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乃超:在大漠戈壁书写最美青春
2024-10-15
从弱冠之年到三十而立,10多年的青春奉献给了边境管理事业,把满腔热血洒在了广袤无垠的祖国北疆大地上,他就是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民警徐乃超。
2008年入伍之后,徐乃超一直戍守在内蒙古西部的大漠边境。2014年,他主动报名参加了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2019年,部队转隶,他选择继续留在边境一线工作,并且主动下沉到基层一线,先后在乌力吉、苏宏图边境派出所、乌力吉边境检查站任外勤民警。2022年初,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计划在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边境地区组建抵边警务室,在责任和使命面前,徐乃超毫不犹豫,第一个报名。“向英模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想的层面,更要有做的勇气。”徐乃超说。
警务室设立在了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查干扎德盖嘎查,距离边境只有15公里,周边交通闭塞,方圆三十公里内只居住着8户27名牧民。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徐乃超克服重重困难障碍,毅然决然地把根扎在了戈壁荒漠。
警务室还成立了便民商店、便民图书室、红十字救助站、快递代收点、党员E站、职工小家,小小的警务室变成了阿拉善左旗北部边境地区的“文化中心”。徐乃超夫妇也成功完成了由“外来户”到“自家人”的转变。一年多来,警民联合开展边境探查186次,劝返抵边人员300余人,构筑起了稳边固防的钢铁长城。
(摘编自“人民网”2023年10月1日)
◆素材解读
1.奉献青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十分珍贵的,徐乃超却十年如一日地在祖国艰苦的边境地区牢牢扎根,挥洒青春的热血,无尤无怨亦无悔,他用热烈的青春奏响为国为民的高亢赞歌。
2.为民解忧。毛泽东同志曾教导共产党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为民着想,国家才能安定团结。徐乃超不仅守护了一方安宁,而且编织了丰富生活的五彩锦缎,着力边境幸福。
◆适用话题
无私奉献 坚持不懈 为民解忧 无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