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八则

2024-10-09杨欣雨

青年文学家 2024年26期

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是我国古代汉语研究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该作全面总结了古代汉语的规律与特点,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汉语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学习与研究古代文献具有深远影响,始终备受广大师生赞誉。然而,由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随着语言的演变,汉字的一些含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难免存在一些不足或疏漏,尽管经过多次修订和校对,部分词义注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与商榷空间。本文旨在对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的注释提出浅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古代汉语》中关于“儒”的注释补正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认为“儒”字的本义是“儒者,柔也”。然而,根据《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的记载,“儒”字的本义实为“柔弱之人”。《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中国人历来重视“死”与丧葬礼仪,而这种认知观念与广泛需求也促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儒”。“儒”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未得见,但在小篆中“儒”字从人,需声,表柔弱之人。而《康熙字典》引《广韵》曰:“儒,懦也。”可见,“儒”字本义应为“柔弱之人”,而非“柔也”。

二、《庄子·逍遥游》中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中写道:“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注释:“去”,离开;“以”,作介词;“息”,休息;“以六月息”作介宾结构后置,调整语序后应理解为:“以六月息去者也。”故这句话解释为“鹏离开北海,乘着旋风盘旋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用六个月的时间飞到南海才休息”。但是如果这样解释,这句话又会有些别扭,主要是由于对“息”的不同理解造成的。常见“息”的含义为“休息”,王力先生也将“去以六月息者也”的“息”解释为“休息”。《说文解字》解释为:“息,喘也。”古人认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由此可知“息”本义为“气息,呼吸时进入的气”。除此之外,《广雅》曰:“息,安也。”“息”引申为“停止”的意思。那么“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句话中的“六月”解释为“六个月”,“息”解释为“停止”“停息”,完整可解释为“离开(北海)用了六个月才停下”。此外,清宣颖《南华经解》解释说:“息是气息,大块噫气也,即风也。六月气盛多风,大鹏便于鼓翼,此正明上六月海运则徙之说也。”这里将“六月”解释为“六月份”,将“息”解释为“气也”,引申为“风”,完整可解释为“凭借着六月份的大风离开”。那么结合文本和含义对比,宣颖“息译为风”的说法更为贴切。

三、《论语·学而》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中写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注释“时”为“以时,按时”,意思是说学习了就要按时温习。从字面角度考虑这一释义,问题也不是很大,但是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周秦时代的“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朱熹《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也有温习、练习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中的“以时”即为“在一定时候”或“在适当的时候”。同时,王肃也在《论语注》中作同样的解释,当然除了王肃的《论语注》,皇侃的《论语义疏》里也有类似的解释。皇侃认为“凡学有三时:一是就人身中为时,二就年中为时,三就日中为时也”。也就是说,学习有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第一,在一定的年龄段就要学习那个年龄段所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要根据一年四季的特点合理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第三,每天都要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来学习。

结合以上文本进行对比,“学而时习之”中的“时”解释为“一定的时间”或“时常”均可,解释为“学习了,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或“学习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的说法更为贴切。

四、《论语·公冶长》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中写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注释“敏”为“理解问题快”,注释“下问”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那么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即为“回答问题快而且勤奋,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耻辱,所以才称他为‘文’”。那么这里使用的就是“敏”的引申义,即反应快。《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敏,疾也。从攴,每声。”许慎认为“敏”是形声字,本义是“迅速”“灵活”。但如果分析“敏”的早期文字字形,会发现“敏”其实也是会意字。

“敏”字形演变:

“敏”字的甲骨文字形从又(或攴)从每,每亦声。“又(或攴)”表示手(或者手持器具)之象,“每”表示女子或母亲之义。二者合起来,有母亲或女老师以手或手持器具(教鞭)施教启智之意。这其实就是最原始的教育,原始教育的目的很朴素,就是让孩子迅速(跑得更快)、灵活(能躲避野兽或敌人)起来。后来,“敏”又引申为“聪慧”,就是使人聪明、灵慧起来。

所谓的“疾也”就是快速、灵活。比如,敏捷、灵敏。《诗经·小雅·甫田》写道:“曾孙不怒,农夫克敏。”《毛传》曰:“敏,疾也。”周王喜在心头不发天子之怒,农夫们感恩戴德勤于农事。这里的“敏”,指农夫们干活儿又好又快,勤勉的样子。《论语·里仁》写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何晏注引包咸曰:“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论语·述而》写道:“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刘宝楠《论语正义》写道:“敏,勉也。言黾勉以求之也。”解释为“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勉追求得来的人”。那么结合文本和含义对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的“敏”解释为“敏捷,勤勉”更为贴切。

