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健康启示录
2024-10-08俊俐
“这是首次完全按照我们的奥林匹克议程改革实施的奥运会:更年轻,更都市,更包容,更可持续。也是首次完全实现性别平等的奥运会。”站在缀有奥运五环的演讲台前,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以简短的致辞宣告2024年巴黎奥运会圆满收官,旗帜与圣火将由光之城递与天使之城,再会便是四年以后。
当盛事的帷幕落下,故事仍在继续,如果说我们从这届奥运会学到了什么,那就是进步来之不易,无数个体的努力在此汇合成一条河流,“塞纳河般的奥运会”,恰如其分。赛场上每一个耀眼的夺金时刻都映照着一群在幕后默默付出的人,他们的姓名是一个集体,他们正在做的事和普通人也息息相关:一份涵盖了饮食和心理的健康启示录。
出营养的饮食说起
餐厅素食增加一倍,巴黎奥运会还未开幕就先上了热搜,担心运动员吃不饱、没有力气比赛,网上众说纷纭,显然关于竞技场素食饮食还未成气候。所以,吃什么?平常一日三次的迷茫在奥运会上也像大雾弥漫,所幸走到巴黎这一站时,已经有一群人完成了突围。
运动营养师,一群在巴黎奥运会之前就已获得胜利的人,他们处理运动员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目标是从中找到平衡。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吃饱了就练”或者“要训练就别再吃了”的观念让运动员们感到困惑:身体需要来自食物的能量以支撑高强度的训练,而食物又干差万别,并不清楚该吃什么或怎么吃:一方面需要营养补充,一方面要控制体重和体脂,在没有专业指导介入前,两者往往会顾此失彼。当饮食观迭代至今,“吃好了再练”成为运动员和教练间的共识,主动邀请运动营养师加入团队更是对此的一份笃定。所以,尽管这届奥运会的餐食供应争议不断,但并未造成任何困扰,充足的前期准备让赛场上的每一位运动员都精力充沛,这里面就有运动营养师们的胜利。
“奥运级别选手在训练日时需要主动去适应不同的饮食,这是精英运动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作为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中心驻国家游泳队的运动营养师,于良这次也随队去往巴黎,对于奥运会期间餐厅素食比例提升的争议他并没有过多评论,而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穿过表象看到了本质。“我们在学习营养知识之前和之后,饮食思维是会变化的,之前是靠本能去吃,考虑的是我喜欢吃什么,学习过后,就会用一部分理性去吃,会思考在训练时、比赛时我需要吃什么。”运动员越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就越能在外界出现干扰的时候处变不惊。口腹之欲是人之大欲,更像一道人生考题,如果面对它都能表现出十分的理性和克制,那在其他事情上必然也能游刃有余。
在和于良的对话中,一个运动营养师的形象逐渐饱满了起来:要一头扎进团体生活,和团队成员们保持密切的沟通,同时要用专业的目光去发现问题,以及观察正在发生的变化。大多数时候要主动输出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向运动员潜移默化地科普健康科学饮食的知识和观念,还会指导运动员定期做体成分检测,因为数据更直观也更有说服力,必要时还要提供营养咨询,甚至一对一地指导饮食。“在这里,运动营养师像是一个打磨、修边的人,游泳运动员最后可能就赢那0.01秒,要怎么实现?教练有教练的经验和方法,作为营养师也要去找自己专业的突破点。”先理解合理存在的“不知道”和误解,再把大的目标拆解为一系列小任务,循序渐进地让运动员们意识到营养也是训练的一部分。
“干净饮食,加上科学的营养时机,不仅能促进健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表现”,在于良看来,运动营养中饮食的角色更像“润滑剂”,不具有决定性,却是帮助运动员们赢得比赛的重要一环。饮食干净,即去掉那些会让人立刻感觉愉快的食材和调味,例如不健康的高油脂和不健康的糖类,这如同驱散脑中杂念,精力集中才能更好地完成突破:营养时机的关键在于正确认知食物,比如上午的训练前要补充水分和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早饭,为肌肉储存足够的糖原,训练后要及时摄入精致碳水”和蛋白质,提高胰岛素水平以加快被损伤的肌肉恢复。《纽约时报》在七月末发表过一篇与运动营养相关的文章,通过六位奥运选手的饮食分享,作者指出了碳水补充在训练中的不可替代性,“竞技体育运动员需要大量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每个项目的需求不同,但他们都需要燃料,而且是大量的燃料。”在谈碳水色变的当下,这类由权威的个体经验出发的讨论似乎变得更有意义,它像是一个提醒:运动与饮食的关系从来不是此消彼长、会抑制或阻挠,而是相辅相成、互相需要,并合力为身体赋能。
