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巧思、善达
2024-10-13陈文英
【摘要】小说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师应积极利用小说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开展小说语文教学过程时,教师应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让学生从不会阅读到学会阅读,从不会思考到自主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小学语文小说教学的新样态。教师应通过精读巩固学生的阅读基础,通过巧思培养学生阅读思路,通过善达发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说教学 统编版 新样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9-0079-03
小学时期处于小说阅读的起始阶段,很多学生对长篇小说阅读感到陌生,对此望而却步,逐渐丧失阅读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基于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攻克阅读难关,解决阅读障碍。在小学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利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构建小说阅读的整体框架,进一步落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1]。
一、通过精读巩固阅读基础
(一)精准把握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没有单独提出关于小说教学的教学目标,导致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往往存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教学现象。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对小说阅读更加一知半解,摸不着头脑,阅读兴趣也会随之降低,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应基于教材内容以及单元要素要求,明确把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有方向地学习。针对小说阅读的重难点,教师应侧重讲解,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小说主题,领略人物形象[2]。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应先明确本章节的教学目标。这一单元的文章大多都是神话故事,而神话故事对小学生具有无限的魅力。因此,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这一神话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紧接着,教师在黑板上制作一个表格,表格的内容是人物、起因、经过以及结果。在学生完成初步阅读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合作完成黑板上的表格。教师应适时关注学生的填写方向,如若有误,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调整表格内容,顺利完成填写。小组活动完成后,教师让每个小组展示本小组的成果,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每个小组填写的内容,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每个小组填写的表格内容可能都大同小异,学生会由此发现同一个故事主题能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只要学生掌握了故事的重要因素,就能攻克本章节的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小说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引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导向,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强力辅助。教师应认真研究每章节的教学目标,争取给学生创造一个优秀的小说教学课堂,让学生体验到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精准阅读小说内容
在学生初步感知小说内容之后,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精读小说内容,把握每个生字词的运用意义,感受小说的文采魅力。每篇小说当中都会运用到大量的描写方法,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等等,这些描写方法将小说内容变得更加绘声绘色,精彩纷呈。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关键句,仔细品读,深入细节描写,掌握小说内涵。逐字逐句品读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小说细节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精准阅读小说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这一章节的学习当中,教师可让学生找到文章中含有描写手法的句子,帮助学生深度掌握描写手法。学生可能会找到文章中的第一句,“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教师询问学生这句话蕴含着什么样的描写手法?学生可以从“黑暗”“长夜”等关键词得出“环境描写”这个答案。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能从这句环境描写中发现什么?”学生通过与同桌讨论,可以发现这句话讲述了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的原因。教师再将这句话继续深入,配合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这里体现了普罗米修斯的行为是正义的,侧面烘托了普罗米修斯的善良。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寻找其他的关键词,并发现其中蕴含的小说内涵。学生可能还会找到以下这句话,“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能够发现这里运用了语言描写,突出了普罗米修斯“只要认为是对的,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坚决不向强权低头”的精神。通过关键句的精读,学生能够发现文章处处都有巧妙之处,让普罗米修斯的故事锦上添花。
精准阅读小说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更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品味小说的精妙之处,挖掘小说的主题内涵,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巩固了学生的阅读基础。
二、通过巧思培养阅读思路
(一)感知人物形象构思
大部分小说中都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小说内容与人物形象之间的联系是教师应当深入探究的课题之一[3]。在小说教学当中,人物形象教学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说内容与人物形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丰满的人物形象就无法造就一篇精彩的小说,没有精彩的小说内容更无法成就丰满的人物形象。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的细节,掌握人物形象的阅读方式,以此降低阅读难度,发展阅读思维。
