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融入舞蹈的意义及发展趋势\t
2024-10-08窦青华
摘 要:当代社会飞快进步和发展,艺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舞蹈和杂技作为一脉相承的两种艺术,发展时间较为相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二者相得益彰。发展至今,杂技和舞蹈艺术已经成为两种较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将杂技融入舞蹈艺术创作和表演中,有助于增强舞蹈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展现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本文就杂技融入舞蹈的意义进行分析,并阐述未来发展趋势,期待为相关艺术研究和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发展趋势;舞蹈艺术;杂技艺术;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8-00-03
杂技和舞蹈属于人体艺术表演,通过肢体动作来抒发情感,展现人体美学,带给人审美体验。尽管杂技和舞蹈属于两种艺术领域,但是二者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渗透融合,很多动作在舞蹈和杂技领域是相通的。因此,新时期舞蹈艺术发展中融合杂技元素,有助于展现出别样的舞蹈美感,带给观众多元的审美体验,对于推动舞蹈艺术高水平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杂技和舞蹈之间的联系
杂技和舞蹈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但从人体艺术基础上来讲,二者有着密切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形式相互借鉴
杂技和舞蹈均是将人体作为载体,通过肢体动作来展现艺术魅力。其中,杂技强调技巧、力量和勇气的多重结合,强调高难度技巧和动作,为观众带来更为惊险的视觉效果。舞蹈则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审美追求,通过肢体动作、姿态、表情和步伐来传递情感和剧情[1]。二者表现形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又相辅相成。在舞蹈领域中融入杂技元素,可以学习杂技技巧和难度,使得舞蹈表演更具震撼力和观赏性。例如,芭蕾舞剧《天鹅湖》作品中,将杂技元素巧妙融入其中,使得舞蹈画面更加和谐唯美,极大增强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力[2]。
(二)艺术理念的共通性
舞蹈和杂技在艺术理念方面具有共通性,二者均追求极致的艺术表达,在不断挑战实践中突破自我,实现艺术创新和升华。杂技演员追求高难度动作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全方位融合渗透,追求艺术更高水平的表现。舞蹈表演中,展现优美的舞蹈姿态同时,追求精湛的技巧和完美的艺术。这种追求极致的艺术,使得舞蹈和杂技理念相互借鉴、认同,共同作用于人体艺术发展[3]。
(三)文化传承的相互促进
在文化传承层面,杂技和舞蹈均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二者相互促进和发展。舞蹈艺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艺术理念,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而杂技表演很多传统节目和技巧同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二者融合创新,可以实现传统文化深层次挖掘和传承,依托于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作品中融合渗透,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4]。
二、杂技融入舞蹈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舞蹈艺术审美性
杂技融入舞蹈艺术表演中,对于提升舞蹈艺术审美性具有重要意义。杂技凭借高难度动作和惊险的视觉效果深受人们喜爱,将这些杂技元素融入舞蹈表演中,有助于为观众带来较为震撼的视觉体验[5]。如柔术表演、空中飞人等杂技元素融入舞蹈中,使得原本舞蹈平面化呈现变得更加立体化,舞台空间得到了多维度拓展。观众欣赏舞蹈表演过程中,除了感受到舞者柔美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还可以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提升舞蹈艺术审美性。
杂技元素在舞蹈领域中的融合应用,由于杂技动作技巧难度较大,为舞蹈表演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舞蹈表演难度大大增加,也为舞蹈艺术带来了更多的表现手法。舞者在表演中完成杂技动作的同时,还需要展现舞蹈情感表达,实现技巧和艺术之间保持平衡[6]。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不仅仅是舞蹈技巧展示,更是一场集合了情感、技巧和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活动,对于提高舞蹈艺术审美性具有积极作用。
(二)有助于推动舞蹈艺术创新
推动杂技迎合舞蹈跨界融合,能够为舞蹈艺术带来新颖独特的视觉体验,推动舞蹈艺术创新发展。舞者在日常训练中融入杂技技巧,学习跳跃、翻腾、平衡等技巧,能够让舞蹈动作更加多样化,增强舞蹈艺术表现力[7]。杂技元素在舞蹈表演中的融入,也可以激励舞者持续挑战自我,寻求突破,为舞蹈艺术发展奠定基础。艺术表现方面,舞蹈艺术中融合杂技元素,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杂技和舞蹈相结合,可以产生新型的艺术风格,使得舞蹈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等方面丰富多彩。舞者在舞蹈表演中融入杂技元素,灵活运用肢体语言,有助于传递更加细腻、深刻的情感。
