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事业单位实施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措施
2024-10-14吴文忠
摘要: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委托管理公共财政资金、开展公共服务和管理国有资产的政府机构。其财政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重要的财政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对于保障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和有效利用公共资源至关重要。面临当前新发展形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成为仍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特征和价值,探讨了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问题;措施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管理部门的一种形式,具有财政资金来源多样化、投入规模庞大、适用范围广泛等特征。其财务资金主要源于政府拨款、社会捐赠、收费收入等,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资金管理中,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痛点和不足,使得资金管理效率及质量较低,难以确保每笔资金用于“刀刃”上。因此,事业单位应注重财务资金管理,深刻剖析实践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实现财务资金管理精细化。
一、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价值
保证资金安全。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价值是确保资金安全。通过建立严格、完善的资金安全保障机制,可以预防资金流失、盗用或不当使用,为事业单位稳健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的财务资金管理,能够显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对资金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能够确保事业单位在有限的资金资源下实现最大化效益,促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资金预算管理不合理
事业单位财务资金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对于保障单位正常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部分一些事业单位在财务资金预算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科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资金预算编制不全面。事业单位在资金预算编制中,往往存在不全面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预算项目设置不完整,未能涵盖单位所有收支项目;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不合理,缺乏合理的数据支持和依据;财务资金预算编制时间不充分,致使资金预算方案不能充分反映单位实际情况和需求。
资金预算执行不到位。事业单位财务资金预算执行是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有些单位在执行中存在不到位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资金预算执行中,缺少有效的监控机制,导致预算执行情况难以准确把握;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资金挪用、超支现象,影响了资金预算的严肃性、有效性。
(二)财务资金监管不严
资金监管意识薄弱。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对资金监督的认识,导致监督意识薄弱,难以有效实施资金监管。
内部审计失效。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内部审计未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由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审计程序不规范,无法对财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不能找出其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难以提出改进策略和方法,导致财务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外部监督缺失。外部监督是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监管的重要补充,但现实中外部监督的缺失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缺少独立、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资金监督,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资金不规范的行为。
(三)财务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事业单位在资金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实现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地发展。然而,部分事业单位财务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制度设计不全面、不完善。有些事业单位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设定不科学、不合理,未能全面覆盖资金流转的各环节。制度设计不全面、不周全,主要体现在事业单位未能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直接搬用优秀单位的经验,导致资金管理缺少监督和控制,不利于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
执行力度不到位。即便建立了完善的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或者执行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长时间使得制度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四)财务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方面也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然而,目前资金管理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单位仍存在信息化建设速度缓慢、效率较低的现象,主要问题如下:
信息化程度不均。在事业单位中,资金管理信息化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有些单位由于资源、认知水平等,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而部分单位则可能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体系。
系统功能不足。有些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系统功能较为单一,仅仅满足基本资金收支管理需求,而在预算控制、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功能缺失,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多元化的实际需要。
数据安全风险。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数据风险也随之增大。有些单位还可能忽视了信息安全防护,表现在信息安全防护意识淡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不完善等,使得这些信息不完整、不可靠,制约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
信息人才的缺乏。当前事业单位中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充足,一定程度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五)财务资金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中,绩效考核是重点环节,有利于实现资金管理闭环控制,调动职工开展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然而,通过实际调研可知,有些事业单位资金绩效考核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其一,考核指标不科学。考核指标设置缺少科学性,过于强调短期财务指标,忽视了长期财务规划和战略目标,这种短视的指标设计,都不利于事业单位长期发展。
其二,考核流程不规范。考核流程缺少标准化、规范化,使得考核过程混乱化、无序化,易出现操作失误或人为干预,最终影响考核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
