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进程中的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

2024-10-12王莹

理论月刊 2024年9期

[摘 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具有鲜明文化主体性的先进文明。文化主体性的持续巩固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辉煌的关键所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要多维度、多层次、多向度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在深度参与文明互鉴中,中华文化不仅要坚守自己的优秀传统和红色基因,同时要吸收其他文明中的有益成分。“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推动包容发展、和谐共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取得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性新成就。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文明互鉴;传承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24.09.003

[中图分类号] G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24)09-0020-10

作者简介:王莹(1980—),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创新工程首席专家、研究员。

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近300种1。在古代中国,“文化”二字最早是可以分开使用的。“物相杂,故曰文”2,“文”是事物之间相互交织形成的纹样和图案。后来,“文”的意思扩展到包括礼乐制度、修养和美德等多种含义。“化”按《说文解字》释,为“教行也”3,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后有感化、效化、潜移默化的意思。“文”和“化”最早连续出现是在《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4这里“人而化之”指的是看到人美好的一面,并用其教化天下形成社会风尚。“文化”二字最早合并使用出现在“文化不改,然后加诛”5中,此“文化”是“文治教化”之意,指用社会规范教育人、塑造人。西晋束皙《补王诗》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1。“文化”与“武功”相对,意为“文明化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定义的重要论述是以辩证唯物论为理论基础的。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这是对文化本质的深刻阐述,并指明了文化与社会其他领域之间的辩证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面对和回答中国文化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实际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提出一系列关于文化发展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

所谓文化,是指个体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统一,也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价值系统整体及其国民的整体生活方式。自信是一种属于精神层次方面的文化,也是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中华文化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同一种文化类型合乎规律发展的文化纽带,同时又具有层次上的差异,包括现代与传统、当下与历史、主体与客体的区分。一方面我们要明确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必须依靠建设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维持,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

一、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进程中的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的内涵与价值

文化主体性是在认识和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中,人们表现出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和积极肯定,它体现了对本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信心和自豪感。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信成为各国维护自身文化安全、抵御外来文化冲击的重要精神支柱。文明互鉴则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它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学习,鼓励各国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促进文明的共同发展。文明互鉴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一)文化主体性的概念、内涵及其意义

费孝通强调,“文化自觉”的目的不在于其他,而是“文化主体性”,即对现代化的“自主的适应”4,是本土文化对现代化的主动适应。所谓文化主体性,是指面对古今中外文化关系时,在一定文化交流场域中生活的人所显示出来的能动性,对该文化的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功能具有自觉意识,同时还能自觉地掌握科学的文化发展方法并推动文化创新。一方面,要明白自己文化的起源、组成、特征和发展趋势,充分理解、识别、保护和促进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任何文化都必须植根于自己的文化中,要通过批判性反思来实现一定程度的文化意识,形成独立自主的文化建设能力。就文化内涵而言,一个国家的核心内容和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构成了其独特文化的内部基础;就文化发展而言,它主要反映在文化发展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力之中。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要在数量上占优势,而且要在其多维结构中发挥价值主导、精神引领作用,方能体现其文化主体性。同时,表象化呈现出的外在的文化符号以及无形气质展露的精神内在是构成文化主体性的价值基础;静止僵化存在的固有的传统文化以及鲜活呈现出的具有生命力与开放性的文化传统构成主体性的实质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1在中国大地上,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建立起来的。中华文化主体性体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以及中华文化在同外来文化交流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历史主体和民族独立对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有着深刻影响,理论创新和道路选择又对文化主体性的巩固起到推动作用。文化主体性具有导向性、向心性、创造性、包容性,成为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和辐射力的源泉,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主体性在新时代不断建构和发展,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中占据主动的必然选择,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主体性本质上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结果。通过对特定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发挥出文化凝聚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主旨要义。

(二)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及其新时代内涵

自强自信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从“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现象;从孔子“我欲仁,斯仁至矣”2,到两汉隋唐出现的“文景之治”和“盛唐气象”,再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3等,我们不难发现,一种无畏而自信的精神蕴含在这些一脉相承的思想中。文化自信就是文化主体呈现出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及其所产生的价值情绪。文化自信表现为对自身文化及其发展的崇高信仰和坚定信心、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扬弃。其一,文化自信是国家和人民在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自身文化的深厚情感、认同和守护。其二,文化自信是国家和人民自信地看待自身文化发展前景,并不断丰富和创新自身文化,进而推进自身文化发展的精神力量。其三,文化自信是国家和人民扬弃自身文化,虚心借鉴和辩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对外来文化展现出来的开放包容气度和兼收并蓄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4。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重要作用的新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前提,以文化自强为目的,其基本方向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所要增强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自身创造、传承、发展的文化的自信,是在肯定和认同中始终坚守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陈先达认为,只有读懂了中国历史,才能真正理解文化自信的概念;只有从历史的纵深中全方位地看待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才能真正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5。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历史密切联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保持自身特色和生命活力的根据所在。在历史长河中积聚的优秀文化资源、在伟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锻造出的革命文化精神是其重要内容,而最具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其核心所在。悠久灿烂的历史滋养了文化自信,也为其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和动力。

