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计量视角下知识交流体系研究的模式探析
2024-10-07杨思洛陈志灵
摘要:[目的/意义]旨在构建全文计量视角的知识交流体系研究模式,为新时期知识交流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梳理知识交流相关概念、全文计量分析与知识交流研究现状,探析知识交流体系研究的新模式和趋势。[结果/结论]将全文计量视角下知识交流体系研究的模式归纳为4个维度:过程、行为、载体、内容。知识交流的过程是宏观把握,行为和载体是外在表征和形式,内容是内在特征。该模式可为完善新时期知识交流体系研究提供新的启示,并促进我国知识创新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全文计量分析;知识交流;体系研究;模式探析
分类号:G302
引用格式:杨思洛, 陈志灵. 全文计量视角下知识交流体系研究的模式探析[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24, 9(4): 380-393 [引用日期]. http://www.kmf.ac.cn/p/400/. (Citation: Yang Siluo, Chen Zhiling. The Model Analysis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search Based on Full-text Bibliometric Analysis Perspective[J/OL].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um, 2024, 9(4): 380-393 [cite date]. http://www.kmf.ac.cn/p/400/.)
1 引言/Introduction
文献计量学领域与时俱进,面向Science 2.0、开放科学时代的海量数据,紧跟数智新技术,把握开放获取的机遇,顺应精准计量的要求,迎来了从传统题录计量到全文计量的升级。全文计量分析是以文献全文为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结合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挖掘等技术,对文献内部知识单元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评价等进行研究[1]。全文计量分析弥补了传统文献计量时间窗口过长、特征揭示粗糙、评价过于片面等问题[2],升级了文献计量的深度和广度,为知识计量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及时、精确、全面和有代表性的方法,其研究被学者划分为宏观语篇、中观语句和微观语词3个层面[3],如图1所示:
新时期,科研人员以科学文献或社交网络为载体进行知识交流,合作、引用、链接等是重要表征,文献计量成为研究知识交流的重要视角和方法。文献计量视角下,以合作网络建立科研主体间的知识交流网络,测度其数量、结构,从而揭示科研合作下知识交流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以文献引用知识生成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4],实现知识创新这一过程,探究知识交流特征和演化;电子化知识载体催生了知识交流的网络链接模式[5-6],即“引用”的网络延伸,文献计量以链接分析反映作者及其知识的影响力、关联性,揭示网络知识交流机制[7]。全文计量分析是传统文献计量的升级,其知识交流体系研究依此展开,并扩展了更丰富的内容。
知识交流体系研究包含了对知识交流要素在不同维度相互作用、影响等机理的探究,以揭示知识交流特征等内容,对提高科研效率、推动知识创新、促进社会进步至关重要。在数据智能、开放科学时代,全文计量能够有效应对当前知识交流中复杂的数据,挖掘全文知识、语义,使知识交流体系研究更为细粒化、精准化、多元化、全面化,并逐渐成为知识交流体系研究的重要趋势。目前全文计量视角下知识交流体系研究的理论分析较少,缺乏新环境下研究模式、探索方向的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知识交流新内涵、新特征的发现。因此,笔者依据当前全文计量视角下的知识交流研究现状,探析其特有的研究模式,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为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2 知识交流体系研究概况/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2.1 知识交流概念及视域
知识交流(knowledge communication)是指存在知识不对称的双方,在一定的动机作用下,一方通过某种载体把知识传递给对方并产生影响的交互活动,交流主体、环境和客体,是构成知识交流活动的3个基本要素[7]。主体包括知识提供者、接收者和传递者,环境是知识交流的载体、平台、工具和手段,而客体则为参与交流的知识。知识交流是知识创新的重要环节,即以知识交流实现知识共享,从而激发知识创新。知识交流通常被编辑出版、图书情报、科技管理等学科领域所关注。文献是知识的载体,图书情报研究视域下,知识交流研究关注其结构、特点、过程、作用等内在逻辑和外在影响,文献计量为其主要手段,通过文献进行科学知识交流的定量研究,深入知识交流的内部联系,以揭示知识交流的本质。
