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探析
2024-10-13王启龙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提出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策略,旨在实现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文中提出,教学理念应实现跨学科整合、以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策略应转换教师角色,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评价,并整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提高美术鉴赏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美术鉴赏 教学策略 审美能力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9-0157-0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体验,追求审美和创新”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实现课程的现代化。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鉴赏教学理念
(一)跨学科整合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理念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跨学科的特征。传统的美术鉴赏课程更注重独立的艺术理论和技法分析,较少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整合。但是,任何艺术创作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都深植于一个历史社会语境之中,与当时的思想文化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将美术作品与历史发展脉络、文学思潮、哲学理念等进行有机铺陈。
例如,在分析弗拉明戈艺术时,教师可以首先介绍17—18世纪西班牙社会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这一艺术流派产生的社会根源;其次,介绍这一时期西班牙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分析弗拉明戈舞蹈与文学创作的内在联系;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弗拉明戈艺术中融合的西方与阿拉伯文化元素,感受不同文明碰撞的结果。在这种跨学科的背景铺陈下,学生在欣赏弗拉明戈艺术时,就能够站在更加宽广的文化视角,有更丰富的思维维度,形成对艺术作品更立体、全面的理解。
(二)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美术鉴赏课堂存在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解读和分析。但是,主体性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构建、探索和参与,教师需要转换角色,成为引导者而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多设计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而不是直接给出标准分数。例如,在展示一幅意象派的绘画后,教师可以抛出“这幅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画家想要表达什么信息”等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并引导他们解释自己的看法。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不同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辨析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教师也要避免统一的标准解析,可以设计一些开放式的阅读、写作、创作等任务,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解读艺术作品,逐步形成独特的审美视野。例如,布置探究式的阅读任务,让学生搜集不同视角的解读资料;设计创意性的微电影创作任务,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经典艺术作品等。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分歧,教师也不应直接给出判断,而应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在包容开放的氛围中学习理解和尊重不同观点。
(三)审美与实践结合
美术实践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创作,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策划展览、表演等综合性活动。这些实践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也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在讲授绘画流派理论后,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创作设计,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如安排学生进行印象派风格的写生创作等。学生可以边学习理论分析,边实践应用,加深对艺术流派的体会。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策划班级艺术展,确定主题、设计展区、选择展品、撰写解说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美术展览的规划与设计。这种知行合一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美术鉴赏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发动学生策划主题文艺汇演、美育周活动等,通过诗朗诵、话剧表演、舞蹈设计等形式表现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或者将经典艺术作品改编成舞台剧演出。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
(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美术教师需要转换传统的教学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学生在家庭背景、基础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要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富挑战性的作业或学习任务,以发挥其潜能;对艺术天赋不足的学生,教师要有更多耐心,通过鼓励帮助他们形成自信心。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此调整教学方法。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美术鉴赏学习重在体验和理解艺术,教师不应架设权威,而要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寻找答案。例如,教师可以提出开放式问题,与学生共同研讨艺术作品的意义;组织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完成创意任务,教师在其中担当指导者的角色。这种合作方式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他们思考和提问。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贴近他们的实际需要。选择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如城市中的建筑、公园雕塑、家乡的民间工艺等都可以作为鉴赏案例,这比直接使用博物馆级的艺术品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认同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它们的历史变迁和艺术特征,感受周遭生活中的美。选择学生喜好的当代流行文化元素,比如流行歌曲、网络语言、动漫等都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选取相关案例,分析其中的审美形式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艺术鉴赏眼光。强调跨学科综合,美术鉴赏可以与历史、地理、文学等课程进行有效对接。例如,借鉴文学作品的意象进行绘画创作;学习历史事件了解艺术创作背景;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景观绘画等。这种跨学科的联结,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创新,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教师还应该采用多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情境教学可以创设一个虚拟的情境背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模拟体验。