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撑起的“伞”都“罩着”谁
2024-10-04
在各种针对大熊猫的新闻报道或者论文著述中,我们常常听到“伞护物种”这个词语。这是啥意思呢?简单来说,伞护,其实就像保护伞一样。保护大熊猫,不仅保护了这一个物种,而且保护了大熊猫栖息地内许许多多的其他物种。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大熊猫是如何在栖息地中撑起物种“保护伞”的。
保护大熊猫就像撑起了一把“伞”
在自然保护进程中,大熊猫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几乎每一片熊猫栖息地,都与中国最重要的特有物种分布中心相重合,中国很多特有鸟类、特有哺乳类、特有两栖类动物,都生活在大熊猫栖息地中。这意味着,向大熊猫等“伞护物种”保护投入力量,可以同时庇护其他同域分布的物种。
大熊猫国家公园横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栖息着全国总量8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还生活着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大熊猫在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伞护物种”,因为保护了它,就像撑起一把伞,把其他的物种也庇护了。
这些古老生物和大熊猫长久共生
野外生存的大熊猫有许多相伴而生的“伙伴”,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动物和植物。动物里包括金丝猴、扭角羚、小熊猫、黑熊、红腹锦鸡、灰冠鸦雀等,植物里则包含了竹子、杜鹃、珙桐等。这些珍贵的动植物,都和大熊猫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从自然历史渊源上看,它们都是一百万年到几百万年前的古老生物。
灰冠鸦雀主要生活在2000米到3000米中高海拔段的竹林里面。它和大熊猫一样,高度依赖竹子。灰冠鸦雀嘴的形状其实和鹦鹉相似,是一种很粗很短的形状,有利于它们把竹子表层剥开在里面寻找食物。1891年在甘肃南部发现了这种鸟,当时采集到几只标本。但是在此之后100多年,再也没有任何人采集过这种鸟的标本,也没有人拍到它,或者是录到它的声音。直到200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才首次拍到了灰冠鸦雀的照片。
(摘自《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