2.2 全文计量分析与知识交流体系研究现状
全文计量分析利用全文数据和数智技术,将知识交流体系研究从表面深入化、简单复杂化,以微观视角出发,基于丰富的文献内容信息,完成知识交流网络深度分析、实现真正知识内容计量[8]。
全文计量分析可以从知识交流的过程出发,结合引证等行为探索交流体系。①学者们根据引文语句开展全文计量分析,以文本处理技术分析文献的引用情感、引用动机、引用位置[9-10]等内容语义特征,探究作者引用态度,更新引用功能及分类。②学者结合引文网络和语词,如抽取引文网络中文献的内容词、主题词、知识实体等[11- 17],计算关联文献在语词层面的相似性以提高引文网络的细粒度。例如,李婷婷等基于引文内容的期刊互引分析,从文献标题、摘要或正文内容中抽取主题词构建期刊与主题词的共现矩阵,准确反映不同期刊在知识交流过程中的功能[18];章承志等将学科之间的引文网络具象为学科术语引用网络,通过抽取某一学科引文内容中包含的其他学科的专业术语来计算学科间的知识交流程度,从微观上掌握学科交叉的情况[19]。③学者们结合语词和语篇优化传统的引文网络,有效揭示知识单元在引文网络中扩散和演进的过程,多维度分析知识交流网络的特征[20-23]。例如,叶光辉等从引文内容出发,以两文本间的主题词相似度、句法相似度和句子内容相似度的结果为知识流量,以引用强度为知识流动强度、以引用位置、情感和动机为知识流动类型,构建了有向、加权、异质的知识交流网络[16,21]。
3 全文计量视角下知识交流体系研究模式/ Research model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ll-text bibliometric
现有全文计量分析的知识交流多以学术论文为对象,依赖合作与引证的行为进行知识的输入、产出和输出,并在语句和语词层面开展内容研究,笔者从过程、行为、内容和载体4个维度构建全文计量视角下的知识交流体系研究新模式框架(见图2)。其中,知识交流过程是宏观把控,包含其他3个维度;行为是外在表征,是过程的执行;载体是外在形式,被行为选择和使用,支持过程的开展;而内容是内在特征,是全文计量视角下知识交流的核心,过程、行为、载体的选择和规范直接影响到内容的传递和理解。全文计量下,知识交流的深层剖析需要在其过程中结合载体和行为分析外部特征,结合内容语义探索其内部特征,充分发挥全文本的优势,全面揭示科学研究的知识交流理路。
3.1 过程维度
3.1.1 知识交流过程的内涵与阶段
在知识交流中,知识需求者通过阅读、引用等行为获取知识,进行知识输入,知识提供者产出知识成果[24],再由知识传递者以图书、论文、专利等载体形式进行知识输出。基于此,知识交流过程可分为知识输入、产出、输出3个阶段(见图3)。实际情况下,同一个体可能在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提供者不同角色之间来回切换,参与整个知识交流动态、复杂的过程。
知识输入是指个体通过交谈、阅读和引用等行为,从外部获取隐性和显性知识[25],输入的效果是吸收思想和方法,输入的过程可用引证行为来表现,引文也被视为文献知识输入的载体。知识产出的实质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知识创新[26],承载于图书、论文、专利等载体中,作者贡献评价、识别作者能力是分析知识产出的有效角度。与知识输入相对,知识输出是知识从主体内部扩散到外部的过程,产出的知识只有输出之后才能被他人掌握,输出的效果是扩散思想和方法,扩大其影响力,而施引是知识输出的直接表征。
3.1.2 知识交流过程的全文计量分析
(1)输入和输出的全文计量分析。引文是对论文、学者、期刊和学科之间知识交流最为直接的反映[27],是输入和输出分析的有效着力点。文献的参考文献体现出其借鉴的知识基础,而施引文献反映知识被吸收后对知识创新的影响。
从知识需求者视角,文献的引用代表着知识输入,参考文献是其标志。如图4所示,全文计量视角下,不同类型文献(如理论型、综述型和实证型文献)的参考文献作为知识需求者知识输入的表现,其特征研究不再局限于基于引用频次的简单统计,也能够从语篇、语句层面揭示其引用位置、情感、动机等特征,传统文献计量无法对此进行深入探索。具体地,通过对需求者知识输入的引用频次的探究,能够发现不同的文献类型在知识交流中输入知识量的差异;引用位置与语篇结构联结,可明晰不同文献类型和章节结构的知识输入需求;基于引文内容及语境的引用情感常分为正面、中性和负面,表明知识交流输入的立场;引用动机是综合的输入分析,可探索需求者知识交流形成的内因。
从知识提供者视角,文献被引是知识输出的表现,施引文献是标志。全文计量使得基于引文的知识输出在文献中的传承[28]更加明确。在以往知识输出研究中,常以施引文献题录数据分析探究输出的外部特征。而基于全文数据的知识交流输出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研究对象范围,涵盖了施引文献的全文数据,充分挖掘和量化施引的语义、语法和语用信息,关注知识输出的施引位置、强度、情感、对象等分布情况及其间关系的内部特征。
(2)产出的全文计量分析。科研成果作者是知识提供者,知识交流产出通常以作者为切入点,以合著作者贡献或作者贡献结合引证研究知识交流产出的模式、效果等。作者贡献是合著研究中各个作者对成果的实际贡献,通常以合著文献为载体。随着学科交叉融合和开放网络环境的发展,知识交流产出越来越趋向多作者的合著,作者贡献的测度成为知识交流产出特征发现的重要内容。不同于以往作者贡献要素的简单计数量化,全文计量下,作者署名顺序、作者贡献要素和声明共同为细化作者贡献提供了条件,结合全文结构或引文内容,通过文中不同要素的语义分析,确切计算作者贡献参与度和贡献要素作者参与度等,可以精确地反映作者的知识创新贡献。
