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单元教学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之“变”

2024-10-01谢小云

中学理科园地 2024年5期

摘 要: 以大单元教学为主线,一是将数学教学与中职的专业教学深度融合;二是将数学课程中的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以单元为主线进行重新组合、加工、拓展;三是将数学学科的思政元素、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知识与学习评价过程建立有机联系.结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大单元教学,促进中职教育改革.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中职教育;基础数学

传统的“单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情,按照学生平均接受能力,依据单元章节的知识结构,统筹设计的一个普适性教学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性和普遍性.它的缺点是知识之间没有有效衔接,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学科核心素养提高.

中职数学大单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情和不同专业学习需求,将已学初中数学知识与基础数学课程中的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内容进行重构,整理设计出符合基础数学学习的知识体系大单元框架,使数学课程结构更切合时代发展的学习要求,课程内容更加完整,教学容量更大.大单元教学可以按教学内容划分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与数理统计,也可以按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方程与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与转化思想等.大单元教学强调系统性认知[ 1 ],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也体现了学生认识数学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概括性学科,教材的编写是按章节顺序编排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刻领会教材意图,根据学情适当调整教学策略,打破常规有目的进行大单元教学,让学生加深理解大单元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兴趣,对大单元知识整体认知及建构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或者研究性学习.

1 大单元教学构建知识间联系,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之“变”

目前,普职招生人数比例大致为1:1, 导致中职生源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弱,很多学生在中职数学学习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基础数学是连贯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要求显得尤其重要,如果把学生薄弱与欠缺的初中数学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加工,与中职数学相关知识组成一个大单元进行有效教学,就解决了因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欠缺而影响中职数学继续学习这一突出矛盾.例如把初中方程与函数、不等式与中职数学函数、不等式归为一个大单元,让学生通过掌握初中函数知识去探究中职数学函数知识,进一步培养方程与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变化思想.这样学生学习函数知识就容易多了,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

总之,大单元教学不是简单重复与叠加,而是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从总体中看到局部,又要从局部知识点进行重构变成一个总体.

2 大单元教学有机融合数学与专业课程内容,实现数学跨学科之“变”

数学知识与专业的结合,一方面数学要为专业知识服务,体现数学是有用的,另一方面专业知识所用到的数学知识促进数学素养提高,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互为补充.例如中职数学的立体几何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制图与识图基础.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学好这门专业课的关键.如果把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立体几何知识与专业制图与识图有机融合,归为一个大单元进行教学,把制图与识图的一些章节穿插其中进行整合与重构,这无疑促进学生专业成长,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这门专业难度.

大单元数学教学与专业融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问题情景提出可以结合专业设置进行融合.

(2)有些专业内容所要用到数学知识可以稍微加工或者作为问题信息背景呈现给学生.

(3)提高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加深对专业的理解.

总之,大单元教学要把数学与专业有机融合.这对数学老师提出了挑战,不仅仅要会教数学,也要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

3 大单元教学将中职数学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进行内容重组,发挥整体学习观之“变”

中职校有很多学生需要通过职教高考到高等学校继续学习,当前职教高考只需要必修和选修一部分内容.如果只教职教高考的内容,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导致与高等数学衔接不上.这样就影响高等数学的学习,甚至影响其终身学习能力.因此需要通过大单元教学把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重新构建,把碎片化知识重新加工,更好地揭示知识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到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今后继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例如职教高考三角函数部分只要求考到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没有要求考到两角和与差公式、倍角公式及恒等变换、解三角形,而这些知识又是重点知识也是学习高等数学必须要掌握的知识.通过大单元教学可以把必修模块的三角函数与选修模块的三角函数统筹考虑教学,既兼顾到职教高考又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避免了只为考试而教.

总之,大单元教学把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知识统筹兼顾,符合当前职教改革方向,是大势所趋.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就突显出来.

4 大单元教学落实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理性思考共鸣之“变”

当前,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根植爱国主义精神,大国工匠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等,大单元教学有利于落实这一要求.通过大单元教学可以把课程思政布局于各个小单元之中组成一个有关课程思政大单元.例如函数这一章教学时,可以把节水、节电背景下的一个阶梯水费、电费问题引入到函数概念教学中,进行爱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的国情教育;把反映居民生活水平曲线为背景引入到函数单调性概念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对称性引入到函数奇偶性概念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对数发明史作为大国工匠精神进行素材挖掘.

总之,大单元教学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落实这一任务时达到不随意嫁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潜移默化地把这些思想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

5 大单元教学要聚焦数学“三会”,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变”

大单元教学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各个小单元之中,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大单元教学更容易实现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融合,体现在知识交叉运用,可以多层次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实现核心素养提高.

例如把初中一次函数、圆与中职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划分为一个大单元.通过介绍一次函数相关知识引出直线倾斜角、斜率有关概念,再过渡到直线方程有关知识.通过复习初中圆的有关知识来解决圆的方程有关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数形结合思想、运动变化思想、方程函数的思想,真正提高了学生核心素养.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不能一蹴而就.通过大单元教学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点分布其中,逐步培养核心素养,也是大单元教学的优点.

6 大单元教学聚焦评价过程,体现评价方式之“变”

评价是监测大单元教学质量重要环节.课前诊断性测评与课后形成性测评是最主要两种形式.借助这两种测评形式,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方便在知识交叉处命题,避免重复命题,体现命题系统性、完整性,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知识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大单元教学评价更有利于评价过程的变革,方便进行单元整体性作业设计,便于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贯穿评价过程始终,把数学知识、能力、思想进行整体设计,环环相扣,融为一题,也可以设计出实践评价.如学完数列知识点后让中职学生调查居民购房按揭还款两种方式优缺点,并计算贷款利息差,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更加关注学习与发展的增值评价.

总之,大单元教学以“大”着眼,体现了系统性、整体性,大单元又以各个小单元为纽带,体现了细节性,一大一小和谐共生,互为补充,大单元教学势必推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师教学方法变革.

参考文献:

[1] 卢臻.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了实现真正的理解[N].中国教师报,2023-03-22(7).