(三)文明互鉴的内涵与价值

文明互鉴是指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首次提出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文明观,要追溯到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3月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演讲6。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述了对文明交流互鉴的主张和看法。“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7中华文化赓续千年,历经沧桑,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受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通过交流和互鉴,和而不同,我们在守正的基础上因事而异、因时而移,不断地使中华文化得到完善和发展。

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经历了在冲突中互相伤害、互相理解,在交流中寻求共识的发展阶段。然而,从总体上看,在不同文明、不同时期之间,还存在着很多的传播与交流。《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1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不断走向深入,面对新的世界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要加强交流互鉴,消除文化壁垒,增进彼此的理解包容,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文明交流互鉴已经成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丰富人类的文化宝库,丰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从现实性上看,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人类文明更加繁荣和辉煌。

二、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进程中的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文明互鉴是有机统一的

在这个多元共生的时代,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鉴于三者的有机统一性,我们需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挖掘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坚持开放包容,积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更要勇于担当,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文明互鉴与中华优秀文化密不可分

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至今而未曾中断,关键在于承载中华儿女身份认同和安身立命之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坚守着自身的主体性。自人类诞生以来,曾经产生过无数的文化形态,但是其他古代文明全都消亡在历史的云烟深处了4,唯有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文化流传至今,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被其持续久远地滋养着、影响着,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也被其越来越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余秋雨认为,中华文化之所以“长寿”,在于八个方面的原因,就是“体量自觉”“自守自安”“力求统一”“惯于有序”“简易思维”“以德为帜”“中庸为轴”“特殊门径”5。这是中华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社会共同价值观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钱穆指出:“中国人所谓‘天人合一’……早已渗透于中国自古以来……各部门各方面,而完成一种深彻圆密的文化系统。”6可以说,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深沉而持久地涵养着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一方面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7。另一方面体现在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得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承古开新的文化精神为当代中华文化繁荣注入了强大活力,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创造新发展而得以增益和提升。

中华文化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待外域文化方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本着“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1的理念,以广阔的胸怀吸收和扬弃众家之长。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贯通古今。从历史来看,中华文明创造了极为丰富和辉煌的文化成就,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文明总体格局的领先地位。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就开辟了丝绸之路。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把中华文化传播到西域,同时也引进了西域文化。《后汉书》中曾提及,汉代北方民族的日常用品、器皿、歌舞、乐器等,“京都贵戚皆竞为之”2。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值民族大融合阶段,因此能极好地呈现出文化的包容性。当时雕刻、建筑及艺术作品鳞次栉比,堪称中华文化瑰宝,且多民族文化的因子通过这些瑰宝不断凝聚,如汉族、吐蕃族、鲜卑族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石窟、佛塔、寺庙等就是最好的见证。在欧洲还处在中世纪“黑暗时代”的时候,唐代胡汉文化融合发展,出现多元发展的体育、舞蹈、音乐等,多达70余个国家与我国交好通使,文明交融互通局面此时已经形成并发展良好。北宋都城开封堪称当时世界上第一大都市,人口已达百万。到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从东南亚到非洲,将四大发明、瓷器、漆器、丝绸、农耕器具、数学、天文历法、医药学、中国的法律、典章制度、文学艺术、政治思想等传播到海外。明末清初,西方的医学、天文学等知识在中国不断传播,拓宽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的知识分子提出要“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3,体现出中华文化强调和合、有容乃大的包容性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心态。

(二)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为推动文明互鉴提供有力支撑

文化自信的价值基础是多维度的,它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国家、民族走向强盛。文化自信要求我们尊重传统文化的内涵,回顾历史文化的精华,充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创新,走出一条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核心,以深厚人文情怀为血脉的文化强国之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起来的。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必须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4善于学习借鉴外来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对海外文化的认知、了解和接受,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的文化体系,同时也在不断拓宽着中国人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扩大着中国人民的世界眼光和文化胸怀。