杂技融入舞蹈艺术领域中,推动着舞蹈题材和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实际上,传统舞蹈作品受限于文化、地域和历史等因素,题材和风格较为固定。融入杂技元素后,可以为舞蹈创作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创作者借鉴杂技表演技巧和形式,结合不同艺术元素,可以创作出风格独特、题材新颖的舞蹈作品,丰富作品艺术内涵的同时,带给观众多元的艺术感受。另外,当代社会人们审美水平持续提升,对于舞蹈艺术需求逐渐多元化[8]。引导杂技融入舞蹈艺术领域,能够满足观众对独特、新颖和有挑战性艺术表演形式的追求。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除了感受到舞蹈的优雅和柔美,还会被杂技的惊险和刺激吸引,获得多元、丰富的审美体验,对于提高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具有积极意义[9]。
(三)有助于提升舞蹈表现力
杂技在舞蹈艺术领域中融合,可以带来更多新的视觉元素,提升舞蹈表现力和张力,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使得舞蹈作品更加生动、感人。首先,深化情感传递。高难度杂技动作的展现,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肢体语言,此种语言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界限,增强交互,直达观众内心深处。如在表达挣扎或是痛苦的动作时,杂技中的力量对抗、身体扭曲等元素融入舞蹈艺术中,有助于强化情感表达效果。在展现自由或喜悦之情时,翻腾跳跃的杂技,有助于舞蹈表演更加奔放、欢快,深化情感传递,增强舞蹈动作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其次,增强动态张力。杂技元素具有动态化特点,融入舞蹈艺术中可以展现更强的张力。杂技动作对于表演者身体素质要求较高,需要短期内达到极限状态,通过瞬间的爆发力来抓住观众眼球,提升舞蹈观赏性。舞蹈和杂技的融合,有助于提升舞蹈表演流畅性,借助舞蹈的动静结合、快慢节奏变化,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提高舞蹈表演张力。最后,拓展叙事能力。将杂技元素融入舞蹈表演中,有助于进一步拓展舞蹈叙事能力。以往的舞蹈作品表演中,往往借助肢体语言和音乐节奏讲述故事,而融入杂技元素后,可以为舞蹈提供多样化的叙事手段,甚至成为舞蹈的亮点,引导观众理解和掌握舞蹈的叙事脉络,使得舞蹈作品内容更加引人入胜。
三、杂技融入舞蹈的发展趋势
(一)融合创新成为主流趋势
当前艺术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推动杂技和舞蹈融合发展,并不仅仅是艺术的简单叠加,也是深层次的融合创新,对于二者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杂技与舞蹈融合程度逐步深入,艺术和技艺的界限逐渐模糊不清,通过引入高难度的杂技技巧,除了展示人体极限能力以外,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舞蹈情感表达。舞蹈的柔美和韵律也会反向渗透到杂技表演中,提升杂技动作的流畅性,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杂技和舞蹈融合创新发展,需要不同领域艺术家参与其中,包括编舞家、音乐家、灯光师和服装设计师等专业人员,多方人员加入其中,为舞蹈和杂技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灵感支持。而且通过跨界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探索出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助力杂技和舞蹈艺术持续创新发展。
实际上,舞狮属于一种极具技术性的表演形式,芭蕾舞中表演者用足尖跳舞等动作,均属于杂技动作范畴。《天鹅湖》中黑天鹅三十二个挥鞭转作为一个高难度动作,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芭蕾舞演员望而生畏。有的观众认为,很多优秀舞蹈作品并没有难度过大的技巧,同样深受群众欢迎。如《谢公屐》《雀之灵》等民族舞蹈作品,即便没有常规的翻转、跳跃等技巧,但《谢公屐》中屐和袖的玩味等,《雀之灵》中灵活的手指动作等,同样属于技术性表演活动。这种现象,正是舞蹈和杂技之间相互联系的具体表现,将杂技融入舞蹈表演中,在不破坏作品整体完整内容的基础上,过分炫耀杂技技巧是切实可行的,有助于进一步增强舞蹈的审美功能[10]。
(二)实现科技和艺术深度融合
科技飞快发展的今天,先进技术手段与艺术领域的融合程度逐步加深。随着杂技在舞蹈领域的融合发展,积极引入科技手段,与艺术深度融合成为大势所趋。此种融合趋势,能够带给观众新颖、独特的视觉体验,推动舞蹈艺术和杂技艺术创新发展。随着VR/AR以及全息投影等先进技术发展,其逐渐在杂技与舞蹈表演中融合应用。例如,运用VR技术能够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动作的优美和惊险。借助AR技术可以创设梦幻般的背景或特效,实现杂技和舞蹈动作之间的无缝衔接,增强表演立体性。在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杂技和舞蹈表演不再拘泥于传统舞台空间,而是过渡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科技融入也为舞蹈和杂技表演形式、内容创新提供了支持。艺术家可以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复杂舞蹈动作编排,促进舞蹈技巧和传统杂技之间的有机融合。同时,科技也可以为舞蹈叙事提供更多可能性,在声音、影像等媒介融合下,使得作品深入讲述和传递情感。科技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有机整合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元素在一起,创作出更具全球视野的舞蹈作品。