五、《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中写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注释“渺”为“渺,小也”,这是说人在宇宙中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小米粒。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注释中有“这是说”三个字,等于“意思就是”。此处,他将“粟”比作“米粒”,用来强调人的渺小。从表面看来这一解释也并无不妥之处,但是仔细考虑过后就会发现,“大海”和“米粒”之间并没有可以相比较的共同点,所以这种解释是让人费解的。《说文解字》解释“粟”为“粟,嘉谷实也”。“粟”的本义是指谷子(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此外查《康熙字典》和1978年《中华大字典》还发现它除了表示“米粒”之外,还可指“沙粒”。其中《康熙字典》写道:“又沙谓之粟。《山海经》:柜山有英水,中多丹粟。注:细丹沙如粟也。”而在《辞海》《辞源》和中国文化研究所1982年印行的《中文大辞典》中,“粟”字词条下分别有如下义项:“凡细颗粒之物或曰粟”“指颗粒如粟之物”“泛指粟状物”。而且,《辞海》《辞源》中的该义项下还都引有例句,如《山海经·南山经》:“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郭璞注:“细丹沙如粟也。”而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粟”条下更是明确地指出,“粟”可指沙粒等细小之物。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粟”字除了表示“米粒”之外,还有“沙粒”的含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粟”字宜解释为“沙粒”。如此一来,这句话的意义便更为明确:“人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颗沙粒。”这样的解释避免了读者产生“大海之中怎会有米粒”的疑问,也使得语意更加连贯。

六、《论语·公冶长》中的“愿无伐善,无施劳”

《论语·公冶长》中写道:“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注释“无施劳”为“不把劳苦的事加在别人身上”,从词义角度来看这一解释,是将“施”解释为“加”义。《辞海》中“施劳”为“夸张自己的功劳”。朱熹注:“施,亦张大之意;劳,谓有功。《易》曰‘劳而不伐’,是也。”由此可见,“伐”和“施”同义互文,有“夸张”“夸耀”的含义。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对“无施劳”的注释为“不表白自己的功劳”,《淮南子》写到“功盖天下,不施其美”,《礼记》中“施”的含义为“表白”“著者”“显露”,三者意义上是相通的。从语义角度来说,这句话中孔子教导学生要谦虚、不自夸的态度。其中“伐善”指的是夸耀自己的善行,“施劳”应与之关联,同样理解为“过度宣扬自己的善行”,要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这种态度也正是儒家所倡导的“仁”的具体体现。综合从词义和语义角度来看,这句话“愿无伐善,无施劳”解释为“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夸大)自己的功劳”更为贴切。

七、《诗经·邶风·静女》中的“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中写道:“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此句中的“城隅”若按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注释为“城上的角楼”,笔者认为不妥。按照古代文献记载,从词源学角度来看,“城隅”一词在《诗经》中的含义应为城墙角上的一小块区域。在古代汉语中,“城”字无疑是指城墙,而“隅”字则表示角落。在《周礼·考工记·匠人》中,对“城隅”有详细的描述:“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这里的“雉”是古代计量单位,相当于五十尺。郑玄注曰:“城隅谓角浮思也。”这里的“角浮思”即为城墙角上的矮墙或角楼,是用来守望和防御的。然而,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对此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城隅”指的是城墙的角落,而非角楼。

同时结合《诗经·邶风·静女》的语境来看,“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这里的“城隅”应是城墙的角落。因为在古代,城墙不仅是防御工事,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城墙上的角落可以为人们提供隐蔽和休息的空间,非常适合约会和等待。所以,“静女”在这里等待她的爱人,表现出一种期待、焦急的心情。

综上所述,从词义角度考虑,“城隅”一词在《诗经》中的含义应为城墙角上的一小块区域,而非城上的角楼。这一说法更加符合古代文献的记载和《诗经》的语言特点,也能更好地诠释《诗经·邶风·静女》中“静女”等待爱人的情景。

八、《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郑伯克段于鄢》中写道:“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其中的“奔”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注释为“快跑”,这个说法并不恰当,联系上下文,若将“奔”解释为“快跑”,则“大叔出奔共”即为太叔快跑到共国,这与原文含义不相符。依据原文上下文含义理解,太叔出奔到共国是为逃亡,所以“奔”应解释为“逃亡”。

“奔”字为会意字,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像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所以,“奔”本义为“快跑”。《尔雅·释宫》写道:“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写道:“将奔走之。”后引申为“逃亡”“逃走”,如《左传·庄公十一年》中的“大奔曰败”。经过综合对比和分析,此处“奔”解释为“逃亡”更为恰当。

本文通过对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的若干注释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补正,可以使我们更加精准地掌握古代汉语的语法、词汇、语音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对古代文献的解读更加精确和深入,进一步推动古代汉语研究的发展。笔者浅见还望大家批评指正,也希冀通过本文让更多人认识到古代汉语完善补充工作的重要性,为我国古代汉语的研究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