3.2 行为维度
3.2.1 知识交流行为的内涵与要素
知识交流行为是主体为了满足自己的知识需求,基于相应的平台,即知识交流行为环境,进行客体知识传递、共享、吸收、利用、创新等行为。
知识交流行为的主体是行为的实施者,即知识提供者、需求者和传递者,这三种主体可以在知识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转换[29]。知识交流客体在本文中主要指科学知识,如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社交媒体的学术评论等。知识交流行为环境可分为交流场景和支撑技术。交流场景包括实地场所和虚拟场所,实地场所是指学术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博物馆等;虚拟场所是指学术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信息集成的线上平台,以及用户群体广泛、交互性强的社交媒体平台。知识交流的支撑技术主要有主体在发布、检索、浏览、下载、评论、传递、接收以及利用客体时依托的信息技术,是开放网络环境下知识交流行为实施的桥梁。
3.2.2 知识交流行为的全文计量分析
从全文计量视角来看,常见知识交流行为研究包括知识提供者和需求者传统的引证、科学合作等正式交流行为,以及基于社交媒体的新兴交流行为,还有期刊等知识传递者特殊的撤稿与更正等行为(见图5)。在开放网络和开放科学背景下,知识间的流动越来越活跃,知识交流行为也愈加多样和复杂。传统计量无法深入行为的语义,也在应对新兴行为时产生局限。全文计量分析面向全文数据,方法包容度高,能够多维度、多元化深入研究不同环境下知识交流行为成因、影响因素、具体内容等特征。
引证行为是知识交流最重要和广泛的表征之一。然而,以往文献计量仅计算频次分析宏观特征,重点关注引用的表象,难以解析知识交流行为的本质特征。全文计量分析则能够结合引文内容进行多主体、多维度融合分析,剖析主体引证行为的深层语义,把握行为主体对于某一特定知识的传递意图、传递行为模式、行为特征以及所持态度等。科学合作伴随着知识的流动和共享[30],不同主体间的科学合作也是常见的知识交流行为。全文计量的知识交流合作行为研究,为深入探究合作者间的合作原因、影响因素、合作效果等提供了文本层面的分析条件。这一方法揭示了合作行为背后的知识交流、共享、创新效应,从而清晰地解释合作行为中的动态和成效。
社交媒体是开放科学中知识交流的新媒介和新形式。除下载、浏览等,社交媒体具有其特别的“引用”行为,如链接、提到、点赞、在线学术评论以及在线的合作。这些新兴的社交媒体知识交流行为,丰富了以往知识交流的内在特征,脱离了传统文献计量的研究范围,全文计量分析是对其深刻揭示的重要视角和方法。在社交媒体中,已有替代计量对其学术行为效果计量分析,评估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而全文计量结合替代计量,更能够从知识单元、语义层面,深入探究社交媒体中知识交流行为的成因、特征和影响因素。
撤稿与更正是以期刊等知识传递者为主体,对已出版科学知识进行再处理的知识交流行为,更正相对来说比撤稿更加温和。全文计量视角下,撤稿与更正的研究从引证展开,发现对撤稿和更正文献的原因、引用情感、产生影响、规律以及学界态度等,而这一研究也能为规范科学出版提供指引。
3.3 载体维度
3.3.1 知识交流载体的内涵与形式
知识交流载体是在知识交流过程中承载或传递知识内容的工具或媒介,帮助人们获取、存储、共享和利用知识。在知识交流中,知识需求者会根据具体的知识类型、受众群体和传播目的选择合适的载体实施科学交流行为。
开放网络环境扩展了知识交流载体的内涵和外延。如图6所示,在科学研究中,根据不同形式可将知识交流载体分为实体载体和虚拟载体。当前,网络信息资源库形成,Web 2.0技术成熟,开放科学运动深化,虚拟载体更易获得和操作,其已成为主要的知识交流载体[31]。根据交流语言,可分为自然语言载体和书面语言载体。实体载体中通常使用书面语言,而这两种语言载体都会在虚拟载体的知识交流中出现。随着文献类型的增多和社交媒体平台的涌现,载体以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划分,其中,正式交流下的论文、图书类型较受研究关注;非正式交流通常有社交媒体评论、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等。
3.3.2 知识交流载体的全文计量分析
知识交流机制总是依据载体形式演进而不断进入新发展阶段[32]。全文计量视角下,知识交流的研究着重以虚拟环境学术成果载体为对象,结合载体实际知识交流内容开展研究。其中,简洁精炼、知识丰富的期刊、会议论文以及高度专业、知识全面的学术图书最受青睐。
在同一载体中,载体的全文计量分析通常从内容切入,旨在实现知识交流内容演化,发掘学科研究内容、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等[33-34]发展脉络,以及学科知识传输和跨学科知识扩散模式[35]等,进而探测学科状态并为学科发展提供参考。相比于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更具有及时性,其产生知识交流和科学影响也较快,其知识交流全文计量分析与期刊论文较为相似[36]。学术图书通常篇幅较长,在开放科学背景下,对学术图书的知识交流全文计量分析多关注引用输入和输出的语义特征。另外,全文计量视角更能明晰以往难以抽取的图书载体具体篇章和内容,计量其知识产出。
