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匠炼成记
2024-10-14封满楼
一项项创新、一个个品牌、一家家企业,凝聚着千千万万专注手艺、敢于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青岛工匠。
古时,工匠们会将自己的姓名刻于其制作的器物之上,方便管理者检验,称为“物勒工名”。《礼记·月令》中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历经千年岁月,这种传统仍有迹可循,在国家体育馆“鸟巢”的每一条焊缝边上,也留有焊工的名字,数百名工匠在这项奥运工程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
同样,在孕育“匠圣”鲁班、“科圣”墨子的齐鲁大地上,郝建秀、许振超、管延安、郭锐、周勇、刘波等近万名工匠的名字,深深烙印在青岛每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和产业闪光点,让青岛制造、青岛品牌、青岛质量在中国乃至世界熠熠生辉。
如今,许振超将全国首个“人民工匠”的荣耀铭刻在青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这座“工匠之城”又添新蕴、再塑荣光。
古往今来,工匠们始终用自己的名字为城市铸魂、为品质奠基,熔炼成不朽的“工匠精神”。
“焊接”人生
焊接是高速列车制造的关键工艺,焊接质量直接关乎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和服役性能。
从动车组列车、“复兴号”高速列车到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无数的列车上留下了青岛工匠张合礼的“烙印”,经他手焊接的列车驶向世界各地,完成的焊缝累计长度更是达到了70.2万米。
无数像张合礼一样的大国工匠与高铁事业、轨道交通产业“焊”在一起,共同实现青岛“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创新高地”的梦想!
工匠是产业刚需。从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到汽车、空调、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再到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赋能,站在每个时代风口下的产业工人用双手夯实着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兴市之源,塑造了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的青岛工业,涵盖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48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近1.3万亿元。历经时代的千锤百炼,全市90%工匠英才从产业工人队伍中脱颖而出、百炼成钢。
工匠是品牌灵魂。无品牌,不城市;非工匠,不品牌。青岛将工匠文化嵌入城市品牌构建中,青岛工匠为城市刻下了青啤、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五朵金花”,以及青岛“中国品牌之都”的美名。如果说制造业是青岛之根,那么工匠是青岛制造业之魂,推动着城市“兴一个品牌、带一批产业、强一方经济”的进程,不断丰富发展内涵、增强产业活力、提升城市魅力。
工匠为质量托底。在产品上刻下名字是底气,是保证,更是激励。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盛产品牌的青岛更要以质量塑造未来。工匠精神正是“质量第一”的完美诠释,这种精神,是对质量的执着坚守,是对精益求精的热烈追求,更是人类智慧与才能的极致展现。大国工匠管延安在沉管隧道施工中,从第一颗螺丝到最后的第60万颗螺丝,坚持做到反复检查三至五遍才放心;高铁工匠宁允展发明了一套“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修复精度最高可达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5,能有效还原加工部位,被中国中车认定为集团“绝招绝技”。
正是青岛产业、品牌、质量的发展黏性,正是青岛对质量和品牌的不懈追求,将城市底蕴与工匠精神紧密地焊接在一起,同频共振、同心同向、同力同行!
