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测试的半挂牵引车驻车制动性能的鉴定
2024-10-08田云飞
摘 要:半挂车的气动管路在断开的情况下,牵引车辆通过断气制动进行紧急制动,断气制动性能往往影响车辆制动效能。事故中鉴定驻车制动性能,一般通过静态检查车辆的制动部件,动态测试车辆的制动效能,动态测试往往复原的是事故的车辆状态,事故状态复原挑战鉴定的准确性。本文通过过程测试的方法对一起案例进行半挂牵引车驻车制动性能鉴定的探讨。
关键词:驻车制动 制动性能 动态测试 过程测试 鉴定
0 引言
重型牵引半挂车的制动系统往往都是通过气压制动的,牵引车和半挂车之间的气压管路连接好坏决定了半挂车的制动性能。重型半挂牵引车的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尤其在山地公路中,而气压管路大部分裸露在外边,且材料往往是树脂或橡胶尼龙,导致制动管路应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断裂或漏气,从而影响到车辆的制动性能。一旦制动管路断裂或严重漏气,从而导致半挂车出现紧急制动(断气刹),而断气后制定性能的鉴定往往通过静态检查和动态测试来进行。
本文通过一起车辆制动管突然路断开时,制动储气罐突然泄压的状态下,来鉴定车辆的驻车制动是否会起效能。在鉴定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路试检测或现场模拟实验的过程测试,从而对车辆的驻车制动性能进行鉴定。
1 驻车制动的原理分析
根据气压制动结构分析,根据手动控制阀(图1)结构,阀门弹簧气室是将驻车制动(手刹)气压室和行车制动气室结合在一起,驻车制动气压室在行车制动气压式上方,驻车制动气压室的出气口在与其壳体焊接,并与行车气压制动室的出气口反向平行,行车制动出气口与驻车制动的出气口接头孔道平行,且与孔道平行的气室轴线与行车制动气压室是相通,当将驻车制动手柄推向制动时,推杆下方的凸轮轴推动下方活塞,当踩下制动踏板实施行车制动时,下方活塞是不移动的。在车辆准备起步之前,应将制动推杆的操纵杆扳回到驻车制动解除位置,从而使压缩空气从驻车制动储气筒进入驻车制动气压室,从而储能弹簧压缩,则驻车制动活塞回到不制动位置,同时在回位弹簧作用下行车制动活塞也回位。此时驻车制动解除,车辆方能起步,但如果气压在储气筒的压力值未达到最小安全值,则弹簧不可能被压缩,因而汽车也无法起步。
当驾驶员操作驻车制动时,推动制动手柄,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芯管贴紧操纵凸轮,从而使得进气阀关闭,排气阀开启,出气口与排气口通过芯管相通而出气,这时储能制动气室通过快放阀与外界空气相联,此时车辆将处于驻车制动状态。
2 案例简况
2023年5月18日16时40分许,某号牌重型半挂牵引车(以下简称被鉴车辆)沿XX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XX路口驻车在等待交通信号红灯时,被鉴车辆突然向后移动,与后面小型客车发生碰撞,被鉴车辆停止并横在公路中间,小型客车受损严重。道路沥青路面,事故时天气晴朗,路面干燥,事故路段为上坡路段,现场被鉴车辆制动痕迹不明显。
驾驶员笔录显示:被鉴车辆在等待红灯信号时,突然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制动管路断开,能听到明显的气体泄漏的声响,此时车辆向后滑行,驾驶员踩制动车辆制动效果不太明显,然后调整方向盘,被鉴定车辆横移在公路中间而停车。
委托方要求鉴定的事项是:导致事故的原因是否是因为车辆的制动故障引起的。
3 案例分析
根据案情简介及被鉴车辆的制动原理分析:如果车辆的制动管路断开,则储气罐与制动管路中的气压会瞬间降低,而被鉴车辆挂车的各制动气室气压瞬间降低,会导致挂车的各制动器实施制动效能,由于车辆发动机还在运行,制动系统中的压缩机正常工作,牵引车的制动气压会发生变化,会影响行车制动的制动效能;故即时在制动管路断开的情况下,被鉴定车辆的挂车行车制动将失去效能,但挂车车轮各制动器能实现断气制动(驻车制动),不影响车辆挂车的驻车制动。
4 车辆鉴定
本案例是鉴定车辆在制动管路断开的情况下车辆的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是否能起效能。根据GA/T642-2020《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之规定:具有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主要以动态检测鉴定为主,进行必要的路试检测或现场模拟实验。本次鉴定车辆具有行驶能力,顾采用过程测试的方法进行动态检验。
4.1 静态检验
该车制动形式为气压制动。
(1)供能装置:查视空气压缩机、制动总泵外观,未见有破损,管路连接完好,启动车辆,压缩机正常工作,未见有漏气现象;储气筒安装完好且外观无破损、漏气现象,却见主储气罐出气口与制动管路连接处用铁丝固定,痕迹较新(见图2);
(2)控制装置:查视制动踏板、支架、推杆均无变形,踩下踏板无发卡、发软现象;
(3)传能装置:查视所有看见制动管路并无无老化、开裂、变形现象;
(4)制动器:查视各制动分泵及其连接管路完好,启动车辆,踩下制动踏板,均可见各制动分泵有制动行程动作。
4.2 动态过程测试
根据GA/T642-2020《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检验要求,对被鉴定车辆进行过程测试:
(1)启动车辆,观察气压表,气压在车辆启动后迅速上升,随着时间推移,压力变化逐渐降低,在5min后气压升到800KPa后基本不变;将车辆熄火,观察气压表,气压降低很小,3min后,观察到气压降低值仍在800KPa附近,压力减小值小于10KPa(见图3);