在不同载体中,即学术论文与图书,甚至与网站链接、社交媒体评论之间,知识交流所体现的特征尚未得到广泛的关注。全文计量分析为不同载体的知识交流演化和特征探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全文计量视角下,传统的学术论文和图书载体之间相互引证,历经了时代变迁,从实体文献到虚拟资源,其间相互引证的规律变化有待总结,不同时期引证的深层原因有待发现;在新兴载体中,学术论文、图书与非正式交流(如社交媒体)之间的内容链接即“引用”越来越多,形成了不同载体间知识交流的新特征,而且在数据智能时代中,知识在非正式交流情况下,会生成图、文、声、像等非结构化数据载体,知识交流新内涵有待发现。全文计量分析一方面能够充分计量分析不同时空不同载体间知识交流演化情况,完善知识交流的外部特征;另一方面也能够深入到引用的内部特征,发现不同载体之间知识交流的根本原因,以及与同载体知识交流的差异之处,或从不同载体的全文数据着手,探究不同载体间知识形成、语义的特征等。在此之中,非正式交流载体,如在社交媒体中的文本文档、多媒体文件、网站网页等形成了非结构化的知识交流载体,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承载并传递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较难被处理,因此需要替代计量、数智技术与全文计量的融合,共同解析,以发现非结构化知识交流载体的交流需求和内涵,描绘传统正式交流与新兴非正式交流载体之间知识交流的效果,深入理解知识交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新特性。
3.4 内容维度
3.4.1 知识交流内容的内涵和结构
知识交流内容是在知识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以载体进行记录、传播和发展的知识,通常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知识交流内容在主题、观点与方法等方面具有新颖度,会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或社会效益,能够代表科学发展,为推进知识持续增长做出贡献。在全文计量视角下,各种类型文献的内容可以据其结构划分,从结构上进一步进行知识抽取,研究知识的数量特征、发展规律和结构关系。
根据知识交流载体形式、研究性质和功能结构,以正式交流载体为主,将知识交流的内容结构要素进行划分(见图7)。学术论文是最常见的知识交流研究载体,笔者以此为例,探索全文计量视角下知识交流内容体系研究模式。
3.4.2 知识交流内容的全文计量分析
知识交流内容研究长期处于文献题录计量阶段[37],表现为将文献视作知识,用其外部特征来描述知识[8]。在跨学科背景下,文献不同结构内容的知识组成愈发丰富,而得益于多元化数据处理方法,全文计量分析使文章正文中语词、语句、段落等篇章结构都能够被单独抽取,将特定篇章结构下的全文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知识交流输入、产出等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知识交流规律;识别和抽取在不同语篇、语句和语词中的知识实体,剖析跨学科下的知识交流内容,可以为学科发展和知识变迁提供精准的视角。如图8所示,在学术论文中,其题录、
正文引言、方法、结果、结论等内容知识交流的全文计量研究已较为丰富,因此,笔者主要从研究亮点、文献综述、局限与展望、作者贡献等方面展开论述。
学术论文创新点的挖掘和利用一直是科研界的关键问题,研究亮点浓缩了一篇论文最重要且最具特色的新方法和新结论,其简短篇幅有利于知识的快速流动。全文计量的亮点内容研究便利了知识单元及创新性的提取与分析,有利于发现学科领域中最具突破性的知识创新贡献,明确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推动知识交流与科研创新。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是知识创新的知识基础。文献综述中包含了大量引用,是论文知识交流的密集部分,也是发现跨学科知识引用的重要部分,这一部分表现了知识需求者对知识提供者输出知识的交往、加工、吸收和内化,是新研究问题提出的基础。全文计量分析以知识单元抽取探析知识加工、吸收、创新等的内在机理,深化了知识交流输入的本质研究。研究局限与展望是作者基于已有知识提出的研究不足以及预设的未来研究目标,通常与该学科的特点和未来方向有关[38]。对研究不足与展望进行全文计量分析,一方面能够发现一定范围内科学研究范式存在的普遍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为知识需求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知识创新方向。而全文计量视角下知识交流内容维度的作者贡献,细化了知识交流中知识提供者到知识需求者的具体语义路径,发掘了科研人员的知识来源、利用及转化等的过程和结果,一定程度上也能基于作者背景和其具体知识产出发现不同学科在论文中的知识贡献,掌握学科间交流融合情况。
4 全文计量视角下知识交流体系研究未来展望/ Future prospects for research o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ll-text bibliometric