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艺术展览的模拟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策展人、讲解员、参观者等,模拟展示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展览设计的知识。这种“在做中学”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主动性。案例教学可以选取生动的案例以问题或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例如,选取古今中外知名艺术品的逸闻轶事,引出学生对创作背景、艺术特征等方面的讨论。也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的艺术案例,组织辩论等活动。案例教学可以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启发思维。合作学习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例如,教师提出一个开放式任务,要求分组学生策划一次艺术展览,可以合作分工,分别负责场地、作品、宣传等方面的设计,这个过程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
(四)评价方式的改革
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美术鉴赏课程的评价方式必须改革创新,实现从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的结果导向,向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过程的发展导向转变。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不同能力维度,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名家作品等知识的掌握,还要重视其审美能力的评价,如通过欣赏作品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审美态度、审美情操等。此外,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应纳入评价范围,如评价学生在鉴赏学习中的新颖见解,以及策划实践活动的能力等。要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可以采用开放式的论述题目,观察学生作品解析的能力;设置实践环节,检验策划能力;进行小组讨论,考察表达交流能力;开展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实现对学生能力的立体、全面的考核。要实现评价的全过程化,除了统一的期末考试,教师还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如通过每节课的小作业、讨论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这样形成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而期末考试等终结性评价,可以检验整体学习效果。要进行个性化的评价,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评价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五)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为使美术鉴赏教学更加丰富多样、贴近实际,教师必须学会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校外场馆。这些地方集中了大量原作品,学生可以在亲身观赏中感受艺术氛围,获得直接的美术经验。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展览内容;安排交流讨论环节,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通过现场写生、创作等活动,使展览的观赏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印象。网络作为数字化学习资源,也应该被教师充分利用。教师可以搜集网络上的艺术典藏图片、展览视频等资料,设计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内容的形式;可以推荐优质的网络美术学习网站,布置学生进行网络探索式学习;还可以组织线上展览,开展网络课程交流等活动。教师要主动与校内外的资源进行对接。如联系语文教师,整合文学资料;联系历史教师,互相提供背景知识;联系社区艺术家,深入生活环境;联系其他学校的美术教师,共享教学方法等。这些资源的连接,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案例结合,验证策略的有效性
标题:《创意色彩的探索之旅》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每一张青涩的脸庞上。站在讲台前,面对这群满怀期待的高中学生,我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与责任感。今天,我们要一起踏上一个关于色彩的探索之旅——学习色彩的搭配与运用。
“同学们,你们认为色彩对一幅画、一张设计图来说重要吗?”我抛出一个问题,像投入平静湖面中的一粒小石子,激起了连番的思考涟漪。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来,有的同学说色彩可以影响人的情绪,有的说色彩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鲜活。
“没错,色彩是美术创作的灵魂。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实验。”我展示了一系列由不同色彩组合的图片,并请学生们分组讨论这些色彩搭配给人的感受。
“老师,这组蓝色和白色的搭配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一位同学站起来分享道。
“很好,那这组红色和黑色呢?”我进一步追问。
“激情和力量!”另一位同学迅速回答。
接着,我提出了一个创作挑战:“现在,每组需要设计一份A4大小的海报,主题是‘春之韵’。你们要运用今天学到的色彩知识,让我们看到春天的气息。”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互相讨论着设计方案,彩笔在白纸上飞舞翻转,色彩在他们的手中绽放生机。我走到每个小组前,给予指导和建议,也欣赏着他们创意的火花四溅。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作品完成的时刻到了。张贴在墙上的每一份海报都是对春天的一次生动诠释:有的用嫩绿和粉红描绘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有的用明亮的黄色和橙色展现春天的温暖与活力。
“看,我们的春天是温暖的!”一位同学指着他们的海报兴奋地说。
“而我们的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另一位同学接着补充。
最后,大家一起评选出了最能表现春天气息的作品,并邀请获胜小组分享他们的设计思路和色彩选择。通过这次创意实践,不仅验证了色彩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更看到了学生们在色彩世界里的无限可能。
通过亲身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们亲身体验色彩的魅力,这样的教学场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和谐,学生之间合作紧密,共同完成了一次充满创意的色彩探索之旅。
四、结束语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应转变角色观念,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并提供个性化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将理论联系实践,还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只有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不断调整和完善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实施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使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爱华.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新课程,2021(12):169.
[2]吴仁荷.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探析[J].新智慧,2023(7):63-65.
[3]刘阳光.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J].家长,2022(21):132-134.
[4]吴绍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探析[J].成才之路,2022(20):85-88.
[5]钱岚.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8):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