其三,考核反馈机制不完善。有些事业单位资金绩效考核中,缺少完善的反馈机制,考核结果未能与职工进行沟通,没有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造成职工不能了解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也不能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
其四,考核结果利用不到位。部分事业单位考核结果利用不足,没有按照最终考核结果,对于优异职工不能从物质、精神等方面奖励,工作不佳的职工难以做好问责和惩处,导致单位资金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三、事业单位实施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措施
(一)注重财务资金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越来越注重财务资金预算管理。科学、规范地资金预算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实践中采取的措施和要点如下:
第一,资金预算编制与审批。资金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资金预算管理的起点和基础,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资金预算编制过程中,应注重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保证资金预算内容全面覆盖单位的各项收支。
第二,资金预算执行到位。资金预算执行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确保预算资金的规范使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和跟踪,防止资金挪用、超支等现象。
(二)加强财务资金监管
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监管对于保证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资金安全性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监管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增强监管意识。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和职工从财务资金监督意识教育,促使其全面、充分地认识到资金监督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监管制度,使得各项活动开展规范化、标准化。
注重内部审计工作。事业单位要建立独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自觉履行内部监督职能,对财务资金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能够找出其中问题和痛点,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保证资金监督落实到位,以支持单位稳定健康地发展。
强化外部监督。事业单位应引进第三方机构,扮演外部监督的角色,充分补充内部监督中的不足,制定完整的监督报告,督促各职工能够做好整改,使得监督工作实施到位,支持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规性。
(三)完善财务资金内部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财务资金内部控制体系是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营和合规使用的重要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事业单位应完善财务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财务资金内部控制体系。事业单位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借鉴和参考优秀单位的经验,形成完善的财务资金内控体系,覆盖所有的财务资金活动,确保关键及重要环节拥有制度支持和约束,从而提高财务资金使用效率及质量。
另一方面,注重资金内控制度执行。事业单位待资金内控制度建设完成后,要将其执行到位,才能发挥约束、控制和监督等效用。因此,单位要定期对财务资金内控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短时间内找出其中突出问题,灵活调整和纠偏,保证资金内控实施到位,支持单位稳定健康地发展。
(四)注重财务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时代下,事业单位加快财务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脚步,能够真正缓解职工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点和措施如下: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事业单位要对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统一规划,确定建设的目标、措施和步骤。同时,根据单位的现实需要,预先掌握系统建设目标和规划,分布进行实施,确保每个阶段建设都顺利开展。
完善系统功能。事业单位在选择资金管理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单位现实需要,选择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的系统。同时,还要根据业务的实际发展变化,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保证系统可以满足单位多元化的需求。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事业单位应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数据加密、备份、访问控制等措施,从源头上杜绝黑客、病毒的入侵,保证各类信息完整、真实且安全,能够为单位各项活动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人才培养和引进。事业单位还要加大对具备信息技术和财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外部招聘等方式,为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力支持,从而展示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和价值。
(五)完善财务资金绩效考核机制
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具有综合性、专业性、复杂性,资金绩效考核是重中之重,能够增强职工责任意识,真正参与到资金管理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事业单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明确考核内容和指标。考核内容应全面涵盖事业单位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管理等环节。考核指标设置应科学合理,既体现共性要求,又考虑个性特点,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率等方面。
考核方法和流程。考核防范应充分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选取定量分析、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考核流程应规范清晰,包括考核准确、实施、分析等环节,支持考核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考核反馈与改进。考核结果要第一时间反馈到各层级、各岗位,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能够督促各职工做好整改和优化。
考核结果与奖惩。事业单位资金绩效考核结果应客观公正,主动与单位资金使用效益、管理水平相挂钩。根据最终考核结果,建立相适配的奖惩机制,对工作优异的部门和职工进行奖励,反之进行问责,督促其整改和优化,切实做到奖惩分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到位,有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促进单位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应将其提高到战略层面实施,以保证每笔财务资金用于“刀刃”上。因此,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机构,应注重财务资金管理,深刻剖析实践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和方法,保证财务资金管理到位,支持单位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璐.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24(2):43-45.
[2]陈学芳.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J].品牌研究,2023(36):236-238.
[3]江梅.以财务风险防范为导向的基层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研究[J].当代会计,2022(24):22-24.
[4]杨理坤.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事业单位财务资金运行安全高效[J].新金融世界,2023,22(5):160-162.
[5]尹正花.以财务风险防范为导向的基层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探讨[J].财会学习,2022(36):13-15.
[6]苗艳波.关于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困境及对策的探讨[J].品牌研究,2023(18):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