随着数智技术的发展,即时在线开放的科学活动新范式Science 2.0[39]时代来临,开放科学、社交媒体兴起,科学知识交流内容全面开放、行为持续升级、载体不断更新,科学知识交流过程充实而复杂。在此背景之下,知识交流体系也在动态更新,全文计量分析的新视角、新方法可以为知识交流的全面探究和管理提供有效路径,引导知识交流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4.1 立足开放科学环境,细化知识交流复杂过程
近年来,开放科学蓬勃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知识交流。全文计量的微观分析有助于全面洞察开放科学环境中知识交流过程的多维复杂性,为科学研究提供深刻洞见和支持。宏观上,知识交流由3个阶段组成,微观上,输入、产出和输出的内涵和特征因开放科学推进而持续改变。当前,输入和输出的引用背后有更复杂的原因,表征更多样的作者状态,需要全文计量细化引用语义,跟踪知识流动路径和内容,全面揭示需求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知识交流过程;开放科学环境下,知识产出更加多元,合作在知识创新中占据主要地位,更需采取全文计量的研究模式,基于作者贡献列表,使用全文数据,将作者贡献具体对应到其知识单元产出,评价科学共同体知识交流效果,发掘潜在的科研合作机会和伙伴关系,支持知识创新。
4.2 关注社交媒体平台,发掘知识交流新兴行为
随着开放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获取、分享知识,开展知识交流、创新的重要途径,基于社交媒体的知识交流生态已然形成[40]。社交媒体平台中的知识交流历时更短、效果更佳,科学共同体网络更大、背景更杂,知识创新效率更高。但社交媒体平台约束较少,将出现更多、更复杂的用户生成的知识交流新行为。这就需要与时俱进的全文计量分析,联结替代计量方法,定性定量相结合,基于全文内容分析行为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和效果评估,发现知识交流行为在开放网络下的新内涵。另外,社交媒体中会出现知识泄露、污染、侵权等不规范交流行为。全文计量可以结合知识交流的行为和内容,监测这些不规范行为和内容,为维持知识交流的良好生态提供及时反馈。
4.3 巧用数智技术,解析知识交流不同载体
数据智能环境下,知识交流载体形式愈发多样,不仅将论文、图书等载体纳入数据库,更扩展出图、文、声、像等非结构化的多媒体载体。这些非结构化载体给知识交流研究带来了挑战,需要全文计量分析联结多种数智技术,解析不同媒体形式代表的语义信息,挖掘多媒体载体知识交流的潜在规律和机制。另外,对于不同载体(如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载体)之间的知识交流差异,也需要全文计量通过合适的数智技术,系统探究和对比不同载体下的内容特征以及创新效果等,理解不同载体的交流方式以及知识创新对不同载体的实际需求。
4.4 围绕学科交叉融合,揭示知识交流丰富内容
当前跨学科趋势日益显著,知识交流内容也不断升级。例如,在论文的各个结构中,其所包含的知识愈发繁杂,简单的题录信息已无法全面揭示论文内容。而全文计量分析基于细粒化的视角,可实现知识单元抽取和语义分析,突显学科交叉下知识交流内容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具体地,全文计量分析需要充分利用全文数据,挖掘文献不同篇章结构中的语义内容,构建多层次的知识语义网,深入揭示文献的知识产出。另外,与时序分析的结合能够明晰不同时期文献各篇章结构的知识交流发展趋势,可以展现不同学科间的共享知识内容,洞察学科间知识交流,并促进跨学科研究。
5 结语/ Conclusions
知识交流体系研究是科学延续的本质分解与抽象,对整个科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开放科学已成为潮流,社交媒体强势影响知识传播,Science 2.0助力在线科研,知识交流不再是封闭的、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多维的网络,具有更为丰富与复杂的过程、行为、载体与内容。全文计量分析带来了更丰富的研究维度和具体角度,支持知识交流中知识单元和语义的深层挖掘。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4个维度探析了全文计量视角下知识交流体系研究模式,讨论了各维度组成要素和作用以及未来研究方向。随着技术更新和社会进步,全文计量分析和知识交流也将不断迭代,需要及时探索知识交流新过程,监测知识交流新行为,解构知识交流新载体,揭示知识交流新内容,从而优化知识交流新生态,科学合理地引导知识创新和科学进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周海晨, 章成志, 胡志刚, 等.全文计量分析的实践与展望:理论、方法与应用——2022全文本文献计量分析学术沙龙综述[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3, 13(2): 135-142. (ZHOU H C, ZHANG Z C, HU Z G, et al. Practice and prospect of full-text bibliometric analysis: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a review of the 2022 academic salon on full-text bibliometric analysis[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2023, 13(2): 135-142.)
