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了“报仇”干了很多事
2024-10-12黄思颖
读完韩松落的《为了报仇看电影》,韩松落说我们看电影,不过是为了向庸常的生活报仇。但韩松落也说了,不一定是电影吧,报仇的机会多着呢。我才反应过来,原来为了报仇,我做了很多事。
从有网络电视开始,我就反复回看TVB的电视剧,《鉴证实录》《刑事侦缉档案》《陀枪师姐》《溏心风暴》《法证先锋》等等,儿时蹲在电视机前看到电视机发热,然后被打得屁滚尿流,被打得越惨的电视剧,现在翻看得越勤。而近十年,我看得最多要数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有时候一集一集慢慢看,有时候跳着快进地看,而有时候直接从三十二集开始看。但不管我怎么看,都是为了等三十四集,天下群雄齐聚少林寺,揭开真相的这一场。江湖上的恩怨纷争,几宗谋杀案的水落石出,纷纷扰扰,那种快感,想必是向生活报了大仇。
2012年的夏夜,在没有空调的寝室里热到发懵。好友从远方给我传来一部电影的链接,未删减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我和舍友熬夜看完,然后疯狂地推荐给周围的同学。哭哭笑笑了一场,如今回想起来还真是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彼时正逢青春,却对青春剧如此喜爱。当然,这部电影开启了我对青春剧的喜爱,从此以后电影院只要上映此类的电影,必能赚走一张我的电影票。《同桌你的》《匆匆那年》《后来的我们》《我的少女时代》《左耳》……再后来,我开始不满足于这些电影里BE的结局,每次看完,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缓冲,于是我又爱上了青春甜宠剧。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1/UMeW6oFvkwdBA7XbaheJTM.webp)
我喜欢群像剧,青春里不只是情侣,有一大群朋友的故事最好。比如《最好的我们》《一起同过窗》《如此可爱的我们》《当我飞奔向你》。毕业以后,突然就步入了钩心斗角的职场,各种KPI考核,结婚生子,买车买房一堆俗世的问题,时不时地在我脑海里敲几下钟。于是这些青春剧成了我柔和的缓冲带,它们告诉我象牙塔还在,青春还在,不必着急向前走。
可我终究是要三十岁的。三十岁以后,白日梦再也填补不了我内心的空缺。于是我开始写作,开始阅读,开始去文字中汲取力量。我一开始以为学习写作是一项技能,这个过程可以提升自我的价值,从而缓解年龄焦虑。一直到最近开始上写作疗愈课我才明白,其实是写作疗愈了内心深处一块不太见过光亮的部分。我从未觉得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有话就说,有事就写在脸上,我这样的人大概率不会有太焦虑的时候。但写作疗愈让我明白,其实是我把内心要纠结要烦恼的点,都通过文字抒发出来了。
这些年,我读了很多书,也看了很多部电影,听了几档播客。我喜欢做手账,生活的、旅行的、读书笔记、观影记录……我穿梭在城市的街巷,随手按几下快门,耳机里有周杰伦、陈奕迅、孙燕姿、张惠妹的歌。原来我为了向这庸常的生活报仇,做了这么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