“雕琢”成器
在制作螺钿工艺品过程中,需经历打磨、喷漆、裁花、镶嵌、贴花、上漆、抛光等19道工序,将贝壳剥离为不足1毫米的贝片,根据设计手稿把贝片裁切成纤细的图案,再将贝片一点点嵌贴于木胎上,拼合成完整的画面,最后再反复打磨,整个过程中要上七八遍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工匠不是一天炼成的,由“工”变“匠”需要岁月的雕琢和打磨。
作为培育工匠的摇篮,职业教育的作用是雕刻与唤醒。青岛市围绕24条产业链建强技能人才供应链,以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特色专业建设,实施个性化培养机制,打通培养和就业的双通道,为青岛市实体经济振兴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将顽石点化成“金”。2024年,全市19所技工院校在校生达4.39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各类技能人才约1万人。2023年全市技工院校招生人数突破1.8万人,实现五连增。
当然,这需要个人的耕耘和坚持。许振超从一个初中生成长为“人民工匠”,用了超过18000天;山东港口青岛港装载车司机郭凯从一名农村娃成长为大国工匠,用了19年时间;15年间,即发集团颐和公司纬编车间带班主任姜正涛从一名高中生一步一个脚印,用钉钉子精神将纺织界中的纬编工做到极致,从能工巧匠走到了大国工匠。
企业和大赛都是打磨工匠的利器。青岛市推动企业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引、育、用、留、评”的高技能人才成长“全链条”,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给予技能人才更为开阔的成长环境和上升通道,全市共有735家企业申报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累计评价11.2万人次,获证约8.5万人次。同时,备案开展特级技师评聘企业24家,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53人;青岛市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积极策划、创新举办各项有主题、有质量、有影响力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促使一批业务过硬、技能精湛的岗位技术能手脱颖而出,通过广泛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已选拔出青岛市技术能手3300多人。
青岛推动劳模工匠发挥“传帮带”作用,弘扬优良作风,传授实用技能,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搭建起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交流学习的平台,能力提升的平台和精神传承的平台,让“三种精神”成为新风尚,让创新、实干、担当成为新追求,让更多职工成为坚持创新创造、勇担时代责任的高素质劳动者,完美演绎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故事。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宋德强从一名钢筋工到建筑工匠,先后带出了400多名徒弟,他和徒弟宋刚刚双双被评为“青岛大工匠”;高铁工匠宁允展带的徒弟中,两人成为高级技师、10人成为技师,都是一线骨干;许振超带出“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工人品牌,至今仍继续为青岛港培养技能人才。
十年磨剑,百炼成钢,从仰望星空到自带光芒,青岛这座“工匠之城”熠熠生辉。据统计,青岛市现已拥有59.5万名高技能人才、168.9万名技能人才。
“淬火”新生
在钢铁加工中,淬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通过快速冷却钢材,使钢材的晶粒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提高钢材的硬度和韧性,使钢材变得更加坚固、耐磨和耐用。
当前,无论是产业体系、人才结构、发展机制,都在经历一次浴火重生的淬炼,只有产业转型升级、工匠传承迭新、机制体制更新,才能实现生产力的跃迁,不断提升城市迭代力。
匠技重塑智造。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不仅源自科学家,还源自技术工人。
从“郝建秀工作法”到姜正涛4秒接线绝活儿,从“金牌工人”许振超的“一钩准”“一钩净”“无故障运行”,再到“连钢创新团队”创出“中国等式”,一代又一代青岛工匠,用实践、感悟和能力重塑产业机体,实现了从“上青天”纺织业的辉煌,到无水印染引领纺织业的革命;从新中国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机车驶出四方机厂南大门,到雅万高铁跨越山海驶出中国国门……推动青岛现代产业先行城市高歌猛进。
一项项创新、一个个品牌、一家家企业,凝聚着千千万万专注手艺、敢于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青岛工匠。青岛“五朵金花”盛开30多年依然明艳,新“金花”竞相斗艳,青岛工匠就是育花人。
今天的青岛工匠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他们早已朝着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进军。目前,青岛已累计培育大国工匠4人、市级以上工匠人才496人次,带动各级培育产(行)业工匠人才9000余人。青岛市累计建立市级以上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66个、培育全员创新企业65家,产生应用型创新成果2.2万余项。
作为城市致敬技能人才的最高诚意,青岛市设立“青岛工匠日”,让技能人才有了更多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励更多年轻人走技能报国、技能成才之路。青岛先后出台《关于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工匠之城的意见》《关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技能人才支撑计划的意见》《青岛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年规划》《关于进一步提升全市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的实施意见》等40余项涉及人才培育、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利好政策措施,进一步打破职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释放惠工助企催化剂,为打造“工匠之城”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撑。
礼遇工匠,本质上是对“以奋斗者为本”的尊崇。青岛把以匠心铸魂、育匠才提素、筑匠城建功作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系统工程。
青岛的匠心传承,正孕育着一场城市价值蝶变,让工匠精神渗透在制造业、服务业、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中,这些奋斗者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实现人与城的双向奔赴,把工匠精神化为城市的内在品格,凝聚起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品牌之城的磅礴力量,挺起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
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总有一股力量流淌在血脉中、传承在基因里,奔腾不息、历久弥新,推动时代的洪流奔涌向前。在青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担当和作为中,我们看到了新征程“工匠精神”推陈出新的力量,找到了新时代“大国工匠”绵延不绝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