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妙法,有的放矢

2024-10-14臧安民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4年36期

语文要素: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上课铃一响,臧老师就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他一开口提出的问题,让同学们都呆住了。“同学们,你们会阅读吗?”

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吧?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看到同学们的表情,臧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一定会觉得,谁不会阅读呀,不就是拿起书来看吗?如果你们是这样想的,那就错了。根据不同的目的,阅读有不同的方法。接下来,就听老师给你们细细道来!”

初步感知,选浏览

臧老师:“阅读有很多种方法,这要看阅读目的。当我们需要对一篇文章有初步的整体感知时,就可以选择浏览阅读法。比如,我们想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时,就可以选择这种方法。”

“老师,我想知道竹节人到底是什么,就快速地浏览了一下课文,知道竹节人原来是用毛笔的杆加上线做成的。”东东总结了自己的收获。

“通过浏览课文,我知道玩竹节人时,把鞋线嵌入课桌裂缝,然后在下面将鞋线一松一紧地拉,竹节人就动起来了。”平平最喜欢玩新奇的玩具了,一提到玩,他就开始滔滔不绝了。

“为了探索《宇宙生命之谜》,我浏览了一下,知道只有火星最有可能存在生命,其他星球没有存在生命必备的条件。”乐乐也补充了自己的想法。

“读了《故宫博物院》,我知道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个区域,前面是办公区,后面是生活区。这和我们的家分为客厅和卧室一样。”欢欢总是能把书本和生活结合起来。

臧老师:“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要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应该粗放的时候,简单浏览就行了,这是最节约时间的阅读方式。”

深入理解,需精读

臧老师:“当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就不能囫囵吞枣,得字斟句酌,认真读每一段文字,每一个词语。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目的。我们以《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为例,具体分析一下。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是温度、水分、大气、光和热,判断一下哪些星球上可能有生命存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再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

平平:“我仔细阅读了课文,并认真填写了这个表格,清楚地知道了只有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其他行星,不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

臧老师:“我们在阅读前,可以先提出一些疑问,这样在阅读时,就会为了找到答案而细心去精读。找到答案时,还要把答案和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画上线,作为重点内容标记出来。等到下一次阅读时,就能格外注意到这些地方。阅读过程中,如果有别的疑问,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作出标记,回头再在文章中寻找答案。”

找重点段,攻全篇

臧老师:“一篇文章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可以根据段落的长短,来判断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作者在写作时,重点段落会写得比较长,内容很丰富,并且很具体,如果我们想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要认真阅读这些重点段落。”

欢欢:“是的,老师,我发现在《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中,把整个建筑群分成前朝和内廷两部分,描写前朝部分的字数比较多,写得也很详细,看得出前朝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内廷是次要内容。”

乐乐:“运用老师说的方法,我发现在写前朝时,太和殿是主要部分,用字比较多,作用也写得比较详细。这是重点中的重点。中和殿还算详细地介绍了一下建筑布局,写保和殿只用了一句话介绍它的作用。”

平平:“写太和殿,从外部形态,到内部装饰,再到作用,每一个内容都写得很详细,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它的样子。毫无疑问,这部分是重点内容。”

臧老师:“大家读得很细致,这就是在读一篇文章时,我们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确定重点部分,再去详细了解。”

抓中心句,攻段落

臧老师:“不仅一篇文章有重点段落。在一个段落中,也有重点句子,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让我们找出来,品味一下吧。”

东东:“在《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中,存在生命的天体所具备的条件在第三自然段的开头。作者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然后再从四个方面进行回答,问句就是这个段落的中心句,起到引领全段的作用。”

“在分析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时,文章用了排除法,排除了水星、金星、木星、土星,还有天王星和海王星,最后对火星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结果发现火星表面没有生命的存在。”欢欢的观点总是很全面。

明明:“在介绍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时,把火星的条件和地球进行了对比。因为火星的条件和地球很类似,自转一圈的时间差不多,有昼夜,也有四季,最可能有生命存在。这也是通过第一句话揭示出来的,先提出观点,然后再具体说明。”

臧老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这样读起来,可以事半功倍。希望大家都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