[2] 赵蓉英, 曾宪琴, 陈必坤.全文本引文分析——引文分析的新发展[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58(9): 129-135. (ZHAO R Y, ZENG X Q, CHEN B K. Citation in full-text: the development of citation analysis[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4, 58(9): 129-135.)
[3] 胡志刚, 章成志.悄然兴起的全文计量分析[J]. 图书馆论坛, 2021, 41(3): 1-11. (HU Z G, ZHANG Z C. The quiet rise of bibliometrics based on full text[J]. Library tribune, 2021, 41(3): 1-11.)
[4] 武庆圆.开放获取期刊的知识交流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46-47. (WU Q Y. Research o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of open access journal[D]. Wuhan:e65b87f8d5b2cf0c3bc40248d96ec6f5b32c242b8ce5d830a07c397336a70c1c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13:46-47.)
[5] 王蒙蒙. 中美知识交流模式的比较研究——以竞争情报领域为例[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4:13. (WANG M M.A comparative study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model of China and USA for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D]. Wuha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14:13.)
[6] 李白杨, 杨瑞仙.基于Web 2.0环境的知识交流模式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5(17): 7-10. (LI B Y, YANG R X. A study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mode based on Web 2.0 environment[J]. Research on library science, 2015(17): 7-10.)
[7] 姜霁. 知识交流及其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J]. 学术交流, 1993(4): 59-63. (JIANG J.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its role in cognitive activities[J]. Academic exchange, 1993(4): 59-63.)
[8] 毕崇武, 叶光辉, 夏立新.引文内容分析视角下图书情报领域知识计量研究刍议[J]. 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21): 97-107. (BI C W, YE G H, XIA L X. Rethinking knowledge measurement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ation content analysis[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21, 65(21): 97-107.)
[9] 廖君华, 陈军营, 白如江.基于引文内容的多维度科技创新路径构建与可视化研究[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5(4): 80-90. (LIAO J H, CHEN J Y, BAI R J.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th on the basis of citation content[J].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9, 35(4): 80-90.)
[10] 王忠义, 王娜, 彭思源, 等.引文事件视域下学科关系演化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2, 45(6): 122-128. (WANG Z Y, WANG N, PENG S Y, et al. Exploring discipline relationship evolution based on citation event[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 application, 2022, 45(6): 122-128.)