作为给普通人的营养饮食建议,于良说了五个数字:2、2、1、1、0,这是来自游泳队的“22110”饮食原则:粗细两份碳水、红白两份蛋白质、一份水果、一份蔬菜、一碗汤/粥/奶。并不苛刻,只是粗略的一个框架,“我们就参考比例,调整总量”,他会心一笑。接着在被追问“如何看待奥运网球女单冠军郑钦文一年360天只吃鸡胸肉和西蓝花的传闻”时,他的语气收紧了一点,“没必要纠结对不对,它要传达的信息是,运动员的严格自律包含了健康、合理搭配的饮食。”那普通人需要饮食自律吗?他接着说:“做到均衡饮食,已经是自律了。”最难的一步其实是坚持,持之以恒地运动并配合营养均衡的饮食,有清晰的目标感,长此以往,便能真正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
赢的底色是身心健康
纵观今年巴黎奥运会,多数项目已成为00后的舞台,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在他们身上得到了近乎极致的展现:更复杂的赛制、更严谨的战术、不断刷新的奥运纪录,一张张还显稚嫩的脸上没有显露出任何情绪波动,好像年轻完全压制了所有的紧张和恐惧。这些新一代运动员就是所谓的“完美战士”吗?对温筱茜和她所在的团队来说,这个答案恐怕永远都是“不”。
作为这届奥运会后方保障营的一员,温筱茜的工作是为运动员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技能训练,协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以提升竞技表现。“我们的运动员并非一台完美的机器,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一直无可匹敌,其实他们的人生也可能需要一些修修补补。”当赛场上胜利的喜悦淹没了真实生活的细节,长久游走于心理层面的人就会变得十分警惕,就像面对一张拉满的弓,隐含了两个极端的结果,但谁都拿不准是哪一个。运动心理工作者在团队中更像一个观察者和“预言家”,她需要比任何人都懂得察言观色,包括对方的表达模式、思维体系,有时还必须接住各种突发的情绪;同时,她也需要身体力行地带领他们做心理总结和恢复,积极应对眼下的问题,她要比所有人都更相信他们会成功,不是在赛场上赢得名次,就是在他们的一生中以个人发展的形式。
“一些运动员还是觉得,只要跟我聊了就意味着他是有心理问题的,我就和心理医生一样,是来做诊断的。”以运动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被引入运动员团队后,温筱茜需要去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初期的信任建立便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职业运动员经历长期的训练,往往具备高于常人的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这让他们拥有更好的运动表现的同时形成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只要不是有很严重的心理创伤,便会下意识地屏蔽掉内心的感受,“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陪伴,给他们一个可以感受到尊重和包容的空间”,能自由地表达想法,又无需承担后果。
如何培养新一代的运动员?如今这已不再只是教练要思考的问题,当运动天赋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变成了准入门槛,那已经跨进门来的人该怎么继续成长和提升?运动心理工作者在团队中逐渐复现的影响力或许能给出一个答案:调整好心理状态,更加积极地参与比赛。这在运动心理学上也有迹可循,即“自我效能”,是指在面对一项任务或挑战的时候,有自信能够完成一一运动员们通过不断打比赛来积累成功的经验,并以此为来源进行自我效能,提振信心,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循环。不过赛场上不只有成功,当遭遇失败时,“自我效能”也不会失效,“这个时候你要允许自己焦虑、生气,甚至崩溃大哭”,温筱茜说道,“但也要学会区分失败背后的可控和不可控,有哪些是可以调整后避免的,哪些又是不得不接受的”,如果只是一点失误,那再加强训练就好,但如果是出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对手,就需要重新思考对“失败”的定义。
奥运会的赛制越来越新,主动调整是为了顺应时代,而作为积极的应对,无论是运动员还是他们背后的团队,都应该保持灵活,并尽可能地关注全面,其中心理上的这道屏障一旦竖好了,和输与赢都保持一定距离,到了赛场方能事半功倍。同样,对普通的个体而言,再自觉强大、坚毅的人也要学会去寻找自身的“破绽”,为情绪的宣泄留一条口子,不必一条路走到底,就像植物会生出气根从空气而不仅仅是土壤中汲取营养,用柔软的方式回应挑战,让身心都保持健康,成功的概率或许会更高一点。
真正地掌控自身
