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来消暑看宋朝

2024-10-04刘阳

小读者·阅世界 2024年9期

古人有很多消暑的方法,最普遍的一种就是吃冷饮。苏轼写过一首《四时词》,讲述了一位佳人一年四季的闺阁生活,其中关于夏日的部分是这样的:

垂柳阴阴日初永,蔗浆酪粉金盘冷。

帘额低垂紫燕忙,蜜脾已满黄蜂静。

高楼睡起翠眉,枕破斜红未肯匀。

玉腕半揎云碧袖,楼前知有断肠人。

这首作品一共有四段,内容写得缱绻旖旎,和苏轼其他作品豪迈奔放的风格不太一样。句子使用的韵脚和宋诗常用的不符,所以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首《木兰花令》。关于闺阁夏日的这段描写,不光衬托了一位闺中思妇在夏日午后的百无聊赖,也从侧面提到了甘蔗汁、乳酪这类在宋代比较流行的夏日饮品。

夏日喝饮料的习惯,在宋代已经非常普及。这些饮料在当时统称“凉水”,种类繁多,光是《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里提到过的就数不胜数。除了苏轼提到的甘蔗汁和乳酪,还有甘豆汤、椰子酒、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金橘团、雪泡缩脾饮、梅花酒、五苓大顺散、紫苏饮……

在种类繁多的“凉水”中,有一种非常流行,叫作“熟水”或“香饮子”,就是用烘焙好的花草高温煎煮出来的花果茶。宋朝人把竹叶、稻叶或者橘子叶淘净,晾干,放到锅里稍微翻炒一下,然后烧开一锅水,放一小撮叶子进去,盖上锅盖焖一会儿,把叶子捞出来扔掉,再加点砂糖,最后把水装入瓦罐,吊进深井。这种饮料喝着健康且凉爽,还有一种淡淡的、纯天然的香味。

宋人的想象力和对美食的追求,使饮子成了夏日消遣时小吃的一种。比较流行的是紫苏饮子,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讲过紫苏饮子的做法:“取叶,火上隔纸烘焙,不可翻动,嗅香收起。每用,以滚汤洗泡一次,倾去,将泡过紫苏入壶,倾入滚水。服之,能宽胸导滞。”实际上就是用烘焙过的紫苏叶子煮水,不仅能解渴,还有一定的养生功效。

不过在宋代,夏日凉饮子就不单单是为了解渴和养生了,吃冰品和冷饮的习惯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宋代城市生活非常发达,和之前的汉代、唐代不同,城市里的经济、文化活动都十分频繁。尤其是北宋都城东京和南宋都城临安,巅峰时期人口达到百万规模,是不折不扣的世界一流大都市。庞大的人口催生出发达的服务行业,饮食业尤其发达。东京城内有七十二家大酒楼,提供各种餐饮服务,有的二十四小时营业,还有的提供外卖和厨师上门业务。

据史料记载,在北宋的东京开封府,共有三家大的饮品店,其中流传下名字的只有一家,叫作“曹家从食”。店主显然姓曹,店里主要经营的是“从食”,在宋代从食就是主食,例如包子、馒头、馄饨、馅饼。然而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让这家店生意火爆、名留青史的,并不是这些“从食”,而是种类繁多的“凉水”。

这家店有冰雪凉浆、甘草汤、凉水荔枝膏之类的。冰雪就是冰棍儿,制作方法不难,但是制作周期比较长,一般在冬天时,把糖、果汁、果干之类的拌匀放在水中,再将水盆放在室外,让它自然结冰。冰块会被储存在冰窖中,等到来年夏天就可以食用了。凉浆是一种发酵的米汤,有点像米酒,再加上冰块,在夏天里来上一杯,是闲暇时非常惬意的消遣。

凉水荔枝膏就很有趣了,虽然叫荔枝膏,却和荔枝没有任何关系,是用乌梅熬制的一种果酱,吃的时候挖出来一块放在碗里,用冰水冲开,就可以端给客人享用了。这种用果酱兑水的饮品在宋朝也称“渴水”。

“渴水”通常要加冰块,酸酸甜甜的,更适合在夏日里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坐下来休息片刻,补充糖分,清凉解暑。而“熟水”则是现烧现喝,大概是有钱有闲的人更为青睐的饮料。当然,解暑究竟应该喝冰的还是喝热的,吃“渴水”还是喝“熟水”,人们从古至今一直争论不休。到今天,还有不少家长不许孩子在夏日吃冰激凌,担心吃坏了肠胃生病。

有人推测,苏轼最终病逝,就可能与过度贪凉有关。宋哲宗登基后,苏轼再次因为反对新党被贬谪,一路从惠州贬到海南,直到宋徽宗登基,才赦免了苏轼,让他得以北归。

北归途中,苏轼给当时在真州(今江苏仪征)任职的米芾写信,期盼着能再次见到这位昔年好友。米芾很快回了信,两人久别重逢,畅叙款曲。苏轼住在真州白沙东园,正是盛夏时节,米芾冒着炎炎夏日给他送来了麦门冬饮子,于是有了这首《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

一枕清风直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

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元章是米芾的字,米芾比苏轼小十四岁,算是苏轼的门生,两人都是北宋有名的书法家,和黄庭坚、蔡襄并称“苏黄米蔡”。多年未见,两人把酒言欢,彻夜长谈。但此时苏轼已经64岁了,加上舟车劳顿,便生病了。麦门冬饮子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对于苏轼来说,也是暖胃解暑的良药。

能与好友重逢,苏轼一定是非常开心的,也许两人不知不觉就喝了太多夏日冷饮,吃了不少冰棍儿和冰镇的果汁,这才导致苏轼肠胃不舒服,要靠麦门冬饮子来暖胃。就在这首诗写完后没多久,苏轼就在常州去世了。他已经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古代医疗条件下,被一场胃肠感冒夺走生命,也是很有可能的。

宋代留下了大量的笔记小说,很多当时流行的夏日冷饮、消暑零食的做法都被记载下来,流传至今。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己尝试做一做,体会一下宋式夏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