[11] SMALL H. Maps of science as interdisciplinary discourse: co-citation contexts and the role of analogy[J]. Scientometrics, 2010, 83(3): 835-849.
[12] 叶光辉, 彭泽, 毕崇武, 等.“数字人文”领域科研协作知识交流中的学科交叉与地域交叉测度分析[J]. 情报学报, 2022, 41(5): 512-524. (YE G H, PENG Z, BI C W, et al. Influence of subject and region intersection in the knowledge exchange of scientific academic collaboration in digital humanities[J].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22, 41(5): 512-524.)
[13] 李秀霞, 马秀峰, 程结晶.融入引文内容的期刊耦合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6, 60(11): 100-106. (LI X X, MA X F, CHEN J J. Journal coupling analysis based on citation content[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6, 60(11): 100-106.)
[14] 徐庶睿, 卢超, 章成志.术语引用视角下的学科交叉测度——以PLOS ONE上六个学科为例[J]. 情报学报, 2017, 36(8): 809-820. (XU Z R, LU C, ZHANG Z C. Measure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rminology citation: six disciplines on PLOS ONE[J].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17, 36(8): 809-820.)
[15] 徐庶睿, 章成志, 卢超.利用引文内容进行主题级学科交叉类型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7, 61(23): 15-24. (XU Z R, ZHANG Z C, LU C. Using citation contents for the interdisciplinary type analysis at a topical level[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7, 61(23): 15-24.)
[16] 叶光辉, 彭泽, 毕崇武, 等.引文内容视角下的引文网络知识流量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12): 11-18. (YE G H, PENG Z, BI C W, et al. Research on citation network knowledge flo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ation content[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 application, 2020, 43(12): 11-18.)
[17] 张艺蔓, 马秀峰, 程结晶.融合引文内容和全文本引文分析的知识流动研究[J]. 情报杂志, 2015, 34(11): 50-54, 49. (ZHANG Y M, MA X F, CHEN J J. Research of knowledge flows based on citation content analysis[J].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2015, 34(11): 50-54, 49.)
[18] 李婷婷, 李秀霞.基于引文内容的信息学期刊互引分析[J]. 情报杂志, 2016, 35(2): 110-115. (LI T T, LI X X. Informatics periodical cross-cita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citation content[J].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2016, 35(2): 110-115.)
[19] 章成志, 徐庶睿, 卢超.利用引文内容监测多学科交叉现象的方法与实证[J]. 图书情报工作, 2016, 60(19): 108-115. (ZHANG Z C, XU Z R, LU C. Using citation content for interdisciplinary phenomenon[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6, 60(19): 108-115.)
[20] 刘丽帆, 张恒, 章成志.基于学术文献引文内容的跨学科知识流动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2, 45(6): 24-31, 47. (LIU L F, ZHANG H, ZHANG Z C.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flows based on citation contents of academic papers[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 application, 2022, 45(6): 24-31, 47.)
[21] 彭泽, 叶光辉, 毕崇武, 等.引文内容视角下的引文网络知识流动路径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12): 19-25, 10. (PENG Z, YE G H, BI C W, et al. Analysis of citation network's knowledge flow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ation content[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 application, 2020, 43(12): 19-25, 10.)
[22] 毕崇武, 叶光辉, 彭泽, 等.引文内容视角下的引文网络知识流动效应研究[J]. 情报科学, 2022, 40(2): 49-58. (BI C W, YE G H, PENG Z, et al. Network analysis on knowledge flow in citation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ation content[J]. Information science, 2022, 40(2): 49-58.)
[23] 毕崇武, 贠婕, 周静虹, 等.引文内容视角下的引文网络知识流动网络分析[J]. 情报科学, 2022, 40(1): 79-87. (BI C W, YUN J, ZHOU J H, et al.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flow in citation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ation content[J]. Information science, 2022, 40(1): 79-87.)
[24] HENDRIKS P.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the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1999, 6(2): 91-100.
[25] 李力, 刘德洪, 张灿影.基于知识流动理论的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J]. 情报科学, 2016, 34(7): 113-119. (LI L, LIU D H, ZHANG C Y.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the academic impact of scientific paper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flow[J]. Information science, 2016, 34(7): 113-119.)
[26] 袁志刚.论知识的生产和消费[J]. 经济研究, 1999(6): 59-65. (YUAN Z G. On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knowledge[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1999(6): 59-65.)