但同时,科技和艺术深度融合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平衡科技和艺术表现的关系,避免科技过度使用导致的艺术失真等问题,均是当代艺术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增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全球化大背景下,文化交流与合作俨然成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杂技和舞蹈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推动二者融合发展除了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文化交流与合作。杂技融入舞蹈艺术领域,凭借其独特的技巧和表演方式,有助于展现人体极限美感,在多种文化元素交织和碰撞下,形成更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这一融合趋势,有助于观众深层次感受到不同文化魅力,促进文化多样性传播与交流。在国际舞台上,杂技融入舞蹈表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成为各国文化表现的窗口。在艺术创作和表演中,艺术家相互学习和借鉴,汲取他人优势弥补自身不足,进而实现文化的深入交流与融合。
(四)表演者舞蹈能力和杂技能力的同步发展
杂技和舞蹈的技艺各有千秋,前者强调身体柔韧性、力量和技巧性,后者强调身体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表演者同时掌握这两种技能,有助于杂技元素在舞蹈表演中融会贯通,丰富艺术层次感。而且此种融合趋势,舞台上的表演有力量且不失柔美,有技巧又不失情感,为观众带来更加新颖、独特的艺术体验。对此,表演者应该注重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同步提升舞蹈能力和杂技能力,加深艺术理解和感知。因此,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和学习,有助于提高表演者的艺术修养和表演水平,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于一个优秀的舞蹈表演者而言,除了掌握高超、精湛的舞蹈技巧以外,也要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和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表演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除此之外,为了推动杂技在舞蹈中的融合发展,还需要有效克服体型问题,演员除了保持良好体型以外,也需要拥有力量更强的肌肉。在这个过程中,演员需要经过系统、科学训练,增强机体核心力量,提升身体平衡控制能力,以便于拥有修长的体型同时,具备更强有力的力量。日常训练中,应注重演员呼吸问题,主要是由于杂技表演大多需要演员屏住呼吸完成动作,不自觉地将这种习惯带入舞蹈表演中,加重舞蹈表演负担。所以,促进二者融合创新过程中,要注重转变演员的呼吸习惯,通过舞蹈表演来展现细腻的情感。
随着杂技在舞蹈领域的融合拓展,舞蹈艺术领域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并呈现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在这一市场需求驱动下,有助于推动杂技舞蹈艺术的商业化进程,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结束语
杂技融入舞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结合不同舞蹈作品风格特色,有机融入不同的杂技元素,有助于为舞蹈创作和表演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持,提升舞蹈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应正确看待杂技和舞蹈之间的内在联系,迎合市场需求和艺术发展趋势,促进二者有机融合,培养更多技能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以期推动杂技和舞蹈艺术的高维度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刚.浅谈杂技表演艺术与舞蹈艺术的融合研究[J].魅力中国,2019(35):291-292.
[2]肖端.舞蹈元素与杂技元素的完美融合——浅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瓯挑幡[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01):29-32.
[3]申霞艳.以身体极限喻精神超拔——评大型当代杂技剧《化·蝶》[J].中国文艺评论,2021(05):101-108.
[4]杜昕芮.从舞蹈“希望”与杂技“软功”中看到的——试比较舞蹈与杂技“动作性”的特点[J].戏剧之家,2015(04):149+151.
[5]刘帅.试论舞蹈艺术元素在杂技创作表演中的作用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5.
[6]王怡风.论杂技与舞蹈的关系及舞蹈元素在杂技创作表演中的作用[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01):49-53.
[7]郭梦蝶.探讨舞蹈元素在杂技创作表演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魅力中国,2020(38):26.
[8]王小蒙.试论舞蹈与杂技表演艺术的融合性探究[J].魅力中国,2019(15):283-284.
[9]李梦颖.试论舞蹈与杂技的“跨界”现象——以大型杂技剧《在那遥远的地方》为例[J].戏剧之家,2016(19):165.
[10]王晓丹.中国古代杂技和舞蹈演出场地的变迁[J].教育教学论坛,2019(42):80-82.
作者简介:窦青华(1978-),男,江苏盐城人,二级演员,从事杂技艺术表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