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它涉及个体、民族、国家等多个层面,是文化自信和国家自立自强的根本。随着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持续增强,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不断被我们有针对性地吸收,使中国文化不断得到滋养、丰富、繁荣和发展。特里·伊格尔顿指出:“社会主义共同文化观的充分涵义是,应该在全民族的集体实践中不断重新创造和重新定义整个生活方式,而不是把别人的现成意义和价值拿来进行被动的生活体验。”5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广泛吸纳各种文化养料而始终具有自身鲜明特色,就因为它对外来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拿来或拒斥,而是始终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故步自封的,而是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华文化是与时俱进和开放包容的。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发频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想要传承和发展,必须主动去包容、借鉴、交流、吸收、融合世界多民族文化。

历史地看,坚定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互鉴。如利玛窦在明代来华期间用拉丁文翻译南宋朱熹注的“四书”之后,随之兴起“中国热”,欧洲的显学中也有“中国学”的一席之地。在欧洲,中国的“四书五经”等数十种经典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17世纪末叶出版发行。又如,中国文化在17到18世纪时,以礼仪之争为契机,由耶稣会士作桥梁,在欧洲大规模传播,成为欧洲思想启蒙的重要来源,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魁奈、霍尔巴赫等都能巧妙地运用中国文化。尤其是作为启蒙思想泰斗的伏尔泰,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他有机地融合近代欧洲文明与来自古老东方的道德规范,将孔子所提倡的道德规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评价为“与牛顿地心吸引力原则同样具有普遍性”4,因此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称其为“欧洲的孔夫子”。伏尔泰的《风俗论》系统阐述了中国的历史、法律、道德、哲学等问题5。他还把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后在法兰西剧院公演6。此外,欧洲学者不断出版研究中国文化和哲学的著作,这些著作在海外的影响甚至超过中国经典原著本身,如《孔子道德论》《中国哲学》《中国通史》等。

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结合了继承传统文化、发扬现代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三个方面,从显性传承的文化符号走向隐性发展的文化精神,最终实现历史性的再造与更新。文化主体性是体现于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当代实践等不同维度与领域之中的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并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中国文化主体性构建不仅关系到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还关系到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并且关系到建设中国话语体系,乃至国家形象的自我塑造,决定着中华文化当代发展走向与内在发展趋势。

因此,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文化主体性作用,筑牢中华文化之根,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的引领作用,建构具有中国气派和世界眼光的中华文化。

(三)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是“两个结合”的必然体现

“两个结合”是一种理论、一种实践,还是一种方法,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7。“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文化主体性意识的一种体现。在五千年文明的发展中,中国文化形成了一条独特的脉络,最引人关注的是在这条脉络中呈现的两个高峰。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百家争鸣时代。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即在公元1世纪左右,少数民族和佛教文化这两个因素对当时乱世不断冲击,到公元5世纪至6世纪左右,价值观已经紊乱到底。第二个高峰是宋代理学。从唐代、五代十国,即公元6世纪开始,到公元11、12世纪,此时可以说达到了一个真正的思想高峰。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标志之一就是宋明理学。在明代中晚期开始活跃的商业活动对宋明理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构,如反映市井世俗生活的小说在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出现。清兵入关后,中国传统文化被草原文化、狩猎文化猛烈撞击,但乾嘉小学又成为思想学术领域逐渐发展成熟的学术主流。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加之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强势冲击,传承千年的儒家思想体系开始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中华文化在民族危机中展现出了强大的自我复兴和文化重塑能力,找到了一条重构文化主体性的发展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文化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最终产生了新的文化生命体,既塑造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又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切实增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要“创新性发展”地继承,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抛弃那些有违历史发展规律的糟粕,而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2。步入新时代,我们务必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内在的生命力不断被激发出来。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和理论前提。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取得的非凡成就,引领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独立富强,归根结底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邓小平指出:“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3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在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内核的马克思主义,无疑是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主心骨和思想文化的主旋律,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核心支撑。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法宝是“两个结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走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必须具有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在数千年历史传承中,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各民族经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现出社会文化生活的共同性、融合性和主体性。中华民族走的是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共产党推进“两个结合”,更加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就能在激烈的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

毛泽东强调:“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4这是“第一个结合”,从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到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成功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5并强调要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从文化内容在“第一个结合”中涉及,到作为独立范畴的文化在“第二个结合”中突出体现,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本体构成和时代指向不断明晰,在熔铸新的文化形态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华文化主体性内容不断更新。

三、正确处理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进程中的关系

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文明互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推动文化繁荣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它体现了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信程度。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根本依托。文化自信则是在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充分信心。文化自信不仅是对内的身份确认,也是对外交流互鉴的基础,它推动了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和传播。文明互鉴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的过程,它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互鉴可以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