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构思,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路。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这一章节的学习当中,涉及了三个主要人物形象。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自由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形象进行探究。学生可能会在选择人物时犹豫不定,教师可引导该小组成员投票决定。在每个小组都明确了自己想探究的对象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该人物形象,如“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在小组成员的激烈探讨下,每个小组都能总结出该小组的答案。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说出该小组的讨论结果。第一个回答的小组可能会选择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该小组认为蔺相如是一个聪明、机智、勇敢的人,因为他在举行典礼的时候,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眼前的危机,利用缓兵之计,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所以最后才能及时送回了和氏璧。整个过程都体现了蔺相如的智勇双全。此时,教师可以表扬学生:“作为第一个回答的小组,回答的内容也很准确,你们也同样是智勇双全。”接着教师继续询问其他小组是否还有补充?如若没有小组进行补充,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蔺相如还具有宽容大度,识大体的一面,他不仅能够为国家舍生忘死,还懂得怎样顾全大局,为国家着想。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知到,全文从头到尾都以蔺相如的视角开展,作者将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学生在学会了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之后,阅读能力就会随之上了一个台阶,阅读思路也会变得更加开阔。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加深阅读理解,培养阅读思考力。
(二)感知情节设计构思
情节设计是小说当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它展现着小说的发展和转折,能够充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情节设计是作者精心策划并利用丰富的技巧展现小说的趣味性。教师应引导学生感知小说中情节设计的巧妙性以及层次性。情节设计一般都与小说主题息息相关,学生通过对情节的思考,也能够感受到小说的合理性与技巧性。
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情节设计构思,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变化。这篇故事是从“我”想买一本书开始的,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补充。教师提问学生,“接下来都发生了什么?”通过不同学生的相互补充,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词,构成完整的流程图。故事中的“我”渴望看书,因此到厂里想去找母亲要钱。教师继续提问学生,“‘我’在厂里都看到了什么,又发生了什么?”学生会发现故事中利用了“潮湿”“压抑”“阴暗”等词语描述了一个十分破旧的厂房。而“我”的母亲就在这破旧的厂房当中辛苦地踩着缝纫机。故事中,旁边大姐的语言描写也衬托着母亲赚钱的不易。紧接着,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些阴暗厂房的照片,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场景,帮助学生深刻了解故事中的“我”为什么在拿到钱之后会鼻子一酸,为什么最后拿到钱却没有去买书。学生由此能够发现故事情节都是环环相扣的,因为“我”想要书才会去厂房要钱,又因为“我”体会到了母亲工作的辛苦,才会将钱去买了水果罐头给母亲。故事中的情节不断被推动,充分展现了“慈母情深”这一主题内涵。
学生在了解到情节设计的巧思之后,能够感受到故事的逻辑性,进而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应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体脉络,了解情节变化的重要性。
三、通过善达发展阅读视野
(一)善于概括小说内容
学生能够完整地概括一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就说明学生掌握了这篇小说的主题内涵。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小说的情节变化,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小说的感情色彩[4]。学生在提取了主要信息之后,才能完整地阐述小说内容。
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协助学生做到创造性地概括小说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这一章节的学习当中,故事内容较长,学生可能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故事当中蕴含的主要信息,帮助学生总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涉及了哪些人物,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色彩。在学生抓住关键信息之后,才能够顺利地讲述小说内容。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概括小说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表达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卡顿的情况,教师应提示关键词,帮助学生回忆其故事内容,继续讲述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创造性思维,利用不同的表达完整地概括故事内容,而不是按照教师的思路形成固有模板。刚开始时学生可能对表达存在畏惧心理,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更有信心进行表达,完整地概括出牛郎织女的故事内容。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在一段时间的锻炼之下,概括能力会得到迅速地提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概括内容,将故事进行缩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小说内容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学生能够形成创造性思维,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善于表达阅读感受
表达是小说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学生拥有强烈的表达感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在学生深度掌握了小说内容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发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不断改进,促使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积极表达出来。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这一章节的学习当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教师可提问学生“刷子李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可能回答“他是一个技艺高超的人,因为他刷墙的速度很快、效率很高”。教师还可以继续询问学生,“他的能力如此之强,他有没有为此骄傲自满?”学生从故事内容当中会发现,刷子李非常谦虚低调,即使面对别人的赞美和夸奖,也只是淡淡一笑,继续努力工作。之后,教师询问学生,“对刷子李这篇故事有什么读后感吗?”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表达出,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应该像刷子李一样,认真负责,全力以赴,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不张扬自己的成就,继续努力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表达阅读感受时,找对角度,掌握小说的实质性内容。学生应做到言之有序、有理、有据,拥有缜密的思维逻辑和大量的词汇储存,实现有质量的表达[5]。
总之,小说教学,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借助教材内容,利用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春芳.统编语文教材小说教学的三大维度[J].小学教学参考,2023(34):33-35.
[2]徐金山.聚焦矛盾,让小学语文小说单元教学向纵深漫溯[J].教书育人,2023(8):72-74.
[3]朱淑玉.“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化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名师在线,2023(14):28-30.
[4]王永珍.层层递进,精准狙击——小学语文高年段文本精读教学[J].天津教育,2023(24):140-142.
[5]王继红.层层递进,精准狙击——小学语文高年段文本精读教学[J].新课程,2023(14):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