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位一体”德育模式在班级育人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4-10-16韩淑霞

求知导刊 2024年26期

摘 要:作为连接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纽带,德育模式是理解和探究学校德育的重要维度。“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位一体的融合德育模式的建构与实施基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特点,同时考虑学校的地域环境、学制特点以及学制下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和环境的资源优势,在遵循德育规律和学习先进德育理念的基础上,经过多方实验和论证,通过班级这个载体,结合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等多种德育实施路径,最终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六位一体;融合德育模式;育人

作者简介:韩淑霞(1978—),女,山东省临沂市临沂沂州实验学校。

德育模式是连接德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键,是深入研究和理解学校德育的重要桥梁。建立德育模式需要遵守德育规范,并结合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受到西方理论德育模式的影响较大,而国内实践型德育模式则偏重工作流程,存在持久性不足的问题[1]。所以,在新时代,中小学的德育模式应在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纲,通过先进文化来引领学校德育的全面发展[2]。长期的研究表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等育人路径对学生影响最大,也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建构“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位一体的融合德育模式势在必行。

一、课程育人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将小学和初中的德育元素融入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中,使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严格实施德育课程,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供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及思想政治课程,确保每节课的教学时间,严禁削减课程的时间。

在设计教学内容和策略时,应紧密围绕学科目标,同时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探索课程的哲学内涵。需要尽可能地利用时事媒体资源,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致力于提升教学效能,以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同时,还应考虑学生的情绪体验和道德行为的实际应用。

针对不同年级和课程的特点,需要有针对性地挖掘德育资源,并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融入各课程的教学中,以实现德育目标。通过各种学科活动或课堂实践,达到学科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目的,真正将课程育人落到实处。

二、文化育人

学校的文化传播平台有很多种,如校刊、黑板报、宣传橱窗、文化长廊、广播站和简报等。校园文化建设应始终坚持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致力于为师生服务,为育人服务。学校需持续改革与德育相关的各项制度,明确分管人员和领导的责任。对于广播稿,班主任应亲自审查,严格把关,防止低俗和不健康的内容在校内传播,确保校园文化的先进性。同时,应将班级有形的制度文化和基于学生特点、教师管理风格、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生生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对学生成长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无形的软文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满足其成长需求,为德育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3]。此外,将基于小组合作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基于学生特长的特色部建设相结合,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主动性,实现德育机制的有效结合,形成小组、特色部、班级、年级、德育处和学校制度的梯级建设与实施,保障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作为德育的隐形途径,文化对学生的德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应在文明校园建设活动中精心打造校园文化,旨在构建一个秩序井然、环境优雅的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的文明水平,把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变成德育实践的场所。从教室里的励志格言到班级特色文化展,从走廊上的名人故事到名校介绍,从餐厅节约粮食的提示到主席台后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再到甬道上优秀学生和教师的事迹介绍,以及功能教室中对艺术和音乐形式的分类介绍,从不同维度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有形文化和全校师生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展现的行为示范的无形文化,共同作用于学生,实现了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深刻影响和全面提升。

三、活动育人

活动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唯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他们提供体验、参与和领悟的机会[4]。精心设计并实施一系列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且富有吸引力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努力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路径,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课程知识,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技能,同时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和特色教育的发展。在品牌建设方面,学校重点关注德育和特色教育,形成了以“立德树人”和“活动育人”为核心的品牌。此外,学校还开展了阳光体育风采展示、学科实践活动评比、年级达人秀、英语风采展示、数学讲题小能手、经典诵读等特色活动。从多个角度来看,学生应得到各种类型的支持和学习机会,同时也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四、实践育人

只有通过不同场合和情境中的实践,学生才能建构自己的道德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道德实践[5]。因此,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紧密协作,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例如,每个学年安排七年级的学生定期前往各社会实践基地,参加各种根据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特性设计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履行他们的社会职责。

“南亩春耕”的劳动实践活动除了能让学生体验各项农事的劳作,还能让他们了解各种中药材的生物机理、生长规律和药用价值。此外,还需针对特定的劳动项目开展项目化实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每个学期,应预留至少一周的时间组织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同时,还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各类课外活动场所、特设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来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参与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能积极参与、深刻体验、探索发现,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管理育人

管理的落脚点是育人。在现有学校、德育处、年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德育的建议,以推动学校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提升管理水平。这确保了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并保障了德育建设的长效性。同时,应探索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并通过成立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来让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管理,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扬民主精神,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促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管理素质,确保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标准在学校的每个管理环节中都得到体现。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机制至关重要。其中,基于小组合作的成长型班集体建设和管理机制,以及年级组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管理机制被证明是实现管理育人的有效途径。通过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和管理的有效性,能进一步提升育人效果。

六、协同育人

应在政府教育政策的指引下,积极促进家庭、社区和社会对学校德育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引领家长更加关注和学习家庭教育,培养优秀的家风,进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应致力于构建家、校、政、社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与当地公安、交通、医院、法院和社区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邀请专家进校指导,从而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德育体系的建构。

同时,协同育人应考虑到学校的生源和家长的实际情况,如有的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家庭教育意识淡薄,缺乏家庭教育理念,也没有能力和意愿去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基于此,应根据各年级学生的成长特征和内在规律,由班主任在深入研究家校共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本年级学生特点的家校共育理念和案例,制作微课视频,每周定期向家长群推送。这样,不仅能在校内持续推进德育工作,还能帮助家长增强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意识,进一步提升德育效果。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提出,要根据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和实践活动四个序列,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外,在促进外界有利因素与德育融合的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教育力量、教育影响和教育形式发挥着各自独特而又整体化的全面教育作用。各种教育系统以独特的方式相互结合,共同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

七、总结

“六位一体”德育模式在我校的实践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全育人打造育人强磁场》论文在《德育报》发表;《立德树人 筑牢根基》德育实施方案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优秀德育实施方案;我校韩淑霞山东Y5quMgMr48aO3bYKo3M/3hcZoyrcYkVKUPnRs+0DXeA=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从优秀走向卓越——“韩淑霞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探索与实践”》探索和实践成果,总结了在“六位一体”德育模式实施过程中如何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提升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的途径;《“慧”用教育平台赋能家校共育》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实践案例获临沂市二等奖;形成家校共育微课视频50期;《体验劳动之“美”——临沂沂州实验学校学子乐享劳动正当时》活动育人成果案例被《山东教育报》发表推广;课程育人成果《探秘草履虫》案例被《少儿科技》发表推广。这些都足以说明我们的“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位一体的德育模式使学校的德育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校的全环境育人机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6]。

[参考文献]

梁美凤.构建德育模式的几个理论问题[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10):59-60.

王宏英,陈志平.生活型德育模式的研究与构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1):59-62.

徐兰宾.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J].江西社会科学,2003(8):198-200.

思鸣.中小学德育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研究,1994(5):37.

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孙彩平.当代中西情感性德育模式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9(4):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