文化主体性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条件。有了文化主体性,一个民族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源自文化主体性,是文化主体性塑造的一种文化心态。文化主体性和文明交流互鉴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主体性的巩固有利于文明交流互鉴,而文明交流互鉴则是在不同文明之间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文化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

在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首先表现为‌文化自知,即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基本特征等具有清晰的觉悟和坚定的认知,对中华文明有“自知之明”。其次,文化主体性表现为‌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强烈认同感,对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强烈自豪感。文化的主体性越强,文化自信就越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拥有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越大。再次,文化主体性表现为文化自强,是赓续历史文脉、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时代责任和担当。

文化认同就是对一个民族共同体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1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证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及文明的区别就在于其文化和文明的主体性内涵与特质不同,在于其价值观念、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不同,由此,文化主体性及建立在主体性基础之上的文化自信,就成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前提和依据,成为世界文明多元发展、交流互鉴的重要动力。

(二)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与文明互鉴互为动力

文化自信是一种在自觉的心理认同基础上产生的对文化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文化心态,是由文化主体性塑造的。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性的自然流露,是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文化主体性铸造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强化一个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文化自信和自立自强。有了这份自信,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如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了明确的主体特性,厚实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根基。

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2。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我们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根本遵循。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我们坚定文化主体性,要以宽广的胸怀,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合作,更加自信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相辅相成,互为动力。一方面,文化自信为文明互鉴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文明互鉴又会反过来促进文化自信的提升,使各国更加珍视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是全球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理念。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只有推动文明互鉴,才能实现全球文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三)文明互鉴是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是全球化时代下各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理念。它们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自信程度,还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文明交流与共同进步。文化主体性和文明互鉴对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处,增强全人类福祉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主体性和文明互鉴不仅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而且能够通过相互对话和学习,在促进自身文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其他文明的繁荣兴盛,进而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文化主体性和文明互鉴是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因素,文明互鉴有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开放的心态自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本民族文化,这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并不是历史上文化强势心理或文化弱势心理的复归,不是要倡导文化的唯我独尊、万方来朝,也不是草木皆兵、紧张过度,而是要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借鉴与吸收外来文化。”1在对待外来文化时,真正的文化自信是以批判的眼光,正确地审视和包容整合外来文化,学习其优秀的部分,摒弃其不足和糟粕的部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顺应近代以来文化会通的发展趋势,在同其他文化不断地交流互鉴中持续发展本民族文化。

(四)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进程中相辅相成‌

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进程中,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是三个相互关联且不可或缺的元素。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标志和前提,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是文化发展的前提与重要途径,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它们共同构成了推动文化繁荣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石。它强调的是在文化传承中,我们需要保持并强化文化的自我认知和独立地位。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特色,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承载着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文化依托,是各文明各文化得以平等交流对话的文化特性。通过坚守和弘扬文化主体性,我们能够确保中华文化在传承中不失本色,同时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其次,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动力。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和信念,它源于对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同。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文化自信能够激发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推动我们更加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2同时,文化自信也是我们在与其他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底气,它使我们能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吸引世界上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最后,文明互鉴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文明互鉴强调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借鉴,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实现共同进步。文化主体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方法论基石,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重要场域是文明交流互鉴。时代精华与民族特色凝练出的中华文明不断承继与创新的过程,就是文化主体性的巩固过程。文化主体性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文化现代化发展而不断推进。正因为文化主体性的存在,在与世界其他文明互鉴交流中,中华文明才会体现出鲜明的、独特的、深厚的文化特性。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我们需要积极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对话,学习借鉴它们的优秀成果和经验,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同时,我们也要将自己的文化成果和经验分享给世界,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四、结语

文化在人类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体现。文化发展的内容必然通过各民族的经济、政治及文化自身的实践过程体现出来,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也在实践中变迁。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进程中的三大重要支柱。它们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着当代中国的文明创造实践,指向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文化发挥着塑造时代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新征程上文化工作者的重大使命。文化主体性在社会实践和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动态凝聚、不断强化,体现出对自我民族的认知和认同。文化自信是文化发展的持久动力。巩固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正确处理中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妥善处理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的关系,坚定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现代化实践,在历史实践的过程中建立起文化自信。我们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文化建设已成为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集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忘本来,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吸收外来,广泛借鉴各国文化优秀成果;面向未来,努力以新文明创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人在“两个结合”的科学理论与成功实践中,有力地巩固和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继续坚守文化主体性,更要继续秉持多元、开放、包容的心态,在未来的文化传承发展中,勇于面对文化的多元性,加强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申 华

技术编辑 王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