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妙的遣词造句
2024-10-15龚燕
技法讲解
遣词造句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如果说好文章是一座高楼大厦,那么词句就是这座高楼的砖瓦。如何用砖瓦盖楼,要考虑房子的类型和风格;同样,如何精妙的遣词造句,也要依托文章的类型和风格。在初中阶段,我们的作文大都围绕写人记事、抒情状物展开,精妙的遣词造句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表达的需要,同学们可从以下方面进行遣词造句的锤炼:
一、聚焦景物,突出典型性。聚焦即确立写作焦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乘一总万,举要治繁。”聚焦就是总万之“一”,治繁之“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就聚焦于“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油蛉、蟋蟀、何首乌藤、木莲藤等典型而富有趣味的动植物上,让文章有物可言,让情感有物可托;同时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一系列词性丰富、准确生动的词语,如:菜畦绿油油、水汪汪的,所以“碧绿”;石井栏多年经人攀爬,自然“光滑”;皂荚树干粗枝繁,用“高大”修饰再好不过;桑椹早已熟透,因此“紫红”;油蛉鸣声细弱恰似“低唱”;蟋蟀声调铿锵故如“弹琴”;覆盆子的果实小巧玲珑,因而“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等等,这些都是以一词描绘物象形态的典范。作者把状物与写意联系在一起,以简约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字,展现了百草园的风韵,做到了“淡墨足以传神”。
二、顺序清晰,突出条理性。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要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来安排内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顺序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空间转换。在写百草园矮墙跟一带时,鲁迅运用了由高到低的写作顺序,从“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写到“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再写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内容充实却条理清晰;到了三味书屋部分,作者突出了下课后和课堂上两个时间点的典型事件,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描绘出了童年时光的无限乐趣。
三、巧用句式,突出层次感。关联词不仅能体现复句关系和句群关系,更是逻辑推理的语言表现形式。鲁迅在描写百草园时,就选取了大量典型的景物,借助“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关联句式,将众多景物连接起来,条理清晰,富有层次。
四、写法多样,突出丰富性。首zwOBNDYApA6BaMEle5oYyw==先是多感官的描写手法,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二者都是从视觉入手;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文章从多种感官入手,让百草园这一“乐园”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其次是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通过“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等一系列意象的铺排,精准地表现了百草园景物的丰富多彩;通过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的拟人手法,让描写生动传神;通过“木莲像莲房,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的比喻,使景物描写画面感十足。
文题亮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都有讲不完的家乡故事,每个人都有感受不尽的家乡情韵。家乡的一草一木、粗茶淡饭、风情习俗、家人朋友,总是让人铭记在心。
请仔细回忆有关家乡的事、景、人、情,以“家乡琐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借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遣词造句的方法,注重描写家乡风景和风土人情;(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