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希季:让中国的星辰闪耀太空

2024-10-14王高岩

飞碟探索 2024年3期

学习刻苦,高一时考上重点大学

1921年7月,王希季出生在昆明一个白族家庭,由于父亲经商,家境尚可,到了上学年龄,父亲便将他送进学校,希望他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王希季深知父亲的良苦用心,上学后学习非常刻苦,不但课堂上认真听讲,记住老师所讲内容,课后还注重复习,坚持当天学的新知识当天消化,放学回家后小伙伴找他出去玩,他若课程没复习完,就绝不出去,因此学习成绩在班里始终名列前茅。初中毕业那年,王希季因患重病不得不休学。即便如此,治疗期间,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便手不释卷,孜孜以求地认真读书。正是凭着这股劲头,半年后病好复课不久,他在昆明市中学会考中竟一举获得全市第一名。一个在家休学半年的学生能取得如此好成绩,令老师和同学敬佩不已。

王希季上高中时,国家正处于动荡之际,高一即将读完那年,当时教育部门为了抓紧培养人才,就打破常规,允许学习好、有能力的高中生不受年级限制可提前报考大学。消息一出,很多学习好的低年级高中生都跃跃欲试,王希季也在其列。这一次,他又靠扎实的知识积累,在报考的高一学生中脱颖而出,被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录取。

心系祖国,义无反顾改行搞科研

1942年,王希季大学毕业,此时正值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时期,他心系国家命运,毅然进入一家兵工厂工作。工作期间,他切身感到中国工业生产落后,处处受制于人,逐渐萌生了“多学知识,振兴民族工业,以此救国”的理念。194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就读动力与燃料专业。到了美国,王希季顾不上欣赏异国他乡美丽的自然风光,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一如既往地发奋苦读起来,每天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成了他的生活常态,挑灯夜读更是家常便饭。很快,他的专业学习成绩便排名前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希季得到消息,立即决定回国为祖国建设贡献才智。当时美国政府为了留住人才,给学习成绩优异的中国留学生开出了特别优厚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王希季不为所动,铁了心要回祖国。

1950年春,经过一番努力,王希季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在船上,他遇到了华罗庚教授及一些和他一样有报国之志的中国留学生,大家设想着回国后如何用所学知识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为建设一个富强昌盛、欣欣向荣的国家添砖加瓦。谈着谈着,受热烈气氛感染,大家难以抑制心中兴奋之情,情不自禁哼唱起《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来——“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轮船穿过浩瀚的太平洋抵达中国。当时为了尽快培养栋梁之材建设国家,国家在东北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海滨城市大连创办了重点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得知学院刚成立不久,急需师资后,王希季二话不说赶到大连应聘,担任了大连工学院副教授,工作一段时间后,因国家需要又赴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由于知识渊博、视野开阔,王希季的授课水平很快得到大家认可,不久他便成为同龄教师中的佼佼者,没多久即被任命为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

1958年11月,王希季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负责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

攻坚克难,成就卓越硕果累累

王希季在美国攻读的是动力与燃料专业,并没有接触运载火箭方面的专业知识。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要想在尖端技术上寻求外援根本不可能。面对这一严峻现实,王希季向书本求教,千方百计查找、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废寝忘食地阅读、消化,边恶补理论边搞研究。研究工作有大量数据需要计算,当时缺乏电子计算机,王希季不等不靠,用手摇计算器,甚至算盘进行计算,硬是靠人工方法计算出海量数据。就这样,在王希季的带领下,半年后他和同事们研制、总装出了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谁知检测时因受当时国家工业能力限制,一些部件达不到技术要求,火箭不得不放弃发射。面对挫折,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王希季虽然心中难受,但并未气馁,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修改了技术方案,再次投入研制。当时因条件有限,试验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供应系统的设备安装在一个小天井里,面积不到5平方米,王希季和同事们专心致志地埋头进行试验,认真记录获取的数据。火箭发动机试车是整个研制任务中危险性最高的工作,试车过程中稍有不慎,高压气体、高温火焰便会引起爆炸和大火。因此,试车台必须有严密的防爆、防火措施。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正处于困难时期,新建一座试车台,一要花一大笔钱,二要找到合适的地方并建成,这需要一定时间。面对这些现实情况,王希季思来想去,认为出路只有一条——就地寻找现成的基本可以使用的地方,将其改建成试车台。于是王希季带领同事撒开大网,全力查找上海比较空旷的地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原江湾机场找到了一座废弃的碉堡,一番勘察后认为此地比较合适。地方找到了,王希季马上带领全体科研人员投入到改建中。时值隆冬,天冷风寒,大家毫不畏惧,一起当起了建筑工,搬砖抬石、运沙和灰,很快一个防爆、防火的发动机试车台在一群科研人员手中落成,为火箭发动机试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就这样,王希季和同事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960年2月19日将火箭发射成功。这枚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的发射成功,在我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征服太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此后,王希季不断攻坚克难,带领课题组在10年时间里先后研制成功涵盖气象、生物试验、核爆取样与技术试验等15个型号的探空火箭,成为中国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王希季还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技术方案的提出者和初样研制阶段的主持者。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成功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完成这次任务后不久,王希季又受命投入到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中,这在王希季的科研生涯中又是一个“第一次”。接受任务后,他带着科研人员全力攻关,大家集思广益,突破一个个高难度技术问题,很快提出了几套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推敲、论证,最后确定了一个从我国国情出发,将可行性与经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以长征号运载火箭为基础,采用弹道式返回方式的技术方案。方案设计一完成,王希季立刻马不停蹄地带领科研人员着手进行卫星回收系统试验。对返回式卫星来说,回收技术至关重要,为了完成试验,王希季和团队忘我工作,历尽艰辛。一次发射的两颗试验火箭的箭头落到了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沙漠中,王希季立即带队出发,直奔大漠,在漫无边际的沙漠中,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近24小时不间断的搜寻,成功找到了箭头,回收了试验载荷和仪器设备。试验火箭的箭头都是落在荒凉沙漠中,这样的苦王希季吃了很多,其中的危险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他从无怨言,经过数十次试验,终于将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送上了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航天界引起轰动。

几十年来,王希季始终这样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辛勤探索着、耕耘着——他提出在返回式卫星上采用新型国产彩色胶片,开了我国卫星彩色拍照技术的先河;他大力提倡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实行数字化,目前这一做法已得到普遍应用;他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力主不追逐世界发展航天飞机的潮流,根据国情只搞载人飞船,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可,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上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正确发展之道……一路走来,王希季在科研上堪称硕果累累,他的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他自己不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荣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还先后担任了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

如今,已经103岁高龄的王希季,时刻关心着“中国制造2025”,研究着互联网+航空的新项目,心系航天,仍在为我国航天事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