[27] GARFIELD E. Citation indexing for studying science[J]. Nature, 1970, 227(5259): 133-138.
[28] CHEN C, HICKS D. Tracing knowledge diffusion[J]. Scientometrics, 2004, 59(2): 199-211.
[29] 陈晨.基于知识交流的移动图书馆学术社区用户行为研究[J]. 图书情报导刊, 2021, 6(4): 38-42. (CHEN C. Research on user behavior of mobile library's academic community based on knowledge exchange[J].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21, 6(4): 38-42.)
[30] 倪蕙文.知识创新体系中知识交流特征分析[J]. 情报杂志, 2004(10): 73-74. (NI H W. Analysis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knowledge innovation system[J].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2004(10): 73-74.)
[31] 师瑞华.社交网络中程序设计类课程知识传播模型应用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6. (SHI R H. The application study on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model of program design courses in social networks[D]. Wuha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16.)
[32] 贺巷超.基于知识转移载体的图书馆知识转移机制和效率[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 55(7): 30-34. (HE X C. Tansference mechanism and effiency of library as a carrier of knowledge[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1, 55(7): 30-34.)
[33] 廖圣清, 朱天泽, 易红发, 等.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知识谱系:议题、方法与理论(1998—2017)[J]. 新闻大学, 2019(11): 73-95, 124. (LIAO S Q, ZHU T Z, YI H F, et al. Knowledge structure of Chines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issues, methods and theories(1998-2017)[J]. Journalism research, 2019(11): 73-95, 124.)
[34] 曹树金, 闫欣阳, 张倩, 等.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性特征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 64(1): 80-92. (CAO S J, YAN X Y, ZHANG Q, et al.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i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literature of information science[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20, 64(1): 80-92.)
[35] MAO J, LIANG Z, CAO Y, et al. Quantifying cross-disciplinary knowledge flo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nt: introducing an approach based on knowledge memes[J].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20, 14(4): 101092.
[36] 杨思洛, 祁凡.信息计量学的新发展:开放、融合、拓展——第17届ISSI会议综述[J]. 图书馆论坛, 2020, 40(6): 28-38. (YANG S L, QI F. New development of scientometrics: openness, integration and expansion--overview of the 17th ISSI conference[J]. Library tribune, 2020, 40(6): 28-38.)
[37] 文庭孝, 刘晓英, 梁秀娟, 等.知识计量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知识, 2010(1): 95-101. (WEN X T, LU X Y, LIANG X J, et al. Review of knowledge measurement research[J]. Documentation, information & knowledge, 2010(1): 95-101.)
[38] BRUTUS S, AGUINIS H, WASSMER U. Self-reported limit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scholarly reports: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3, 39(1): 48-75.
[39] 吴爽, 徐飞.Science 2.0:科学活动新范式[J]. 科学学研究, 2016, 34(9): 1281-1286. (WU S, XU F. Science 2.0: The new paradigm of scientific activity[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16, 34(9): 1281-1286.)
[40] 刘惠, 张冬荣.社交媒体学术信息生态系统结构与优化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2, 45(3): 50-56, 102. (LIU H, ZHANG D R.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and optimization of social media academic information ecosystem[J].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 application, 2022, 45(3): 50-56, 102.)
作者贡献说明/Author contributions:
杨思洛:提出研究方向,构建研究框架,指导与修订论文;
陈志灵:撰写与修改论文。
The Model Analysis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search Based on Full-text Bibliometric Analysis Perspective
Yang Siluo Chen Zhiling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2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open science movement and the arrival of the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era, bibliometric analysis has evolved into full-text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gone deep into knowledge units and semantic level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nstruct a research framework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ystem from a full-text bibliometric perspective,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method support for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 era. [Method/Process] By combing the related concepts, study horizons,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full-text bibliometric analysis, this paper explored a new model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search under the full-text bibliometric perspective. [Result/Conclusion] The model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ll-text bibliometric can be summed up into four dimensions: process, behavior, carrier, and content.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is macro-control, behavior and carrier are external representations and forms, content is an internal characteristic. This model’s construction can provide new insight for improving the research on the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in China.
Keywords: full-text bibliometric analysis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search model analysis
Fund project(s): 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Post-funding Project titled “Research o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Full-Text Bibliometric Analysis” (Grant No. 22FTQB003).
Author(s): Yang Siluo, professor, PhD, doctoral supervisor, E-mail: 58605025@qq.com; Chen Zhiling, master candidate.
Received: 2024-01-22 Published: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