“松弛感”,一定是这届奥运会最出圈的词之一,它被用来调侃那场塞纳河上的雨中开幕式,包括没有升起的波伏娃雕像、松散的运镜、争议不断的节目设计……但这场盛事的观众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巴黎的迷人魅力:无处不在的松弛感。16天的会期里329个小项目紧密地进行,然而无论在哪一个赛场,都能嗅到相似的气息,像是呼吸放缓,一个正在发酵的面团。如果不归因为这座城市骨子里的慵懒,在奥运会这样的顶级赛事上,“松弛”往往就意味着绝对掌控。
时间拨回8月4日晚上,女子跳高决赛正进入白热化阶段,相比田径场上的其他项目,跳高的比赛区显得尤为安静,观众紧张地等待着关键一跳,神色凝重,而当镜头切向运动员却画风一变,澳大利亚的尼古拉·麦克德莫特是金牌的有力竞争者,趁比赛间隙却往地上一躺,开始翻看笔记;而另一边,绝对的夺冠热门,来自乌克兰的马胡奇克则直接钻进了睡袋小憩,松弛感爆棚,结果也让人印象深刻,后者轻松打破尘封了37年的世界跳高纪录并夺冠,前者紧随其后获得银牌。“我建议所有女性都备上这个垫子和睡袋,因为在不同的天气下躺着都很舒服”,谈到比赛中的松弛画面,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睡美人”的马胡奇克分享了起来。
“松弛感的底层逻辑是自我接纳。其实在竞技场上你想挑战更高,有一个很大的先决条件,就是自我接纳和自我挑战。”温筱茜从自己的运动心理专业角度提供了一个见解,“我接受我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我愿意向它们发出挑战,甚至去寻找更高的挑战。”马胡奇克的胜利并非来自场上的休憩时刻,而是因为已经足够了解自己,能准确地把握身体的巅峰时刻,所以在极度的高压下放松了下来,而且坚持去做,不受其他人影响。乒乓球赛场上闭目养神的樊振东和跳来跳去放松的法国新秀小布形成鲜明对比,却都让人感觉很松弛,事实也证明如此,几番鏖战后两个人都满载而归。竞技项目不可能做完美的准备,但平日训练中逐渐建立的信心和运动员对自身的认可,就能让他们在赛场上继续保持一贯的行为,知道怎么做会更有利于发挥。“一个人如果不能自我接纳,其实会很难受,他也可以干大事,但是会付出比较大的心理层面的代价”,所以很多时候“不松弛”反而是一个障碍,与自己对抗,只看到短板而看不到优势,实际是对自我信心的消耗。
这同样适用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苛求自己,而是真正去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及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比如“卷,还是不卷”,其实很容易回答,问题的关键在于“我想要够到的那个目标是否要求我卷一卷”,就像不是每一个竞技运动员都能拿到顶级赛事的入场券、站上领奖台,那是否就只能抱憾而归?一届又一届的奥运会向我们证明,并非如此。体育实力有强弱,但人格没有,观众依然会为落后的、失误的运动员喝彩,因为他们是拼尽全力才来到这里的,对大部分运动员而言,最大的胜利就是站上奥运会的赛场,结果是什么早已不那么重要了。与其为无法实现的目标感到痛苦,不如接纳作为普通人的自己,放弃那些自我怀疑和约束,不去刻意追求什么,生活将自行开展而变得具象。
心理学上有两个概念,叫“自我关怀”和“自我定向”,都是能够保护个体远离自我批评、反刍思维的自我认知态度,比如运动员上场前会有一些自己的小仪式,或佩戴某个象征物,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让身心放松下来,把注意力从不必要的自我关注、自我评价上转移,从而聚焦于眼前的比赛。过度的担忧于事无补,甚至会打乱状态,这时就需要一次深呼吸,然后重新定向: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当能自如地操控自己的意识,身体自然会跟着行动起来,这种对自身的高度掌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赛场上的流畅状态和巅峰表现,只是这场比赛仅有一个人,就是自己。
第一次将可持续作为核心价值,第一次实现运动员性别完全平等,巴黎让这项古老的体育赛事再次焕然一新。“巴黎奥运会是一场新时代的奥运会”,相信参与和关注了这场盛事的人都会认同巴赫的说法。我们需要看见奥运会存在的意义所在,它的改变就是时代的改变:当滑板在2021年的东京首次成为正式奥运项目,多个城市开始修建面向公众的滑板公园,更多的女性有机会接触这项运动并接受专业训练;今年的巴黎严肃地把气候变化纳入议程,使用的比赛场馆95%为现有或临时的,其余5%采用低碳建筑方法建造;还有运动营养、运动心理,像一头慢慢浮出海面呼吸的鲸鱼,喷出的水花在周围激起一圈圈涟漪,且还在不断向外扩大……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至今已有132年,依然在发展、更新,就像我们渐进的、更在意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