“六项准备”内容、“三十个目标”、“3+N”评价等基本要素,还要对课程基本要素进行“四”化加工。
(一)课程目标小步子化
综合考虑哲学观、教育目标、儿童发展、社会需求以及知识性质这五个维度,借助微观系统和中间系统的内在作用,并通过教育哲学进行筛选,确定四维课程目标以“行为目标”为主要取向。“行为目标”关注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它指向的是课程实施前后儿童行为所发生的变化。为实现课程目标小步子化,基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以儿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行为经验为“行为目标”的主要取向。四维课程目标以“三维目标”作为切入点,循序渐进地向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靠拢,将“三维目标”融于“行为目标”当中,实现课程目标小步子化。“三维目标”内容如下:(1)认知目标,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2)技能目标,包括技能的获得、动作协调性、动作技能的发展等;(3)情感目标,包括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念、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等。
(二)课程内容生活化
课程内容指的是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法则等,它们主要体现在教材中。但教材内容未必是儿童所需要和感兴趣的内容,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考虑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发展特征,是否贴近社会生活,是否涵盖基础性知识,是否与儿童的学习、生活经验存在“结合点”,以确保四维课程内容实现多样性、真实性、基础性等方面的有机结合[2]。
1.四维课程内容多样性
满足儿童学习、生活经验积累的需要,有效发挥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内容的教育作用,避免为了教授儿童某一方面知识或技能而选择单一的内容。应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尊重儿童发展的个性化差异,确保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
2.四维课程内容真实性
四维课程内容基于儿童的真实生活,涵盖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儿童来说是必要和有效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儿童获得有益的学习、生活经验。
3.四维课程内容基础性
选择课程内容时应基于儿童认知特点,不要拔高要求,也不宜降低标准,要为儿童提供基础性知识,即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三)课程实施人性化
课程实施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和教育成果的重要环节,是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目的是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四维课程目标和内容取向的一致性确立了四维课程以“忠实取向”为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忠实取向”将课程实施的过程看作忠实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教师是课程计划的忠实执行者[3]。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人”,实施者应当具备课程活动化的实施理念,要忠实地传递课程设计者的意图,寻找四维课程制定者、忠实执行者、儿童课程“消费者”之间的“平衡点”,强调课程决策者、课程计划制订者与课程实施者之间的单向线性关系。
1.“四维”联动,实现闭环
在四维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结合“双减”政策,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四方联动,在四维课程实施活动化理念指导下同步同向前行。幼儿园以活动化形式来实施准备课程,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积极的“送站”准备。在幼儿园“送站”的过程中,家庭、社区积极主动实施陪伴课程、助童课程,履行好“养护站”保驾护航的职责。小学则时刻做好“接站”准备,“接站”后立即启动以活动化为主的适应月课程,为形成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生态进行最后的衔接闭环工作。
2.“四维”共振,实现“四有”
以课程为核心,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都是课03cd2b0839c4dcce0809ca6046a5d5b7程的实施者。准备课程、适应月课程、陪伴课程、助童课程四门课程在科学、有效、互联互通的课程指导下,以课程实施人性化为出发点,各司其职、全面实施、协同推进,为幼小衔接提供保障,确保目标有突破、内容有组织、实施有保障、评价有深度等“四有”课程一体化运作体系形成。
3.以生为本,实现共进
在开展四维课程时,教育工作者要考虑儿童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实际生活出发,将各领域内容有机结合,选择具有趣味性、适宜衔接的内容,利用游戏活动开展教育,找到教育与游戏活动的平衡点;尊重儿童个体发展差异,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合理推进课程,让每个儿童都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四)课程评价多样化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做出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主要分为课程设计的评价、课程实施的评价、课程效果的评价三种。课程评价依据课程目标确定评价取向和评价模式,即目标取向、目标达成评价模式。四维课程评价以目标为取向,强调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采用的是量性研究,评价者是主体,被评价者是客体,追求的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有效控制。四维课程采用目标达成评价模式,重点关注课程预设目标和课程实施结果之间的契合点。四维课程目标本身由于具有行为化和具体化的特点,所以采用课程确定的行为目标作为衡量课程评价的指标[4]。课程评价要包括儿童的认知、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的评价,保证评价的动态化、科学性与有效性。同时,为了推进课程评价过程,让课程实施者发挥能动性,可以在课程效果评价指标中加入多个弹性指标。四维课程注重课程设计评价、实施情况评价、效果评价等,并遵循以下几点评价要素:
(1)课程设计评价内容要遵从政策法规。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的指标要依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和原则。
(2)课程评价体系要全面。以教师评价为主,家庭、小学、社区等共同参与评价,以便进行更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要全面,尤其要避免只注重知识技能评价,而忽略情感、社会性发展和实际能力评价的倾向。
(3)课程评价要体现主体发展情况。评价内容及方法要以儿童一日活动为基础,以儿童的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为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儿童感到自然舒适。
(4)课程评价要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建立儿童成长记录袋,了解儿童的成长发展趋势,为儿童提供个性化指导,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
(5)课程评价要四维联动。幼儿园、小学、家庭、社会等各方应积极参与课程效果评价,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提升课程的影响力。
结语
四维课程是基于杜威提出的儿童观,即注重儿童的经验、关注儿童的当下生活、重视儿童的活动、尊重儿童的兴趣爱好而构建的课程,通过实践摸索出精细化、操作性强的异“课”同构的四维课程体系,为幼儿园、小学、家庭、社会等主体全面、科学、充分、和谐地推进幼小衔接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为儿童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构建幼小衔接课程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李静,高怡楠,马炳焱.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下的幼小衔接[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6(合刊1):7-10.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 3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84.
王艳玲.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型[J].全球教育展望,2007(10):20-25.
邱白莉.幼儿园课程评价标准中的几个要素[J].早期教育,200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