(2)当启动车辆气压升到800KPa后,踩下制动踏板,各车轮制动器产生制动效能;拉起手制动阀,后轮产生制动效能;
(3)启动车辆气压升到800KPa后,将铁丝固定的制动管路断开,气压迅速降低到100KPa左右,拉起手制动阀,后轮产生制动效能;
(4)启动车辆气压升到800KPa后,将铁丝固定的制动管路断开,连续踩下制动踏板10余次,各车轮只有前6次产生制动效能,当气压降低到100KPa左右时,各车轮不再产生制动效能。
5 技术分析
通过静态检查和动态过程检测,对照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的气压制动相关标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车辆熄火3min后,气压降低值小于10KPa符合GB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7.7.1采用气压制动的机动车,在气压升至750KPa且不使用制动的情况下,停止空气压缩机工作3min后,其气压的降低值应小于等于10KPa之规定;
(2)车辆启动气压正常后,踩下制动踏板,各车轮制动器产生制动效能;拉起手制动阀,后轮产生制动效能符合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7.1.1机动车应设置足以使其减速、停车和驻车的制动系统或装置,且行车制动的控制装置与驻车制动的控制装置应相互独立之规定;
(3)根据驻车制动原理分析,阀门弹簧气室是将驻车制动(手刹)气压室和行车制动气室结合在一起,驻车制动气压室在行车制动气压式上方,驻车气压制动室的出气口与行车制动气压室出气口平行焊接在壳体上,行车制动出气口与驻车制动的出气口接头孔道平行,且与孔道平行的气室轴线与行车制动气压室是相通,当将驻车制动手柄推向制动时,推杆下方的凸轮轴推动下方活塞,当踩下制动踏板实施行车制动时,下方活塞是不移动的。在车辆准备起步之前,应将制动推杆的操纵杆扳回到驻车制动解除位置,从而使压缩空气从驻车制动储气筒进入驻车制动气压室,从而储能弹簧压缩,则驻车制动活塞回到不制动位置,同时在回位弹簧作用下行车制动活塞也回位。此时驻车制动解除,车辆方能起步,但如果气压在储气筒的压力值未达到最小安全值,则弹簧不可能被压缩,因而汽车也无法起步。
当驾驶员操作驻车制动时,推动制动手柄,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芯管贴紧操纵凸轮,从而使得进气阀关闭,排气阀开启,出气口与排气口通过芯管相通而出气,这时储能制动气室通过快放阀与外界空气相联,此时车辆将处于驻车制动状态。
驻车制动气室推杆最大行程比行车制动气压室的推杆形成大,一般比最大行程大10%,所以,当行车制动推杆达到设定的最大行程时,由于制动器的间隙过大,从而在未能实现完全制动时,可以使驻车制动气压室放气,利用储能弹簧助力,进一步推出行车制动推杆,以实现完全制动。
综上分析,当储气筒突然泄压造成行车制动失效时,如果能及时操纵手制动阀,车辆驻车制动仍能够产生效能进行驻车。
6 鉴定结论
通过外观检查制动部件和过程测试制动性能,被检车辆在制动管路断开的情况下,即使当气压降低到100MPa,行车制动无法进行有效的制动,但驻车制动在车辆管路断开漏气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实施对挂车的有效制动,故车辆不至于产生向后滑动的现象。可以判断驾驶司机有说谎的嫌疑,同时断开的管路不是在事故发生时产生的。
7 结语
交通事故鉴定考验着司法鉴定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考验着鉴定方式方法的应用,通过本次案例分析得出重型牵引挂车行车在制动管路断开的情况下,不同时间段行车制动的制动效能效果和驻车制动的效能。本过程测试的方法为气压制动动态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过程测试方法,可以有效的判断在制动管路断开的情况下,来鉴定车辆的制动性能,为交通事故车辆制动性能鉴定提供一种有效的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1]GA/T642-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S].
[2]GB7258-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S].
[3]GB38900-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S].
[4]张易红,尹学杨,周廷萱.半挂汽车列车自燃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芜湖:国际会议2010(1).
[5]冯浩,陈建国,张志勇,等.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发展概述[J].中国司法鉴定,2015(5):69-73.
[6]曹泓怡,周磊,李志刚.半挂运输车刹车气路介绍和分析-《第七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09-01.
[7]胥军,万磊,冯澜,等.商用车气压制动系统压力响应模型构建与验证[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20,54(7):25-33.
[8]于雅静.商用车制动防抱死系统气室压力及车轮制动转矩识别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